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独树成林

开达

<h3>(盈江独树成林中间部分一一这株独树居然不是一棵而是几十棵)</h3><div><br></div><div>儿时读过独树成林的文章,因此心向往之,六十年过去了仍牢记不忘。</div><div>1月27日游至盈江,见公路景区标牌:独树成林,欣喜万分。 </div> <h3>(独树成林的景区介绍石碑)</h3><h3><br></h3><h3>然而县城到大榕树72公里,山路弯弯曲曲,再往前16公里,即到了中缅边境的那邦镇。<br></h3><div>去还是不去?</div><div>当然去——弯弯曲曲山道是最好的自驾路,森林中穿行好洗肺,中缅边境看异国风光。</div> <h3>(独树成林之榕树王传说石碑)</h3><div><br></div><div>然而,景区不但没有惊奇没有震憾,甚至都没有进入另一处热带雨林的新鲜。</div><div><br></div><div>附榕树王石碑的传说文字:</div><div>很久以前,此山林称老象坪子,坐落于老盆寨的景颇族山寨。</div><div>一天傍晚,一位景颇老人串亲回寨,柱着一根木杖,来到寨边歇脚。此时天边晚霞如血,整个山林映在霞光中,老人望着木杖,心有所思。他将木杖插入土中,对杖跪拜,祈盼生根发叶。深夜子时,天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div><div>清晨朝霞染红了山林,一片春光灿烂。</div><div>老人来到木杖前,被眼湔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div><div>只见昨晚入插入土中的木杖,已粗如水桶,高两丈有余,枝繁叶茂形如飞龙。</div><div>老人急呼山寨村民聚于榕树树下,摆放牛、羊、猪、鸡,以景颇最高仪式祭祀。</div><div>从此这株榕树成为当地一株神树,无人敢攀无人敢砍。</div><div>相传1794年腊月初八,有下刀弄寨7人到此树附近砍柴,众人大声喧哗,此时正是一年一次的老虎与大象在榕树下会面之时,忽然间一只猛虎扑向众人,将其中一人叼到树下食之。</div><div>据当地村民介绍,1904年正月十三日,一李姓汉人不听众人劝告,将此树砍去一枝,回家后身体日渐消瘦,茶饭不思,不几日便气绝生亡,人们给纷相传,这是神树对他的惩戒。</div><div>从此当地人对榕树树更为敬之,不敢砍树和在树上刻划……</div> <h3>(独树成林之榕树王简介石碑)</h3><div><br></div><div>到独树成林景点的路上几乎没有路标,分路口的路标也极小,一段土路后是三间低矮的民房和两块停车的空地。一对老年夫妇看管景区,每人收费10元。顺着新修的上山石梯路,在热带雨林中逐级而上,路两边是原始森林中常见的树,直到爬完这道坡,进到一处稍平稍宽的树林,看到榕树王简介的石碑,才知道平地中便是这独树成林。</div><div><br></div><div><br></div><div>附榕树王简介石碑的文字:<br></div><div>位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这株榕树树,因其树龄长,气根多,树杆粗壮。树冠覆盖面积之大,被称为榕树王。榕树王树龄已达千年以上,树冠覆盖面积9.2亩,300多枝气根,已入土长成新树干的就有168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树形千姿百态,似虎啸山林,似象吼冲天,更似龙飞凤舞。人们在气根间穿行尤如漫步原始森林,观其形念其象,将有更多的感受与收获,伴你一生平安……</div><div><br></div> <h3>(用自己意象的独树成林,从大榕树东北方看独树成林全景)</h3><h3><br></h3><div>没有看到过独树成林,脑子里也就没有独树成林的样子,只是独树已经深深地刻在心里,成为几十年想象成林的支柱。</div><div>潜意识的独树成林,应该象蘑菇一样:中间一根威武挺立,硕大无比的树干,或者几根强劲刚硬的树干,枝桠纵横,枝繁叶茂地向四面八方延伸,伸展出一片绿叶和林荫。</div><div>即使看到了石碑读了简介,知道这就是一棵大榕树繁衍的独树成林,但是心里却并不承认。</div><div>因为,眼前看到的,明明是一片稀疏的树林。</div><div>因此,转着圈寻找独树成林的证据。</div> (从东方看独树成林)<div><br></div><div>这也是一张全景图,遗憾的是,它并非全景。因为除了航拍,在地上几乎不能拍出这一棵树的全貌。即使你可以退到几百米远的地方,但这“林”却被其它的树档住了。</div><div>这张全景拍到了纵、横的图象,但是却不能拍到上、下的图象(后面,将放一个左右加上下拍摄的小视频)。我没有找到粗壮、硕大、挺拨的主树干,却看到了龙蟠虬结的10根(或者更多)树干。