西夏史话艺术馆

无烦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5日我们参观了座落在银川的西夏王陵景区内的“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的历史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拍了馆内的文字介绍和部分场景,为有兴趣了解西夏历史的人提供部分资料。文中图片部分拍摄于馆内,部分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夏史话艺术馆简介</b></p><p class="ql-block">西夏史话艺术馆座落在西夏陵区内,是一处以西夏皇陵为背景,以西夏史实为依据,以多种艺术手法再现西夏历史的综合展馆。馆内三大展室以18组艺术场景160尊彩绘人物塑像反映党项族立业建国、兴盛衰亡的重要历史情景。 6座以1:6微缩的西夏佛塔和面积为15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直观地展现了西夏繁荣的佛教文化及高超的建筑艺术。西夏诗词碑刻及放大10倍复制的西夏文物精品,让您感受“丝绸之路上神秘王国的耀眼文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党项迁徙</b></p><p class="ql-block">党项族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今四川,青海,西藏交界地区,他们分八大部落,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的生活。部落中尤以拓跋部落最为强大。唐朝初年,进入西藏的羌族人建立了强大的土蕃王朝。土蕃人经常骚扰唐朝边民也抄掠已归附唐朝的党项人。苦于吐番的不断掳掠,党项族向唐朝请求内徙,逐渐迁徙到今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定居。因拓跋部首领助唐镇压黄巢起义有功,授以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赐姓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灵州立业</b></p><p class="ql-block">到北宋时,被宋真宗授予夏州刺史的党项首领李继迁(李元昊祖父)不满宋朝牵制,借助于辽国势力不断扩充实力,并向西扩张.辽国支持他的举动,将义成公主嫁给他,并封为“西平王”.1002年,兵强马壮的李继迁率5万骑兵,一举攻破了通往中原的门户一灵州.占据灵州后,他非常喜爱这里的山川地势,决定在此建都,改名为“西平府”1004年,李继迁率部与吐蕃人作战时中箭不治而亡,终年42岁,葬于贺兰山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依宋联辽</b></p><p class="ql-block">李继迁死后,长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自幼生长军营,善谋略,精天文,通法律。继位后,同时向宋辽称臣,奉行保境自守的政策,集中力量开拓河西,奠定了西夏版图。但太子李元昊对父亲依附宋颇为不满,劝说父亲脱离宋朝.德明告诫他“我们经常打仗,已经精疲力竭。何况我族30年不披皮毛而穿锦绮衣裳,这是宋的恩赐,不可忘恩负义啊!”而李元昊则认为,“穿皮毛衣,从事畜牧业,这是我族的习性,英雄在世,当做霸主。怎能够有锦绮穿就感到满足呢?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迁都怀远镇</b></p><p class="ql-block">1020年,李德明将都城迁到黄河西岸的怀远镇(今银川市),改名兴州,由于与宋,辽的友好往来,宋辽均封他为“西平王”,宋还赐银万两,绢万匹,茶万斤,并且解除了长期以来对青白盐输入宋境的禁令,取消了对“西人市粮”的限制。德明也在兴州大建门阙,宫殿,宗庙官署等,经过10年的建设使城池宫室初具规模,城内出现了商人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营造皇陵</b></p><p class="ql-block">李德明生前在兴州大建宫殿,庙宇的同时,也在贺兰山下兴建自己的豪华地宫。贺兰山此处地势高亢,背风向阳,视野开阔,正合当时人所谓“后有建马岗,前有饮马塘”的上吉之地。李德明还认为贺兰山曾出现银龙盘旋飞舞,是祥瑞吉兆,贺兰山即是龙脉所在地,在此建陵,定能保佑国泰民安,子孙万福。自此,西夏历代皇帝及贵族,大臣的陵墓均建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元昊改制</b></p><p class="ql-block">1032年,年仅28岁的李元昊继位,元昊自幼熟读兵书,骁勇善战。他即位后,首先下令去掉唐宋所赐的赵,李姓氏,改用党项姓氏,自称吾祖(天子)。他一改宋仁宗年号,开始使用党项的纪年,并将兴州改名为兴庆府。更衣冠,规定文武官员穿紫衣,绯衣,平民百姓穿青绿色衣服,以区别贵贱,行番礼,不使用唐宋礼仪音乐制度,令秃发,国人在三日内一律秃发,使用汉人发式,违者斩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夏建国</b></p><p class="ql-block">1038 年 10月,李元昊昭示内外,在兴庆府筑坛受册,正式宣布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元昊称帝在宋朝引起强烈忿满,宋仁宗(赵祯)拒绝承认元昊称帝,并悬赏捕杀他。元昊在国内实行征兵制,建立军队,为逼迫宋朝承认夏国,在建国第二年便开始对宋朝边境大举进攻,先后攻占了保宁,明塞,延洲。当时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万余里”西夏注重经济发展,设群牧司,农田司管理畜牧业,农业,尤其发展水利,疏漫古渠,开凿新渠,由于农田及时得到灌溉,官,民建有“御庄”,“粮窖”储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水川之战</b></p><p class="ql-block">元昊立国于宋,辽王朝之间,这不能不与宋,辽发生战争,旨在扩张,时任宋陕西经略按抚招讨副使的范中淹主张对夏防御,宋仁宗不采纳。