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北镇闾山:耶律楚才救中华

老山羊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月23日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义县到二十家子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气:</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多云</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气温:</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8-5℃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北风转南风:</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4级转1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骑行68公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总行程314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看上一篇内容,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3hhgev"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辽滇万里铁驴行 D3</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头看起,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pjt9vxc"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辽滇铁驴万里行 D0</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span></p> <p class="ql-block">昨晚8点多上床休息,睡到今天早晨3:00醒了。本应该再睡一会儿,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p><p class="ql-block">于是起床,去了趟卫生间,顺便冲了个热水澡。</p><p class="ql-block">回来更精神了。时间太早又睡不着,于是就开始上网查询写游记的背景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弄完已经是早晨5点。</p><p class="ql-block">于是烧水热了两个馒头。昨天买了三个狮子头,昨天中午吃了一个多一点。今天把那个大半的狮子头做成汤。然后就着汤吃了馒头,就算做早饭了。</p><p class="ql-block">吃完饭准备出发上路。</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已经是早晨6点了。</p><p class="ql-block">今天这个时间出发上路,比往天整整晚了一个钟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骑车离开旅馆。</p><p class="ql-block">早晨的温度还是很低。我早有准备。不仅穿好了加绒衣裤,上面还套上了一件风雨衣。</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出门就开始一路上坡。</p><p class="ql-block">我昨天做行程的时候并没太注意今天的坡度问题,以为就是简单的公路坡度而已。</p><p class="ql-block">可没想到,上路以后,打开行者软件一看,今天居然要爬一个几乎和昨天翻阅医巫闾山一样高的山坡。</p><p class="ql-block">更变态的是,虽然今天路程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绝对高差比昨天略低,但今天的累计高差却远远超过了昨天,这使得我今天爬的坡比昨天还要变态,看来爬起来比昨天还要辛苦。</p><p class="ql-block">下面是昨天的高程图</p> <p class="ql-block">下一张是今天的高程图,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别。</p> <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昨天的爬坡高差是327米。因为有些上坡下坡,所以累计爬升量是421米。</p><p class="ql-block">而今天的爬坡高差虽然只有303米。比昨天低20多米。可是因为有更多较大的上岗下坡。所以累计爬升量却达到了726米。超出了昨天的累计爬升量73%。</p><p class="ql-block">这就使得今天的骑行更为艰辛。也需要更多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原来我没料到今天会有这样高,这样多的陡坡要爬。所以设计今天行程的时候,根据昨天骑行了63公里的记录。今天准备骑行78公里,到达二十家子镇。</p><p class="ql-block">甚至还想,如果有余力的话,直接骑行99公里去羊山镇。</p><p class="ql-block">结果这个设想给我今天带来了极为艰苦的挑战。</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因为出发以后一路顶风,一天骑行下来,感觉更为疲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由于这个失误,还给另一位朋友带来了很多麻烦,这个我在游记后面再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我现在是上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20,已经出发了快一个半小时,却只骑行了10公里。</p><p class="ql-block">因为一路上不断上坡,骑行速度很慢,而且由于很多地方的坡度较陡,所以不得不下来推着走。所以今天的骑行效率实在太低。</p> <p class="ql-block">在我今天骑行的这一路上,树路边长满了大小榆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榆树上结满了串串榆钱儿。一串串翠绿可爱,鲜嫩可口。忍不住撸下几串儿吃,回味小时候吃榆钱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住康平,大小街道旁边长满了高大的榆树。每到春天,绿叶萌发,然后就接满了串串榆钱儿。</p><p class="ql-block">记得挨饿那几年,我正在上幼儿园。每到春天,大我6岁的哥哥总是要带着筐去爬大榆树撸榆树叶和榆树钱儿。回到家里洗干净,太奶就用它蒸粑粑。也就是把这些洗干净的榆树叶榆树钱放在蒸帘上。撒上一点儿苞米面儿。喷洒一些盐水,然后上锅蒸。蒸熟了就作为食物补充我们那短缺的粮食。