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有思,行稳致远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反思

夏日。初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课标的浪潮中,推动课堂教学前行的路在何方?继续传统讲授式教学还是开展分享式教学、社会化学习、自导式教学?或许,这都不是最佳答案。我们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模式中,而应秉承一种教学观念:培养能力比学知识更重要。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走出象牙塔后,可能很多知识都忘了,但能力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众多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背后都归一于一个强大的支撑——新课标。读懂新课标,是我们站稳讲台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执教本课前,我也曾纠结:用传统方式上还是践行分享式教学?从个人备课层面来看,传统教学方式更容易备课,能够把握住课堂。从学生学习层面来看,分享式教学有更多的课堂生成,往往能呈现学生的真问题。教是为了不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我大胆迈出了这一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的结构是闪光点,基于学生已经学习至不连续进位笔算的基础上,复习旧知回顾竖式计算应注意的点: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乘起。③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回顾总结时,通过新知学习,对第③点进行升华完善: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其次,在分享交流环节出示学生典型错误,两条线齐头并进:在请学生讲计算思路时,教师追问算理,学生纠正格式。最后,请学生带领大家完整地说算法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的失误点有两个,其一,总结时提问:请你说一说今天学习的笔算和前面学习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说相同点为时过早。相同点的归纳应建立在多次练习之后。其二,当学生在给另一个学生指错:应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百位上的3时,不应强制介入教师的逻辑思维,给予其一个思维定势:先写百位上的3再写十位上的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失误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点,其一,总结的提问改成:请你说一说今天的学习和前面的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点?进行提炼升华,或许效果会好一些。其二,在学生指出应先写十位再写百位的时候,应放慢脚步,让学生讨论:先写哪一位最好,为什么?其实这里呈现的就是学生的真问题,我们应先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再作补充会更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的感受:“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因为能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就是生本课堂的意义。课堂改革,初见形式,小组长的培养、积分制度的建立、学习单的制作等都需进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

学生

笔算

学习

教学

课堂

新课标

十位

本课

应先

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