1041年,元昊领兵进攻渭洲(今甘肃平凉市),同宋军在张家堡相遇,元昊佯败,诱敌追赶,宋兵追赶到六盘山下的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北),发现道旁有一密封的泥盒,兵士们疑惑打开,一群带哨的鸽子从盒中飞出,早已带领 10万精兵埋伏在三川口的元昊看见鸽子飞起,指挥军队前后夹击,宋军大败,万余兵士战死,直至 1044 年宋夏庆历密和仪,元昊向宋称臣,宋封元昊为“夏国王”,元昊在境内以帝自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夏辽大战</b></p><p class="ql-block">宋,夏关系缓和后,夏,辽之间的矛盾又日益加深。1044年,辽军 16万骑兵进攻西夏。元昊见辽军来势凶猛,便令夏军后退百里,每退 30里,将方圆几十里田园放火烧尽,使辽军所到之处,兵马无食,当辽军草尽粮绝时,元昊率兵反攻,大败辽军于贺兰山北,俘获辽军大臣十几人,元昊获胜后向辽讲和,并归还俘虏。辽已无力再与西夏作战,只得认可。至此,夏与宋,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子反目</b></p><p class="ql-block">天下太平烽火息。李元昊豪华奢侈,贪恋酒色。1047 年,元昊将准备嫁给太子宁令哥作妻子的没移氏占为己有,并立为新皇后,废除了原皇后野利氏。元昊在兴庆府,贺兰山和天都山建起了多处离宫,终日与新皇后寻欢作乐,将国事交给国相没藏讹庞。早已觊觎皇权的没藏讹庞趁机挑唆太子宁令哥去杀元昊以报废母夺妻之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元昊之死</b></p><p class="ql-block">1048 年正月十五,正值元宵佳节,元昊与新皇后饮酒作乐,年轻气盛的太子经不住没藏讹庞的挑唆,手持利剑闯进元昊的寝宫,对着元昊面部便刺,元昊躲闪不及,被削去鼻子,宁令哥慌乱逃出,躲进没藏讹庞家中。第二天,元昊因流血过多而死,终年46岁。国相没藏讹庞反目,以弑君之罪又杀了太子宁令哥和其母野利氏。其权高位显,胁迫众臣立元昊妃子没藏氏(妹)之子谅祚即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兴建承天寺</b></p><p class="ql-block">年仅周岁的谅祚登上帝位后,尊没藏氏为皇太后,没藏讹庞自封国相总揽朝政,西夏军政大权便落到没藏氏及其兄没藏讹庞的手里。太后没藏氏崇尚佛教,在国内广建庙宇,佛塔。1050年冬,她动用数万兵民在兴庆府兴建承天寺塔,以保皇帝“圣寿无疆”。五年后承天寺建成,没藏皇太后偕皇帝与国相没藏讹庞亲临承天寺参加开光仪式,并在寺庙中说法,承天寺亦成为西夏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亲掌国政</b></p><p class="ql-block">1056 年没太后被幸臣所杀,没藏讹庞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九岁的谅祚,以后戚,国相的身份更加有恃无恐。随着谅祚年龄渐长,对没藏讹庞的专权极端不满,1061年没藏讹庞阴谋加害谅祚。谅祚察悉,先下手杀了没藏讹庞和全部族人。谅祚亲掌国政,一改过去父亲元昊的作法,下令在国内停用番礼,使用汉礼,并仿照宋朝增设官职,使西夏的中央官制更加完善,1067年,21岁的谅祚因病故,儿子秉常继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乾顺兴儒</b></p><p class="ql-block">西夏国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宫庭皇权的变更,1099年,年仅16岁的秉常之子乾顺执掌朝政后,对外采用和解政策,停止战争,让人民休养生息,在国内尊行儒学,崇尚诗书。他下令建立“国学”,选拔贵族子弟入学,礼聘名儒传教汉学,使党项族开始系统地接受汉文化。其子仁孝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尊孔子为至圣文宣帝,令各州郡修建孔庙,实行科举取士,从儒生中选拔官吏,父子共在位108年,西夏政治文教达到高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仁孝崇佛</b></p><p class="ql-block">乾顺死后,儿子仁孝继承父志大力发展西夏文化,启用精通番汉学的斡道冲为国相,在朝廷设置了刻字司,专门负责印刷书籍,印刷了大量的政治,历史,文学书籍。仁孝不仅是一位儒学的推崇者,而且更是一位虔诚的敬佛者。他多次请土蕃高僧到西夏讲经传法,翻译,印制佛经。现存西夏书籍约四五百种,数千卷之多。近年来在宁夏宏佛塔出土了大量西夏文雕版;在拜寺沟方塔出土有活字印刷的西夏文佛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1193 年仁孝驾崩,执政54年此后,西夏国势迅速由盛转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临终秘嘱</b></p><p class="ql-block">西夏国存在的最后35年中,共经历了五位皇帝,同金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兵征讨西夏。蒙古兵直驰贺兰山下,焚烧西夏陵亭台,献殿,挖陵曝尸。成吉思汗与西夏交战中身患重病,于六盘山行宫临终立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将他与兴庆府内所有兵民全部诛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夏灭亡</b></p><p class="ql-block">被蒙古军围困半年的兴庆府已粮尽援绝,城中又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军民多患病,西夏末主李睨走投无路只好带着大臣献城投降,被蒙古兵全部处死。城中所有民兵遭到大肆掠杀,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历经 189 年后结束,党项族也从此消失。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台一-西夏陵,仍然默默矗立在风雨之中,展示了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