</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满大街的榆树救了康平许多人。到后来不仅榆树叶榆树钱儿一长出来,就被大家撸得干干净净。而且几乎所有的榆树都被扒了皮。因为榆树,粗糙的外皮虽然不能吃,但里面的那层白色的嫩皮,却可以当食物。所以,几乎所有的榆树,皮都被扒的干干净净。看起来让人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如今那灾难的岁月过去了。但我们永远不会那忘记那个艰苦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43,骑行了18.4公里。来到了大白庙的村的姚家沟。这个村子的村门修的很有特点。像古代的城墙。还有城楼,上边儿放一个乡下打井水常见的辘轳,还有一个碾子。显得很有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就是城墙是新修的,而辘轳和碾子则太过陈旧,显得不搭配。(手机上看图片有点小,可能看不清。)</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门口修了这样的景物,想来这个村子是有一些历史,有一些历史典故在里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55,骑行了20公里。今天出来就一路爬坡。现在骑了三个小时,刚刚爬到半山腰。而且今天风还比较大,一直是顶风。风力有三四级,所以骑起来有点辛苦,速度一直上不来。</p><p class="ql-block">我走的这条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辽西古道。它早在周代就已经开通。秦始皇时期更是在一部分地段修建了驰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历史上,华北和东北之间往来频繁,但是无论是作战行军,还是民间旅行,在明代以前,一般都不通过“辽西走廊”,而是取道建昌、朝阳、义县、北镇这条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离海岸较远,是丘陵地带,历史上称“辽西故道”。</p><p class="ql-block">它不是后面清代后期开发的辽西走廊。</p><p class="ql-block">下图中,图上面的虚线是“辽西故道”。下边贴近渤海边行走的是“辽西走廊”。</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辽西故道很窄,而且两旁有很多大山乱石。每到夏秋两季,道路常被雨水冲毁淹没,车马不能通,并且沿途人烟稀省,又没有州县。当年曹操征乌桓时曾经从这里走过。后来隋文帝率10万人马东征高句丽时,又从这条“辽西故道”上穿过。中途由于遇到大雨,又加上后勤供给中断,只好退兵。到宋代,人们进出华北和东北,仍然走的是“辽西故道”。</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努尔哈赤进攻北京,因为无法通过袁崇焕控制的山海关,所以只能率领人马从这条辽西故道绕过山海关进攻北京。崇祯皇帝命令袁崇焕回救北京。结果被努尔哈赤施展反间计。崇祯一怒之下杀了袁崇焕,最后明朝灭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20,骑行了20公里。路边出现了一家高老庄。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扛着钉耙在门口守护。</p><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一家家庭休闲农场。不知道生意怎么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了高老庄,终于难得的迎来了一长段下坡路。可惜长度只有2公里。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爬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要爬的这个新坡长度竟然长达10公里。不过这也是今天最后一个大坡。到达这个坡的高点后,后面的路就逐次降低坡度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39,骑行了23公里。来到了朝阳和锦州的分界处。这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标志牌。朝阳市和锦州市,甚至不屑在这里修一个像样一点的城门。</p><p class="ql-block">不过这也算不错了。在关内某些省份。国道上省和省之间的分界处,不仅没有像样的省门,很多地方连个标识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05,骑行了30公里。终于到达了今天路程的最高点。从这里开始,后面的路坡度就将逐次降低了。</p><p class="ql-block">从早晨6点出发,到现在5个小时过去了。只走了30公里。平均每小时6公里。这个速度真是慢的可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因为一直在爬坡,我还是累的两腿酸疼。本来以为可以轻松的到达20家子镇。现在看来,所用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我设想的多得多。</p><p class="ql-block">从最高点下来以后,虽然高度在逐次降低,但还是经常的上坡下坡。所以让我感到很累很疲劳。</p><p class="ql-block">到下午2:00,终于来到了二十家子镇。这是一个很繁华的所在。有十好几家大小宾馆。却没有一家小旅馆。</p><p class="ql-block">没办法,只好找了一家小宾馆住了进去。不过宾馆的条件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我一个人住,只收30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推着自行车,和老板来到他家后院,准备存放自行车时,一件令我惊喜的事情发生了。</p><p class="ql-block">我沈阳的朋友汪洋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帮我拎起驮包,要陪我上楼。</p><p class="ql-block">一开始我竟然没有反过劲儿来。没弄明白,为什么他竟然会突然出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汪洋,真是神出鬼没。你不能不佩服他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找人的能力和幸运。</p><p class="ql-block">那年我骑行长征路归来,路过阜新时住在阜蒙县城,睡下后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竟然是他老兄。</p><p class="ql-block">原来他跟踪我骑行长征的游记,知道我当天到达阜蒙县城。就从沈阳开车到阜蒙县城找我。</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他就在阜蒙县城的旅馆,一家一家找。最后在一家旅馆门口发现了我的自行车。