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5.28.走进杭州西溪路,</p><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珍视和平。</p><p class="ql-block">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战役爆发后,驻浙国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师请战,要去跟日本鬼子拼个死活。</p><p class="ql-block"> 同年2月5日,驻浙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从杭州出发经苏州赶赴上海战场。</p><p class="ql-block"> 同年2月20日至22日在庙行镇防御战中,血战两昼夜,创造了淞沪抗战中我军最辉煌的战绩,击毙击伤日军共计3000余人,八十八师牺牲官兵1421人,人称庙行大捷。</p><p class="ql-block"> 庙行大捷”是淞沪抗战中一次极為重要的战役,牺牲的官兵后安葬在杭州西溪路松木场一带,1946年建牌坊纪念。</p><p class="ql-block"> 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追悼大会于1932年5月28日在苏州举行,军民共计数万人参加。</p><p class="ql-block"> 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墓草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背面"气壮湖山",“埋骨傍湖山飘萧旧梦三生石临风怀壮烈惆怅当年百战功”竺鸣涛、“湖曲聚忠魂归骨尚馀乾净土旂常炳遗烈表墓刚逢胜利年"宣铁吾。</p> <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陆军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牌坊</p><p class="ql-block"> 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上海发动了淞沪事变。驻扎在上海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九路军 奋起抗战。同年2月14日,驻浙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与第八十七师组建成为第5军,在张治中将军的率领下火速驰援上海战场。在2月20日至22日的庙行镇防御战中,八十八师与友军配合,血战两昼夜,重创日军,一举击毙击伤日军三千余人,创造了淞沪抗战中我军最辉煌的战绩。在这场战役中八十八师牺牲官兵1421人。</p><p class="ql-block"> 八十八师俞济时师长考虑该师乃于杭州慷慨赴难,故阵亡的弟兄们还是魂归西湖最为安宁,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深表赞同,为此选址在杭州西郊松木场建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烈士陵园。当时的松木场田块与池沼交错,一片空旷宁静,烈士陵园安放在此,甚为安宁。1946年,为嘉勉抗战英烈忠魂,西溪路南侧烈士陵园门前,又增立一座纪念牌坊。该牌坊为民国时期流行的中西合璧风格,三间四柱三楼式,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p><p class="ql-block"> 1958年,杭州铁路分局在松木场一带建造铁路新村,该陵园被拆除,仅存牌坊。198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对纪念牌坊进行了重新修缮。从此,这里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场所。2005年8月,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再次修缮纪念牌坊,并应台湾俞济时之子来函,增建刻有烈士英名的黑色花岗岩纪念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