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段保国教授山水画作品在保利拍卖17.25万

抱琴堂书画

<h3>刚刚,我的老同学,石河子大学教授段保国老兄一幅小四尺山水画作品在保利拍卖会拍出17.25万。</h3><h3>段保国老师的山水大作《圣山云梦》于2017年12月18日被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以172500元竞拍成功!这幅画笔墨浑厚、气势宏阔、气韵灵动,一窥便知其功力之深厚。让我们为段老师的成功表示祝贺!同时也要向榜样学习,继续努力!</h3> <h3>段保国教授</h3> <h3><br></h3><div>  姓 名:段保国 </div><div><br></div><div>  性别:男 </div><div><br></div><div>  出生:1959年</div><div><br></div><div>  曾用名:吐尔逊 </div><div><br></div><div>  民族:维吾尔族 </div><div><br></div><div>  职 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div><div><br></div><div> 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高级访问学者;</div><div><br></div><div>  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div><div><br></div><div>  自治区学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div><div><br></div><div>  石河子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div><div><br></div><div> 石河子大学美术家协会主席;</div><div> </div><div> 北京翰林书画院签约画家……</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h3>夜色染就段家山……</h3><h3>石河子大学教授段保国的天山山水</h3><h3> </h3><div> 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 王旗文</div><div><br></div><div>和保国先生交往是在前年进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学习开始的。由于国家画院教室及住宿条件所限,我们同学们都租住在校外,相互之间离的颇远,故而除了每周一次上课时能够见面聚首,其它时间各自为战,猫在屋子里勤奋耕耘,临画习字,读书创作,彼此间交流甚少。偶而聚餐,也只是泛泛的谈论些其他事,印象深刻的倒是保国先生豪爽善饮,直率真诚。因为我也是个讲感情的人,所以惺惺相惜,慢慢地和他接触交往多了起来。对他的认识和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div><div>保国先生出生在新疆,一半维族血统。从小当放牛娃,爱画画。后来在生产建设兵团当干事,因为画的好,被送到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师从版画大师赵延年先生。浙美期间,他勤奋好学,深得赵先生喜爱,得其真传。回到新疆后被调到奎屯师范教书,期间他的版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大展并获奖,并加入中国美协。因成绩显著被调入石河子大学任教授并任艺术系主任,兼任新疆建设兵团美协副主席。随着年龄增长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认识,深入研究,他对传统山水画艺术产生了兴趣,山水画里那精妙的笔墨,宏大的境界,诗意的表现使他着迷,因此毅然决然辞去领导职务,进京入龙门,从新起步,甘当小学生,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div><div>在我们班上,他年龄最长,职称最高,职务最高,又是中美协会员,但就他最谦逊,最勤奋,每次上课总见他抱一大卷临摹作品,很真诚地向龙老及其他老师求教,问的非常细致深刻。并且还向我们同学们请教,不耻下问。他总说他是版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知道的少,山水画基础差,入道太晚,要付出比别人数倍的努力方可。因此他在京一住一年,春节都不回家。每天早起晚睡,临习传统,一年来六尺大幅画了不下三十张,四尺几十张,其间还要练书法,读经典书籍,真不知他哪里来那么大的精力!他双侧股骨头坏死置换过,椎间盘突出,这期间要忍受巨大的病痛折磨,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呢!</div><div>因此,一年里他取得了跳跃式的进步,并被龙瑞先生录取为国家画院的访问学者。</div><div><br></div><div><br></div> <h3>访学这一年,他在龙先生的指导下,更加深入细致的对传统山水画经典作品进行了研究、临摹,对传统文化典籍也系统学习、研读,对书法也下了很深的功夫。