进去一问,这才找到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2天他开着车跟着我一路骑行,并且用无人机拍摄了我骑车的视频。还在新民县城请我吃饭喝酒。后来又在半途请我吃西瓜。一直陪我回到沈阳。</p><p class="ql-block">这样实心实意的朋友,真是令我感动。他如此费心的远道拜访我,直叫我受之有愧,总怀疑自己何德何能,竟受朋友如此厚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他又重复了在阜蒙县城大海捞针一样找我的幸运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来昨天,他在微信上问我今天到哪里?我说初步定在68公里之外的二十家子镇,也可能一使劲儿骑行99公里跑到羊山镇。</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以为是他关注我的行程,在微信上问一下我的计划。所以我也没太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今天在没有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在二十家子镇繁华的街道上,在这个时间和地点的交叉点,他竟然又一次发现了我。</p><p class="ql-block">原来他和几位朋友一起开车,游览中国海岸线。从丹东一路开到广西的东兴。今天刚刚开车回到这里,一路上他跟朋友介绍我正在今年万里骑行的路上,并且介绍了我这几年的万里骑行。他的朋友们对我也都非常感兴趣。想要见见我。</p><p class="ql-block">所以他就又一次没有事先告知我的情况下,来了个突然袭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他在微信上几次联系我,希望和我共享位置。可因为我一路骑行,也没打开微信。所以他一直联系不上我。</p><p class="ql-block">因为我昨天回答他时没有确定今天的目的地,所以给他带来了意外的麻烦。</p><p class="ql-block">他们先开车去了羊山镇,把羊山镇的大小宾馆旅馆跑了一圈,没发现我。于是转身来到了二十家子镇。正准备挨个宾馆寻找,意外在街上发现了我的自行车。于是知道我进入了这家宾馆。这才有了开头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朋友汪洋这种热心关注我的骑行,锲而不舍花笨功夫寻找我的精神真的让我感动莫名。</p><p class="ql-block">在这样毫无把握的情况下,竟然肯花这样的笨功夫来费尽心力来寻找我,对这样实心眼儿的朋友,怎能不令人万分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如今繁忙混乱的世界上,在不与对方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要找到他,几乎等于大海捞针。空间和时间发生一点点错位,就会失之交臂。想办好这个事情,该是何等之难?</p><p class="ql-block">这次,如果他在羊山镇和二十家子镇找我时没发现我,而我随后才到,才进入他拜访过的某家旅馆;时间上发生错位,或者即便是我们刚好同一时间,在同一个村镇。但茫茫人海中一不留神就会相互错过。这样没把握的事情,他竟然敢于去尝试,并且两次都获得成功。你不能不欣赏他的韧性和勇气,更不能不钦佩我们俩之间的缘分和上天关照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反正想要办成这种只有千万分之一成功几率的事情,恐怕没有多少人肯轻易进行尝试。</p><p class="ql-block">可是汪洋却勇于实践。而且居然让他成功了两次。</p><p class="ql-block">这真应该感谢上天的恩赐。也让我觉得这样的朋友实在可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宾馆登记入住后,汪洋带我找到了他的朋友们。因为早已过了中午,他们已经吃过饭。还要赶着回沈阳。我也要,着急吃午饭,然后写游记。大家都忙,所以简单交流后,一起照了个相。相约以后进一步联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他们几位就匆匆上车,准备开车回沈阳。临行前,汪洋从车上拿出两罐外国啤酒塞给我。他说知道我长途骑行,没法带更多,所以就只拿这两罐啤酒,让我今天吃饭的时候喝掉,庆祝我们之间的重逢。</p><p class="ql-block">他办事总是这么周到,替对方想的无微不至。与这样贴心的朋友相处,不能不让你感到格外温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汪洋和新结识的朋友们告别,他们开车走了,我也回到旅馆,用剩下的最后一个狮子头做了半锅丸子汤。又热了几个馒头,吃了午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完饭赶快开始整理今天的游记。</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记的主体内容就是这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继续补写昨天尚未来得及讲述的那位神秘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游记中提到的那位没有来得及写的幼年在医巫闾山读书堂读书的历史人物,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他就是元代著名宰相——耶律楚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医巫闾山上耶律楚才幼年时的读书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已经变成了耶律楚才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和宋朝的文天祥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都是蒙古人崛起,金和宋先后被灭国的时候。</p><p class="ql-block">而且他们都曾各自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其中竟不约而同都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名句,并在诗中回答了一个想有大作为的人应当如何选择生死这一天问。只是二人的答案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恰恰相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留下的回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文天祥在蒙古人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散尽家财,招兵抗元,被元人俘获之后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最后从容就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回答了一个人应该如何选择生死的大问题。