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2月7日,正值大年初三,恩师徐连生先生不辞辛劳,返回国内来到黑龙江省兰西县,为形意八卦掌精字辈、盛字辈弟子以及形意八卦掌爱好者们讲授拳术的“三节”。</h3> <h3> 何为“三节”?即根、杆、梢也。就人身而言,足为根节、躯干为杆节、头手为梢节,此为大三节;就下肢而言,腰为根节、腿为杆节、脚为梢节,此为下三节;就上肢而言,腰为根节、躯干为杆节、头手臂为梢节,此为上三节;就手臂而言,肩为根节、臂为杆节、手为梢节,此为小三节;就手部而言,腕为根节、掌为杆节、五指为梢节,此为小三节中的小的三节;就手指而言,指根为根节、指节为杆节,指尖为梢节,此为更小的三节。</h3> <h3> 在拳术运动中,“三节”是劲力转换和传递的重要渠道,其中,根节为劲力之源,杆节为劲力的传动轴,梢节为劲力的发放点,劲力通过“三节”的层层推动,达于“四梢”。</h3> <h3> 我们常说的“四梢”之力就是“三节之力”在腰胯的运化下达于梢节时在血、在筋、在骨、在肉的表现,表现为:“发”欲冲冠,此为血梢、“指”欲透骨,此为筋梢、“牙”欲断金,此为骨梢、“舌”欲催齿,此为肉梢,双目圆争,由此助“三节”之力催发到极致!在对战中能给对手以极大的震慑。</h3> <h3> “三节之力”达于“梢节”离不开坠肘沉肩、松腰坐胯的配合,离不开腰胯的运化。在劲力传递过程中,腰胯发挥着运化的功能,在坠肘沉肩、松腰坐胯、实腹畅胸的配合下,运化来自根节的力,经杆达于梢,换句话说,“三节”的劲力必须靠腰胯的运化,才能被层层传递瞬间爆发。拳谚中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便在于此。</h3> <h3> 我们在练习燕掌时,从“阴阳守丹掌”→“怀中抱月掌”:在腰的拧旋带动下,肢体协调配合,形成了腰“下三节”(腰→腿→足)和腰“上三节”(腰→躯干→肩,肩→大臂→肘→小臂→腕→手掌→指)的变化,助左右脚先后向左右侧圈线横开一小步,助左右掌先后向左右两侧掤开呈“怀中抱月掌”。</h3> <h3> 再由“怀中抱月掌”→“双燕戏耍掌”的变换,在腰的拧旋带动下,肢体协调配合,在下,就要体现出腰带胯带腿,腿带脚上圆心,在上,右掌的前推和左掌的向后牵带下按,就要体现出腰助肩、肩助臂、臂助肘,肘助腕、腕助掌、掌助指的“三节”转换过程,以此类推,在八掌练习中要注重体会、认真揣摩。</h3> <h3> 形意八卦掌注重意、气、力,在八掌走掌换势中,“力”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就是“三节”,不明“三节”,不练“三节”,就体现不出内家拳的力,此“力”非蛮力,而是以“三节”为重要传输渠道,以腰胯为瞬间运化和发动机关,通过坠肘沉肩、松腰坐胯,在意念的统领下,呼吸伴随,三锁配合,实腹畅胸,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放松刹那贯穿而瞬间爆发出来的一种整体的“劲力”,武术是技击之术,这种“力”是武术能够发挥其强大技击力量的重要保证,没有“三节”,就没有劲力的传递,就没有整劲儿,拳术的技击功能也就大打折扣。</h3> <h3> 形意八卦掌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变化多端,形式各样,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存在劲力,一种劲力消失,便是另一种劲力的开始,各种劲力相互转换,有如抽丝,绵绵不断,没有“三节”,劲力就无法转换,也无法表现出八卦掌的劲力风格特点。</h3><h3><br></h3><h3></h3><h3> 形意八卦掌,是内家拳,所谓“内”,就是注重意、气、力,精、气、神。求内,就必须首先明“三节”,练“三节”,“三节”是“内”的基础。人身无处不“三节”,八掌演练,动手投足,以腰为轴,腰胯运化,推动三节,劲力节节贯通,在练习中要着重体会、认真揣摩“三节”的转换和劲力的传递,为进一步求“内”奠定基础,用内在的意气力、精气神演绎形意八卦掌的神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