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恩师剧建国先生</p><p>河北正定人氏,1951年2月4日(农历腊月28出生)。1968年自石家庄商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东方红饭店,有幸跟随河北名厨袁清芳学艺。</p><p>1981年晋升三级厨师,到沈阳鹿鸣春饭店进修得谒扒菜大王王甫亭先生和刘敬贤大师</p><p>1982年晋升为一级厨师</p><p>1983年赴北京深造,拜识鲁菜泰斗王义均先生</p><p>1984年在河北省百万职工大练兵比赛中获省、市热炒第一名</p><p>1985年晋升为特二级厨师,任中华大酒店副总经理,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桥西区人大代表</p><p>1988年晋升为特一级厨师;</p><p>1999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冀菜中式烹调技能大师</p><p>2001年任石家庄市饭店烹饪行业协会清芳美食专业委员会主任</p><p>2002年命名为中国烹饪大师</p><p>2003年任新燕春技校技术总监;</p><p>2004年任市烹协副会长</p><p>2005年出版《剧建国烹饪诗文)一书</p><p>2006年当选为河北省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为冀菜突出贡献杰出人物、市十佳名厨。</p><p>2007年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餐饮文师。同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金厨奖”</p><p>2008年,被省饭店烹饪协会命名为“冀菜领军人物并当选为副会长。同年出版(食物功用保健歌)一书。</p> <p> 工作之余,沏上一壶茶,坐在书桌前捧起一本喜欢读的书,金章如玉的文字,书香和茶香混合的香味,实在让人很陶醉,一天的疲劳抛向了九霄云外。</p><p>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我的读诗有感,自师父赠于弟子《韵语心声》一书来,我如饥似渴的吮吸着书中的精华,一首首小诗妙趣横生,如沐春风。通俗易懂的文字却暗含大道理,有时让人茅塞顿开、有时让人热血澎湃、有时让人信心满满。师父写的每首小诗都是来源于生活,我记得十月初我去给一朋友主持婚礼,我就把师父写的《喜字歌》当着众多来宾的面一字不差的诵读送给了这对新人,来宾听后掌声如潮。书,同样是一本书,但是不同的人读后有不同的感悟,用心去读,总会有意外的收获。</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师父写的一首《仿雪梅诗》,该诗在《韵语心声》一书第八页,此诗原文是:宋代卢梅坡曾写过《雪梅诗》,原诗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读后有感作此首仿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德无才空悲叹,有才无体亦枉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德才兼备体且健,能令荒山变乐园。</span></p><p> 1982.07</p><p>该诗画龙点睛之笔在第三句,“德才兼备体且健”。作者在警示做人要德才兼备,有个好身体。德性和才华相论的话,哪个重要,我相信大家会异口同声说道肯定是“德”最重要了。人的吉凶祸福与德紧密相连,有德为福,无德为祸。我们先来看看看德字怎么写?“德”是“双人”旁、“十”、“目”、“一”、“心” 组成。”《说文解字》解:“德,升也。从行声”。因此,“德”可解为人的道德、人的“心性”往上升华之意。因“德”有往高层次上攀登之意,也是指修行之人修炼的精进,所以“德”字从“彳”(chi)斥旁。“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凡彳之属皆从彳。”(《说文解字》)</p><p>“彳”就象人下肢的股、胫、足三节相连,意思是小步走。但“德”的这个小步走,不是跑,不是跳,不是在平地散步,也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向上攀登。对常人而言, “德”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幸福的程度、轮回的方向和层次。所以,要“得”就得有“德”,要“得”就得“失”,要“得”就得“舍”,要“得”就得付出。</p><p>对修行之人而言,“德”的大小决定了修行的难易程度、“功”的高低、可能达到的层次和果位。</p><p>“德”右边是“十目一心”。我们先说这里边的“一”字。我们现在都把“一”理解为数字,认为一就最简单了。实际上这个数字最复杂,在《说文解字》里对这个字的解释最多,里面谈“一”是什么呢?“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这个“一”它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从一中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所以这一横实际就把天地分开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所以大家看这个“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说满天是眼。</p><p>“一”的下面的心,当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人的心。过去有一句话“三尺头上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就是说老天的眼到处都是,满天的眼看着地上。</p><p>这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什么是“德”,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有没有法律追究,你的行为都得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 “德”。</p><p>老子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天地人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是源于道德的养育。</p><p>德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确实存在的高能量物质。可以说“德”字决定着人的一切,德行的多寡深浅,决定着人的福分和命运。正如古人所言:“有德者得”、“失德者失”。</p><p>今之世人往往将道德虚无化、肤浅化,以为道德二字仅是一种说教,并无真实内涵,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不能真心诚信,不知道德的深层涵义及其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能量。故今天的人离道甚远,缺失德,福分浅薄,灾多难大。</p> <p> 说完“德”字暗含的道理,再来说“才”蕴含哪些?说文解字有三个意思</p><p>1-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p><p>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p><p>2-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p><p>3-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p><p>在本诗中“才”的字意肯定是指的才华和才干。也就是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和优点长处。一个人才华可以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但是如果一个人“无德”,自身的磁场会慢慢的给他带来负能量,是他难于在社会上有长久的立足之地,即使他现在功成名就小有作为,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很难长久。</p><p> 德才兼备说完,还有一个人生成功重要的条件就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切都是在好身体的基础上延伸来的,历史上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人多的是但是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也只是短暂的辉煌。大汉卫青和霍去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指挥千军万马,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两人都是英年早逝,近代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可谓鞠躬尽瘁,因癌症不到60岁就去世了,实在让人叹息。</p> <p>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未知数,谁也不可预知未来,左右明天,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今天,总结昨天。</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万丈高台起于垒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合抱之木始于毫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积溪水无以成江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若想明天星光灿烂,</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就得经过深夜黑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若想明天飞黄腾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就得经历风吹雨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若想明天出人头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就得学会忍声吞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若想世间人人称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你就得历经千锤百炼。</span></p><p>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负韶华,只争朝夕。</p><p>我们争分夺秒,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去武装自己,去充实自己,力争德才兼备,我们还得学会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慢脚步,强身健体,得有个好的身体来享受生活。那样我们就可以把一片荒山打造成一片乐园了。</p><p><br></p><p>《红心一颗》</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红心一颗映红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冉冉升天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辉耀山水照多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把握今朝了却今朝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明日到来惜明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风雨敢冲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有情有意细编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习惯苦了乐了赏充实</span></p><p> ——槐鄉居士写于鹿泉清雅斋</p><p> 庚子秋十一月一日夜</p><p><br></p> <p class="ql-block">张小刚 ——谱名张恩昌,字朔宁、笑竹,号槐鄉居士、清雅斋主。</p><p class="ql-block">1989.2.4日生于山西省洪洞县上峪村。</p><p class="ql-block">2004年底踏入石门厨海遨游。</p><p class="ql-block">至今一直从事面点工作。</p><p class="ql-block">从小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族文化,喜欢研究抗战史,热衷国学,爱好诗歌,爱好曲艺,喜欢收藏,爱好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