他认为,人在生死之际,关键是要守住名节,史书传名。以名节感召后代,感召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很少有人知道,与文天祥同时代的耶律楚才也写过一首诗,其中也有这句“人生自古谁无死”,但却表达了另一种生死态度。他的原诗名为《峄山书怀》,其中一首的内容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耶律楚材在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一命题之后,却指出,在国破家亡之际,死很容易,生却很难,在命运的抉择面前,是“引刀成一快,成就身后名”还是“乱世先求生,忍辱图未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后者比前者要艰难的多。耶律楚才则选择了这条难走的路,他要艰难的活下来,靠自己的努力,借助人间的势力,创造人间仙境,“踏破铁鞋走天奇”。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身为金人的他,选择了投靠敌人,选择做一个新朝重臣,而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挽救了千万人的性命,为中华民族留存了一线文脉,立下了比文天祥更为辉煌卓越的不世功勋。</p><p class="ql-block">可是很遗憾,今天只知有文天祥,却大多不知有耶律楚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起来耶律楚材既不是金人,也不是汉人,而是早已亡国的辽国契丹皇族后代。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但待他出生时,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早已是一个过去式,耶律楚材家族自祖父就仕于金朝,他的父亲耶律履还是金朝的尚书右丞。</p><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出生于父亲花甲之年,生他那一年耶律履六十岁高龄,老来得子,耶律履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他引用《春秋左氏传》词条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为儿子取名为“楚材”,希望他将来成材,但却没想到,这也预示了耶律楚材生在金国,却为元朝所用的最终命运。历史总是表现的如此奇妙。</p><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尽管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但他还是跟着母亲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形成了深厚的汉文化根基,十几岁时就有了“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长大后,耶律楚材拒绝利用父亲的身份获得官职,他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皇帝的重视。金宣宗南迁到汴京后,认为耶律楚材能当大任,所以让他留守中都,辅佐丞相完颜承晖。此举让耶律楚材险些遭受灭顶之灾,但也为他带来了机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大军攻破燕京,并在城中大为屠戮。</p> <p class="ql-block">不过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的才能后,专门下令保护耶律楚材的安全,并派人向他询问治国计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身高八尺,美髯宏声,对答如流,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爱,从俘虏转眼变成了蒙古大汗的辅臣。</p><p class="ql-block">此后,耶律楚材开始了辅佐蒙古大汗的三十余年人生。耶律楚材对于蒙古的贡献自不必多说,作为出身燕京的儒生,他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知道如何组织一个有效的、稳定的政权。可以说蒙古人刚入中原时,还只是一群草原上的猎人,他们只懂得如何劫掠,而对治理一个国家一窍不通。正是耶律楚材奠定了蒙古帝国的制度框架,他选拔人才,任用儒生,建立政权结构,初步构建出一个封建制国家的雏形。</p><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最为人钦佩的,还不是他在政治制度领域对蒙古的贡献,而是他在为蒙古帝国统治者建言献策,建立蒙古帝国的同时,总能以挽救天下苍生,保护先进的汉民族文化为己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生于蛮荒塞外的蒙古人,只知道杀戮和抢掠,是十足的战争机器,他们只有十万铁骑,人数相比于中原地区广大的人口可谓人丁稀少,所以蒙古的统治者们不敢,不会,也不愿去治理中原,他们是擅长的事情,就是像自己在中亚所做的那样:屠城。</p> <p class="ql-block">铁蹄踏入华夏大地,蒙古人要做的,不是屠一座两座城,而是想将中原民族全部屠完,一个不留。在他们看来,蒙古人不能,也没必要治理中原,还不如将百姓全部杀光,将中原变成蒙古人的牧场。这个听上去就灭绝人性的方案,对于蒙古人来说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他们在战争中所屠杀的生命数以千万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蒙古人铁蹄南侵,占领了大片宋朝的北方边地的时候,蒙古近臣别迭主张把北方汉人全部杀光,耕地全变成给蒙古人养马的牧场,这种观点代表了大部分蒙古贵族的看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在中原生灵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中华文明即将断根绝种的时候,耶律楚材挺身而出。他向继承了成吉思汗大汗之位的窝阔台建议,保留中原的文明和生灵,让百姓继续生活,以征收地税、商税、盐税和冶铁税等,这样一年就可以获得五十万两白银,八万多匹布帛和四十余万石粟米,应付军队的开支还有绰绰有余。</p><p class="ql-block">窝阔台对于上天有好生之德之类的话可能无感,但他对耶律楚材所说的白银,布帛和粮食却有足够的兴趣,这是一笔远超他想象的财富,听上去远比涸泽而渔好得多。所以他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最终放弃了在中原大地屠城,仅在宋朝的首都汴京,一次就是147万民众因此而幸免于难。整个中原因此逃出生天的民众更是数以千万计。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因此得以存续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如此,耶律楚材死时,举国悲哀,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不论是蒙古人、金人、契丹人还是汉人,都失声痛哭,如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耶律楚材死后,当时“蒙古诸人哭之如丧其亲戚.....