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月15曰 星期六 从沈阳到铁岭 骑行76公里 总行程76公里</p> <p>今天出发,开始我今年的长途骑行。</p><p><br></p><p>今年是我10年10万里骑车旅行计划的第5年。本来正常情况下应当是4月中旬出发,原定的骑行计划是中国海疆万里行,为此更换了坐骑,升级到美利达挑战者550,替代为我服役了5年,行程近3万公里,历尽沧桑,已经毛病百出的美利达公爵700。</p> <p>又利用大半年时间,收集各种资料,做好了4月中旬骑行海岸线的全部准备。可突发的疫情彻底打乱了我的旅行计划。原来的出发日期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8月上旬,形势依然没有宽松的迹象。再拖下去,恐怕今年的万里骑行计划就泡汤了。思虑再三还是决心岀发。可因为是在疫情期间,如按原计划骑行海疆,考虑要经历的省份较多,沿途人口密集,南方又对疫情关注甚严,很担心出现意外情况,被困途中,使骑行计划受到阻碍,思虑再三,不得不改变初衷,提前执行原定过两年再实行的关东边境行骑游计划。</p><p><br></p><p>考虑如果沿着东北边境骑行大半圈儿,路程可能也要7000公里左右。时间大概得三个月,那就已经进入11月份,可能会有较多困难。同时时间太长,变数也会较多。于是做一个简单调整。计划从沈阳出发,先一路向北,骑行到漠河附近,然后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边境线骑回沈阳。这一段行程大约5000公里。</p><p><br></p> <p>因为正值金秋,东北的山区特色应当不错。所以这一条线路也是很值得期待。而且这一路因为前半段是草原地带,后半段基本沿着边境线骑行,地广人稀,疫情防控也不会有太多说道,所以估计麻烦会少些,希望能顺利完成此次骑行计划。</p><p><br></p><p>去年骑行长征路回来后,经过一年半的养尊处优,体重从刚回来的71.5公斤又增长到83.7公斤。这还是我每天早晨徒步10公里以上天天锻炼后的结果。所以必须经过再一次长途骑行降低体重,这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p> <p>因为受疫情影响,和铁岭的妹妹妹夫已经一年多没见面了。趁此机会第1站先到铁岭,看望已退休在家的妹妹妹夫。这一段路程只有76公里。任务不重,所以第1天骑行算是预热。</p><p>本来计划明天出发,可熬困了半年多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加之看天气预报,今天刮南风,明天刮北风。因为我一路向北,第1天出发,还是希望讨一个一路顺风的口彩,所以提前今天出发。老朋友柳大哥本来计划今天请我吃上车饺子,因为我计划变动,只好谢过他的好意,等回来后一并喝酒。</p><p>为了今天的出发,昨天晚上8点就上床休息了。早晨3:30醒来,先看了一下天气预报。今天天气局部阵雨,西南风三级(事实上根本没到三级,而且9点之前基本没风,所以我想顺风的奢望落空了)。气温22度到29度。分时天气预报显示上午没有雨,正适宜出行。</p><p>4:00,起床洗漱,下楼吃早餐。老婆已经用电饭锅的定时功能为我熬好了稀粥,并准备了包子,小菜,咸鸡蛋等,简单热一下,然后开饭。</p><p><br></p> <p>东西昨天已经收拾好。4:30,一切收拾停当,出发上路。</p><p><br></p><p>骑出小区,外面天刚蒙蒙亮,路边的路灯还没熄灭。清晨,天气非常凉爽,正好出发。</p><p><br></p><p>5:15,骑车过富民桥。浑河上云雾弥漫。河水静谧,波澜不兴。路边的建筑都掩映在层层雾霾之中。</p> <p>过了富民桥就是家乐福。这个浑南最大的超市,因为受疫情影响,客流急剧减少,入不敷出,不得不停业。</p> <p>6:29,已经骑行了29公里。从浑南穿过了整个沈阳市来到了沈北。我在路边休息一下,吃个西红柿,喝点水,放松放松。第1天骑行感觉状态不错,没有任何疲劳的感觉。</p><p><br></p><p><br></p> <p>7点整,骑行了38公里。路过禾丰牧业集团,很多人对这家企业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文革名人张铁生就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p> <p>这个世界上某些人注定就是非平庸之辈,即使被命运之手将其打入18层地狱,他也能够翻身再起,涅槃重生。比如褚时健,比如张铁生。</p><p>1968年10月,张铁生从兴城县初中毕业后,来到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落户。凭借一向突出的表现,张铁生当上了生产队小队长,也赢得了1973年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的机会。然而,因为没有时间复习,他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只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他不甘心失去这次机会。在理化试卷背面写了“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信中,张铁生诉说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不忍心放弃生产”而复习,虽然考得不大好,但他“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可以“自我安慰”;他坦白说,“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我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所以“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p><p>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得知此事后,将张铁生试卷背面的信作了删改,指示《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p><p>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红旗》杂志转载时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说这是“反攻倒算”。“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由此张铁生成了“白卷英雄”。被推荐上了铁岭农学院。</p> <p>四人帮倒台后,张铁生因为白卷事件被4人帮利用的问题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p><p>1991年,张铁生出狱。通过妻子认识了妻子的同学金卫东。他们共同创办了沈阳天地饲料厂。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金卫东选择退出,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张铁生。张铁生缺钱、缺技术,没有厂房,没市场,但他不畏困难,想出各种办法硬挺了过来。</p><p>1995年,金卫东从武汉返回沈阳继续创业,和沈阳农大的几位同学一起组建了著名的禾丰集团。</p><p>三年后,禾丰集团获得了巨大成功。作为董事长的金卫东满怀对张铁生的歉意和钦佩将沈阳天地公司的全部资产收纳到沈阳禾丰。张铁生由此获得了沈阳禾丰10%的股权,成为禾丰集团的第六大股东,先后担任了禾丰多个高管职位。</p><p>2014年8月8日,禾丰集团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从5.88的发行价,短短一周就冲上了12.41元的高位,按此计算,张铁生的股权总值已经超过4亿元,成了真正的亿万富翁。(就在三天前,禾丰的股价又一次创出新高,冲上了19元的高位。)</p> <p>记得1992年张铁生出狱后不久,我大哥正在农垦部的南方总公司下属的深圳牛奶公司担任老总,他认为张铁生绝非等闲人士,应当有大作为。一次他曾跟我谈起,想请张铁生到他的公司发展。我说,张绝对是个人物。恐怕你的公司池子太小,养不住那样一条大鱼。</p><p>后来的事实证明,张铁生确实非一般等闲人士。</p><p><br></p><p>“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于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张铁生和褚时健一样,他最令人震撼的地方,不是他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人生巅峰,而是在深陷低谷时能上演绝地反弹、王者归来的大戏,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用一个关键词形容的话,只能是一段生命的“传奇”。</p><p>我钦佩这样的强者,我鄙视某些落井下石的人们。得势的小人还是小人,而落魄的英雄仍然是英雄。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张铁生就是一只令人钦佩的雄鹰。</p> <p>上午9:30,经过5个小时,骑行了76公里,我顺利到达铁岭新区的妹妹家。</p><p><br></p><p>今天的骑行任务顺利完成。</p><p><br></p><p>今天没有太多的内容,讲一段与铁岭有关的张铁生的故事,供大家品评。希望大家感兴趣,今天就到这里吧。</p><p><br></p><p>本来用有道云笔记编辑好了,可刚发出来就被封了,只好用美篇重做,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