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 营养状况评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膳食调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膳食调查是了解个体或群体在一定时期内膳食摄入的情况,包括摄人食物的种类、数量、频次等,是全面了解人群膳食状况与膳食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与研究膳食营养因素与疾病或健康关系的工具和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膳食调查方法主要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两类,前者包括称重法、记账法和化学分析法,后者包括询问法和食物频数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称重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称重法需先称量每餐食物烹饪前的生重和烹饪后的熟重,计算出生熟比,然后再称量出个人所摄入的熟食重量,根据生熟比计算出个人摄人的食物生重,最后再根据食物成分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个人一餐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由于每天所摄人的食物品种不同,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称重法应连续调查3天至1周,具体调查天数可根据食品消费品种的变化而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食品消费品种较少且变化不明显,可减少调查天数,如食品消费品种较多且变化较明显,可增加调查天数,但通常每次调查不超过一周。如被调查者或被调查群体居住在四季变化较明显的地区,应每个季节进行一次调查,最终进行数据整合,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调查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称重法可用在个人或集体的膳食调查中,其优点一是较为准确,常用作评价其他膳食调查方法准确性的标准;其优点二是能准确地得出被调查者每日膳食变化及各餐次的食物分配,因此是个体膳食摄入调查较理想的方法。但称重法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对调查者的专业要求较高,同时也会给被调查者带来较多的麻烦,故更适合小样本调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记账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账法通过记录一定时期内食物消耗总量及这一时期内的进餐总人次,进而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人量。记账法是使用最早并且最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可以调查较长时间的膳食摄人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账法省时省力,适用于家庭、学校、机构等大样本的调查。记账法较少依赖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主观记忆,较为客观,能得到相对准确的调查结果。但记账法只针对被调查人群的人均摄人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人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用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需要掌握两个要点:首先,要准确记录食物消耗量,包括调查开始时集体食堂库存或家庭结存的食物、每日各种食物购人量每日各种食物废弃量、调查结束时剩余食物量;调查阶段每种食物的摄入量等于库存量或结存量,加每日购入量,减去每日废弃量和剩余食物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要准确登记进餐人数,记录每日每餐进食人数,然后计算总人数,另外还要记录进餐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等人口学信息,以便对进餐人营养摄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化学分析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化学分析法通过在实验室中测定调查对象一日内全部熟食的营养成分,以准确地获得调查对象一日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化学分析法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必要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仅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膳食调查,并且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收集食物消耗量的方法结合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准确的样品收集是应用化学分析法进行膳食调查的核心。样品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双份饭菜法和收集相同成分法,其中双份菜法最为准确。双份菜法即制作两份相同的饭菜,一份食用,另一份作为样品分析使用,作为样品分析的食物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求与实际食用的食物一致,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双份饭菜法对测试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彼此间需要密切配合。收集相同成分法较双份饭菜法更容易进行样品收集,即对整个研究期间消耗的各种未加工食物进行收集或购买相同食物作为样品,但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样品与实际摄人的食物间存在一定差异,分析结果不够准确。</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关阅读】</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概论</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学发展简史</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学与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营养学发展史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营养学的学科范畴</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营养学的研究现状</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食疗和营养学的作用及内涵</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人类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饮食调养 体质调理</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个体化营养和“辨体施膳”</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先天因素(1)</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先天因素(2)</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先天因素(3)</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1)</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2)</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3)</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的分类与特点(4)</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测评方法(1)</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量表测评方法</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中医体质辅助工具测评</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营养状况评定之膳食调查</p><p class="ql-block">【中医体质营养学】营养状况评定之膳食调查(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