</div><div>据介绍,这株榕树高70余米,因拍此树时还没学会就近拍高大物体的全貌(后面在莫里热带雨林时才学会就近拍大树的全貌),所以拍了树下一个人作参照。</div> <h3>(从北方看独树成林)</h3><h3><br></h3><h3>从这个角度看,榕树分成了几层,加上冬天的太阳偏南,榕树北方的光线较暗,已经很难数清楚它有多少根树干,也看不清楚树干之间的连接。</h3><h3>但站在树林中却可以看见除几株其它种类的树外,所有榕树的树干都是相互连接的。</h3><h3>图中最左边的第二棵树的最上方是与大榕树伸来的枝干连在一起的;图中最右边的第二棵树的上方也是与大榕树伸来的枝干连在一起的。</h3><div><br></div> <h3>(从西方看独树成林)</h3><h3><br></h3><h3>从这个角度可以数出来有十多根树干,而且很清楚的看到这些树干都是连在一起的。</h3> <h3>(从南方看独树成林)</h3><h3><br></h3><div>因为光线好,从这个角度看得非常清楚,可以数出20多根树干,这些树干也都是连在一起的。</div> <h3>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地绕着大树走了圈又一圈,看到了数不清的树干,也看到了几个树干集群,但主干却遍寻不见。</h3><h3>没有独树,找不到成林的最先那一棵树!</h3><div>独树成林的秘密没找到,却新增了许多疑惑:</div><div>它是由哪一棵树干起源?</div><div>哪一根树干是它的祖先?</div><div>它为什么没有主干?</div><div>主干为什么要隐藏?</div><div>是要用300多枝气根,来掩护主干?</div> <h3>这是比封面稍小的一张图。</h3><h3>我们大约可以数出30多根树干(气根)。</h3><h3>而封面图却可以数出40多根树干(气根)。</h3><h3>围着小树林转了许多圈,我们也没有数清楚它到底由多少棵树(气根)组成,景区石碑的记载是,它一共有300多枝气根,入土长成新树干的有168根。</h3><h3>气根,入土,长成,新树干,气根入土长成新树干!</h3><h3>哦,明白了一一</h3><h3>这片树林的树除一棵外,都是气根,都是由气根入土长成的。</h3><h3>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稀疏的树林会是一棵树变成一一</h3><h3>是气根让独树成林!</h3> <h3>这是远离树干的一条气根!</h3><h3>因为它从极高远的树枝上伸下来,实在是太高太远,即使是对角线地斜着拍也没能拍到它是来自哪根树枝。</h3><h3>因为又实在是太纤弱大细微,用肉眼几乎看不清楚它的身影,因为有人拉着它,我们才勉强看出它在绿树林间的走向。</h3><h3>仔细看,可见握手处是气根的分界,之上是柔弱细小的一条,之下却已经变硬变大变粗壮。</h3><h3>再放大了看,我们能看见握手的地方有至少6条气根,而握手处往下,我们能看清楚气根分成了三股,除开第一根就是一条外,另两根已经又分别有若干条根扎进了大地。</h3><h3>它的旁边,就是离大榕树主干最远的一支粗壮的气根,粗壮的气根就是这支细微气根的未来。</h3> <h3>这是几组(或多条)气根,它们正是大榕树独树成林的秘密:</h3><div>一棵榕树会从树干和树枝上生长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呼吸,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能扎进脚下的土地里吸收营养,更重要的是能坚强地支撑头顶的树干树桠树枝,让这树枝长得更强更壮,延伸得更高更远,让树枝生长出更多气根更多枝桠……使这棵树生生不息,绵绵不绝!</div> <h3>这一根巨大的树枝则正好相反。<br></h3><h3>这是一根断掉的树枝,因为没有找到一个人作参照,因此显示不出大来,其实它的直径有一人高,有一米多!</h3><h3>也许是它长得太大太重,也许是它的气根太少太小(也许它根本就没长气根),也许是那阵狂风正好刮到了它。</h3><h3>也许它太贪吃,只顾自己无限膨胀,而又不愿意生长出气根来支撑群体发展,把旁边枝桠的营养都抢走了,所以大榕树只好断士断腕地将自私的这一枝放弃。</h3><h3><br></h3><h3>为展示独树成林的全貌,我在最后发了一个小视频一一</h3> <h3>这是一段从大榕树东方拍摄的独树成林小视频,基本上可以看出这棵榕树的大和全貌。</h3><h3><br></h3><h3>独树成林的启示:</h3><h3>凡人微不足道,但置身于一个阳光的群体之中,他也将成为巨人;伟人呼风唤雨,若为所欲为地凌驾于群体之上,则终将轰然倒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