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智慧《易经》解卦第二爻爻辞

罗立平

<p class="ql-block">解卦第二爻爻辞: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shǐ),贞吉。</p><p class="ql-block"> 白话文说:九二,打猎时捕获许多只狐狸,又得到了象征美德的黄色箭矢,保持这种品德并坚守自己的职责而持之以恒,那将会是非常吉祥的。</p><p class="ql-block">《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p><p class="ql-block"> 《象辞》的白话文说:《解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它能够遵循中正之道,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田:指田猎。狐:指狐狸,比喻以谗言陷忠的小人。黄矢:指黄色的箭头,箭头比喻刚直。</p><p class="ql-block"> 九二在驱逐小人用的是“黄箭”,“黄”是地的颜色,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中,是中央颜色;箭是直的,象征在驱逐小人时,须用中庸、正直的方法。因为坚守正道,伸张正义,才会驱逐小人,这样的结果可获吉祥。</p><p class="ql-block"> 占得此爻者,要记住,解决问题不要走极端,坚持中间的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隐患。</p><p class="ql-block"> 故事: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逝去,他的儿子玄烨即位,即清圣祖康熙。这时,康熙才八岁,由索尼、苏克萨(sà)哈、遏(è)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p><p class="ql-block"> 四大臣中,索尼资格最老,是四朝元老。遏必隆、苏克萨哈威望较低,凡事听索尼作主。唯独鳌拜南征北战,自恃功高才大,连索尼也不放在眼里,想把索尼等人除掉,趁着皇帝还是个小孩子,由他独揽大权。</p><p class="ql-block"> 鳌拜暗中设法,先从苏克萨哈入手。他先借题生事,倡议将正白旗与镶黄旗之地相对换,旗民已安居多年,现在易地迁徙,劳民伤财,百姓自然怨恨起来。经办此事的大学士苏纳海等俯顺民情,奏请停止迁徙。</p><p class="ql-block"> 康熙帝召见四大臣商议,小皇帝探身过去,鳌拜一推,扔下朱笔,快步下殿,将他写的圣旨交刑部。刑部不敢怠慢,苏纳海等三个大臣尽被斩首。</p><p class="ql-block"> 康熙见鳌拜如此骄横霸道,感到如同芒刺在背,便想早日亲政。他暗令给事中张维赤等联名奏请少年天子亲政。满朝大臣同声赞成,唯独鳌拜横眉怒目,一言不发,大家也就鸦雀无声。</p><p class="ql-block"> 拖到康熙六年,康熙才在乾清门亲政。鳌拜依然咄咄逼人,康熙去慈宁宫中见了孝庄太皇太后,哭述鳌拜专横欺主情状。孝庄太后不是寻常女流,她到底是马背上长大,弓箭娴熟。她抚摩(mó)着孙儿的头,捏紧拳头,向空中一击。</p><p class="ql-block"> 康熙一见祖母的暗示,眼睛一亮,暗暗点了点头。从此,他暗地里向各王府邸(dǐ),选了百名亲王子弟,年纪同康熙相近,一起练习武艺,耍棒弄拳。不到一年,个个拳术精通,武艺非凡,连康熙也学得几手南北拳法的擒、拿、扑、打。</p><p class="ql-block"> 一天,康熙不动声色,说鳌拜功高,封他为一等公。鳌拜像往常一样,昂头挺腰走到康熙而前,问道:“皇上召臣何事?”</p><p class="ql-block"> 康熙瞪圆了眼睛,怒问鳌拜:“你知罪么?”鳌拜毫不畏惧,横眼直视,反问道:“我有什么罪?”康熙声色严厉,叱(chì)责道:“你结党营私,嫉(jí)贤害能,罪不容诛!”鳌拜听了这话,怒目横扫康熙,忍不住挽起袖子,伸出老拳,扑了过去。康熙厉声下令:“左右与我拿下!”少年一窝蜂围上来,你一拳,我一脚,鳌拜竟被这群童子军打翻在地,头破血流,没有还手之力。这样,十六岁的康熙,夺回了皇帝的权力。</p><p class="ql-block"> 去小人而正风纪,去鳌拜而亲政,符合中正之道,所以吉祥。只有除去邪恶,中正之道才能得以推行。鳌拜动辄(zhé)向小皇帝挥动老拳。小皇帝最后以拳头制服了目无皇上的权臣。对付恶人,采取非常手段,也是常理,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参考资料:网络国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