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礼生简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覃礼生近影</i></p> <p class="ql-block"> 覃礼生,男,大化县人,曾是广西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85级6班学生,1989年7月巴师毕业后当了6年小学教师,获小教一级职称。1996年4月调到凤山县长洲乡党委,开始从政,先后任乡党委宣传委员;凤山县团县委副书记,书记;江洲乡党委书记兼乡人大主席;凤城镇党委书记;凤山县委办副主任;县教育局党组书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期间2021年挂任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2021年9月至今,任凤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8年元旦,巴师军训阅兵大会结束时,巴师学生记者与广西电视台河池记者站、河池日报记者合影留念。</i></p>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学生记者的经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改变我的人生行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作者:巴师85级6班 覃礼生</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踏进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大门,我有幸成为校园广播站记者,在班主任王子元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采写的第一篇处女作《巴马民族师范团委做好团员思想教育工作》在《广西团讯》杂志上发表,从此我迷上了新闻写作,除了经常在学校广播站发表文章外,还在巴马广播站、《河池日报》等校外报刊有豆腐块文章见报。</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参加学校团代会的85级代表与校团委新班子合影</i></p> <p class="ql-block"> 1989年7月毕业后,我被分在一个叫科产教学点工作,那里山高坡陡,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全校只有我一个教师,学生11人分别有三个年级,第一天报到时,村小学覃炳新校长把我带到学校交给队长时,面对恶劣环境,我欲哭无泪。好在村民们非常热情,学生家长帮我把房间打扫干干净净,但晚上与老鼠共室,对于一个刚充满幻想18岁的年轻人来讲,心里非常失落,既来之则安之,我暗下决心好好教书育人,争取一年后调到中心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到巴师附小见习时,与小朋友合影</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之余,我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各村屯家访,尽快熟悉情况,晚上回到宿舍后,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作,向各级报刊投稿,久不久,所采写的“豆腐块”文章时不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教育论文《正确处理复试教学中的“动”“静”关系》分别在《广西教育》杂志第一期《河池教研》上发表,新闻稿《警徽闪闪,天平不斜》获当年河池日报举办的交通与安全有奖征文活动鼓励奖,这年陆陆续续有二十多篇豆腐块文章在《广西日报》《广西人口报》《广西教育报》《河池日报》发表。</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大化六也小学实习时,在带队老师罗绍明带领下与当地干部群众开展篮球友谊赛时的留影。</i></p> <p class="ql-block"> 1990年9月,为了改变生活、工作环境,在黄若萍老师的推荐下,我来到了第二故乡凤山县坡桃林场职工子弟学校工作,课余时间,我深入林场各站点及附近林区群众,了解林业工人思想动态,回到宿舍后,连夜赶写稿件,第二天踩单车到十公里外的乡邮电所寄稿,这样长期坚持写作,教学论文与新闻写作获得了丰收,每学期多篇教学论文在《河池教研》上发表,反映林业工人小说《林间悄悄话》在《河池日报》见报,往日没有名气的林场,因各种新鲜事时不时在各级报刊杂志上见报,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先后被《河池日报》等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9年毕业后的第一个月,覃礼生参加大化县新闻培训班学习,全体学员与县领导合影。</i></p> <p class="ql-block"> 因有“豆腐块”文章时常各级报刊上出现,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1996年4月,组织把我调到乡党委任宣传委员,我如鱼得水,“豆腐块”作品越来越多,后来不管是当团县委书记、乡党委书记,还是县委领导,我一有时间就笔耕不断,《儿子与书》《妻子不在家》《再过学生生活》《机关作风建设与执行提升研究》等文章纷纷见报......</p><p class="ql-block"> 如今离开母校已三十多年,回想从一个普通小学老师,成长为一个县处级领导干部,除了组织上的培养外,更是在母校当学生记者的经历,是学生记者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行程。感谢母校——巴马民族师范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