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也就是吐故纳新,锻炼的是我们的肺,中医认为肺主气,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气足了又可化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气血津液,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缓慢柔和,并且配合呼吸、意念,调理气血、放松精神。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按照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人体吸入属于阳,呼出属于阴。因此,一呼一吸的过程,是一个阴阳交替变化的过程。呼吸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生理机能,调节呼吸许多疾病不治而愈,有意识呼吸对身体健康非常的重要,有意识呼吸能治伤疗疾: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消除疲劳,治疗头痛;对于胃肠道,有着极好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胃肠道的蠕动,有利于消化,加快大便的排出治疗便秘,预防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减轻胃痛,治疗痛经;健肺: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从而延缓老化,保持良好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许多中老年人大腹便便,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使健康受到影响,缩短寿命。锻炼腹肌,消除堆积在腹部的脂肪,防范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延缓各系统器官的衰老实现养生的目的。 为什么需要"逆复式呼吸”<br><br>首先人平时的呼吸并不能把肺里的气体全部排出总有些气体沉淀在肺的底部,而逆腹式呼吸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些气体和外界得到交换增强人体吐故纳新”的能力。<br><br>另外,中医上讲,肺是保护人体的屏障;现代医学也证明,70%以上的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肺衰竭。所以锻炼肺的机能就非常重要。<br><br>而肺的运动形式很简单,就是“开”和“合”,可是现代人越来越少从事体力活动,导致肺的这个机能逐渐衰落,使这个屏障护卫人体的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逆腹式呼吸可以加强这个护卫能力。<br><br>再次,人活一天,五脏六腑就要工作一天,每日工作,却从没人去给它们放松。保养,它们就会闹情绪——让你生病。那么,怎么给腹部保养、放松呢?逆腹式呼吸就是非常好的办法。<br><br>练习方法:放松,可以选择自然站立、平坐椅子上或是平躺在床上。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 注意把握以下几点:<br><br>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br><br>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br><br>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6—10秒。功力深时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br><br>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br><br>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br><br>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br><br> 逆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采用逆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br><br>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br><br>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br><br>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br><br>第四,吸氧量加大,令大脑氧充足,对安神益智有好处。吸氧足,气血就活跃,有利于伤病加快复元,当然本书那样超快复元是有点夸张,不过经常练此呼吸法伤病的确是比一般人好得快!<br><br>因为和通常的腹式呼吸相反,所以叫“逆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胸部隔膜的运动范围,使你的内脏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因而也是强身健体的“呼吸体操”之一。<br><br>腹式呼吸之妙<br><br>人的呼吸形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主要是依靠肋间肌的收缩来带动胸廓,从而牵动肺部而进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指以隔肌的上下运动来扩大和缩小胸腔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而进行的呼吸。两者相比而言,腹式呼吸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其好处多多。<br><br>一是锻炼肺泡,增加肺活量。胸式呼吸时肺活量小,肺组织利用率低,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处在“休息”状态,呼吸一次约5秒钟,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这样长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差,肺活量下降,这样一来就不能获得充足的氧,也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中下肺叶,偶感风寒易发生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