绝音乐者数日。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汉人士大夫也纷纷作诗悼念,如当时的大同著名诗人曹之谦就写下了《中书耶律公挽词》“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耶律楚材虽然为天地代言,为苍生立命,为了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他在人世间的名声,却远没有文天祥那些一死报国的人来的高大和响亮。很多人拿他祖孙三代的叛国说事儿,对他造福苍生的功绩只字不提。使得众多今人只知有文天祥,不只有耶律楚材。但历史却告诉人们:文天祥留下的只是个人的不朽声名,耶律楚才留下的,却是惠及万世的千古丰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强敌入侵之时,要不要忍受投降的耻辱,保持文明的火种?这历来是我们想不明白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中国学者在访问法国的阿尔萨斯本时获得的启示可能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看法。</p><p class="ql-block">阿尔萨斯本是法德边界的一座小城,那是中学课本《最后一课》的故事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这位中国学者去那里旅游,发现这个小城的房子,教堂等各式老建筑都保存的非常完好。他感到很奇怪。</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地方属于四战之地。几个世纪中各个势力你来我往,打斗频繁。所以这个小城应当破坏的很厉害。各种建筑应当很难保持下来。</p><p class="ql-block">他想不明白这个小城为什么会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p><p class="ql-block">他就向当地的一个老太太提出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老太太对他说:你确实提出了一个好问题。这个城市所以保存的如此之好,这是因为我们不蠢,他们(指一次次的入侵者)也不蠢。因为那些侵入者无非是为了争夺财富。把一只母鸡杀了就没有蛋了。所以他们一来我们就投降。给他们物质和金钱。他们就放过了我们。所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经济,我们的人民都保存了下来。文明也保存了下来,工匠们的手艺和学者们的聪明才智可以延续下去,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和文明。</p><p class="ql-block">这个回答让这个外来的旅游者很开脑洞,回想很多受战争蹂躏的地方,虽然拼命抵抗,名声很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最后的结果是人民牺牲了,文明消失了,入侵者一次抢掠之后再也没有获得新的财富。所有的人都没达到目的,都成了输家。</p><p class="ql-block">所以他得出结论: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抵抗通常未必比投降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这个结论很离经叛道,但是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很有道理?</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也是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一个差别。</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的是,中华民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上,虽然不断在强调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但传承下来的却是一种剑走偏锋的偏激极端基因,偏激的理论和极端的做法往往总能占上风。</p><p class="ql-block">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什么“宁可中华遍地草,也要灭了台湾岛”。什么“汉贼不两立”,“有你无我,不共戴天”……</p><p class="ql-block">结果总是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戕害。对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来说,面临历史的重大抉择,是应当务虚名,还是应当务实利,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很多人包括很多决策者,在这方面都很糊涂。常常因为图了虚名而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实祸。</p><p class="ql-block">其实,当战争来临,一个民族面临毁国灭种之灾时,采取何种策略,应当以如何更好的保证民族的延续,保持文明的传承为决策目标。就是说应当务实,而不是图名。</p><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均流亡国外。行前,梁劝说谭嗣同一起出逃,谭嗣同从容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之。”意思是:“没有出逃的,就不能保存实力,将来继续进行维新变法的斗争。”下半句“没有牺牲的,就无以报答圣上厚遇之恩”则表示自己愿意走牺牲之路。回头看,谭嗣同的牺牲不过成就了一己之名。而康梁的外逃则为中华民族保留了文明的种子。用历史的眼光评判,哪一个价值更大?不难作出判断。</p><p class="ql-block">其实,在这类情况下,活着往往比死更难。中华历史上对苟活图强者也往往有更多的鄙视和更大的考验。</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正是鞭挞了本民族文化中的这种劣根性。</p><p class="ql-block">好了,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毛病。</p><p class="ql-block">内容已经不少了,时间也不早了,今天的游记也到这里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继续看下一篇,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7dcw4i" target="_blank">辽滇万里铁驴行 D5</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