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康复治疗

陕西省中医医院•康复科郭鹏程

<p class="ql-block">肌张力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是指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肌肉维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作用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需要与肌力区别,肌力是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p><p class="ql-block">肌张力的分型</p><p class="ql-block">1.静止性肌张力 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分肌肉所具有的张力。</p><p class="ql-block">2.姿势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p><p class="ql-block">3.运动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肌张力分级</p><p class="ql-block">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p><p class="ql-block">0级:正常肌张力。</p><p class="ql-block">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p><p class="ql-block">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p><p class="ql-block">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p><p class="ql-block">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p><p class="ql-block">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p><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1.作业疗法</p><p class="ql-block">1)滚筒训练</p><p class="ql-block">滚筒是作业治疗室常用的治疗工具之一,是一个可以滚动的长圆柱状体。滚筒作业可以可缓解肌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及改善坐位平衡。具体方法为:患者Bobath握手,肘关节伸直,把双上肢置于滚筒之上,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在滚筒上滚动。</p> <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1.作业疗法</p><p class="ql-block">2)抗痉挛模式负重</p><p class="ql-block">采用患肢负重,具体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患者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立于患者臀部旁,身体重心向患侧倾斜。</p> <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1.作业疗法</p><p class="ql-block">2)抗痉挛模式负重</p><p class="ql-block">采用患肢负重,具体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患者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立于患者臀部旁,身体重心向患侧倾斜。</p> <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1.作业疗法</p><p class="ql-block">4)器械训练</p><p class="ql-block">每日进行进行关节被动活动的训练是防止痉挛的最基本方法,采用器械被动缓慢牵伸患者肘、腕关节20分钟,肘关节CPM操作是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进行牵伸;腕关节CPM操作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角度,由于患者容易处于掌屈位,因此一般背伸角度大于掌屈的角度。</p><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2.冲击波疗法</p><p class="ql-block">有研究表明,上肢发生痉挛的程度高于下肢,尤其上肢肱二头肌,尺侧腕屈肌等张力升高,临床呈现挎篮式动作,随着张力的升高会严重影响上肢的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关节挛缩、畸形。有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在短时间内可以连续或间断对肌腱产生压力刺激,进而降低脊神经的兴奋性,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3.艾灸疗法</p><p class="ql-block">中医传统疗法,除了针刺疗法之外,在我们科室常选用隔物灸,例如上肢可以选用云门、曲池等穴位,下肢可以选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穴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祛风解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降低肌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4.矫形器的使用</p><p class="ql-block">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肌张力的情况,在治疗师指导下正确使用矫情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痉挛期手部矫形器的使用,可以控制和缓解肌张力,早期每次佩戴20-30分钟,后面可以酌情增加佩戴时间。软瘫期建议患者佩戴矫形器则是预防异常肌张力。</p> <p class="ql-block">肌张力的问题仍然是世界难题,以上总结是临床常用的部分治疗方法,在严重影响治疗及生活,患者及患者家属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