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以来渐次式微衰落,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出现很多流派,但和传统文脉传绪渐行渐远。所以黄賓虹先生这样一个积传统大成者才几十年不能被世人所识。近十年来,龙瑞先生登高振臂,一呼百应,提出了"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艺术主张,号召深入传统,挖掘传统宝库,正中国文化之本,寻当代文化之源,主张贴近传统文化之筋脉,理清中国山水画之本质精神为气韵,为笔墨,为品味,为境界,尚意而不尚形,讲究在程式化语言的理法传承中发展个性。山水画自宋代以后成为画坛主流,是因为山水画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天人合一哲学精神的最好载体。龙先生说:时下许多中国画家,走的是一条西方式的习画之路,在创作中笔墨成了明暗、光影、质感的一部分,中国画笔墨意义和笔墨语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当代许多画家而言,他们出生后已经处在中西绘画观念与手法混乱不堪的环境中,所以学习中国画首先在观念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把错误观念转换过来,努力还中国画之本来面目,唯有如此,中国画才能走向正确的发展之路。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我们借鉴西方绘画显得太过随意,最终导致中国画原有造型手法受到损害和遮蔽,进而形成了一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造型手法和创作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画法,表面看来和传统造型手法沒什么差别,但在本质上和中国画造型相去甚远。他们画出来的形象也很生动,但就是没有中国画的笔墨味道。而中国画一旦没有了笔墨味道,也就沒意义了。保国先生真正认识到了龙门山水画理念乃是画道正脉,才有这两年的深入探研,虽然由版画家入门山水,理法相左,从观念到技法,从思维方式到 表现方式,从观察方法到境界意境,都有根本不同,转型艰苦,困难重重。但他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坚持下来了。他常说:我深深的知道,昨天己经过去,三人行必有我师,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抬头,所谓教授等等都是衬衣的商标,我恨小時侯没有好好读书,但是革命不分先后,知耻而后勇,亡羊可以补牢,笨鸟可以先飞,乌龟与兔子各有其长,也有其短,所以没有必要去显摆,什么是信念,先相信再天天念,我知道马戏团的狗熊也能骑自行车,笨人要么学不会,要么学会巩固一生,要做一名放下执着的执着人,为什么,不为什么,只是恒以为乐罢了。因此,在经过导师龙瑞先生两年的近乎魔鬼式的训练后,他的画取得了质的变化和飞跃。看他的画,用笔以篆书笔法入画,不急不燥,不激不厉,中锋写出,笔笔含情,沉雄质朴;用墨厚重,层层积染,直入王蒙《青卞隐居图》和龚贤《千岩万壑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堂奥,厚而不死,重而不僵,活脱通透;构图用宋人画法,善用满构图,结构宏大,丰富而不擁塞,结实而又灵动,山石树木布置得体,平中见奇,空间留白独出机轴,自然随性,画面雄伟壮丽,毫无小家之气,尽显其北疆雪山大漠之雄强魂魄, 已经形成了自己拙朴厚重、蒼茫雄浑的山水画风貌。</h3><div>保国先生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完成从版画家到山水画家的转变,并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赢得了导师龙瑞先生认可和肯定,得到了同道好友的尊重!其必定会在天山山水画创作中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一条新路,其实他已经走出一条新路了。余去年和保国兄一起去崂山写生时,曾用‘夜色染就段家山’以代表他的山水画新风,并赋诗一首以贺之!</div> <h3>诗云:</h3><h3> 刀笔人生不畏难,霜雪两鬓月光寒。幼牧牛羊天山下,保家为国入兵团。屯垦戍边塞外地,开疆建城戈壁滩。心中有梦丹青事,刻木雕板名画坛。教书育人效石大,桃李遍布心乃欢。忽然一切全放下,京华求学进龙班。俯首甘为小学生,文脉正宗得心传。起手宋元步正道,浸淫黄鹤写林峦。两年废纸三千过,一室汗水起波澜。传统深习复造化,出疆万里天地宽。皖南胶东次第去,一笔一墨证自然。以书入画篆籀气,中锋厚重慰可观。春夏秋冬皆可画,风晴雨露墨色渲。崂山晚来论画技,忽然对景竟忘言。如行夜山宾老语,一朝悟出别有天。黑墨团团浑沌沌,浑沌墨团有坤乾。快慢疾徐醒且醉,干湿浓淡畅而酣。华滋浑厚墨乱点,大乱大整史无前。天公必不负痴人,真情生命蕴其间。不信今人不如古,夜色染就段家山 。</h3> <h3>又一首:</h3><div>保国先生出北疆,大漠戈壁胆魄强。幼牧牛羊天山下,及长绘事兵团响。杭州雕版学延年,大师把手传真章。刀耕不辍三十载,赢得声名天下扬。教授桃李石河子,岁月染成两鬓霜。忽然一朝全放下,身外之物暂雪藏。万里求师进京城,投身龙门山水乡。正本清源证大道,贴近文脉研倪黄。元人明季清四王,芥子园里再寻芳。一笔一墨始起步,一树一石入门墙。废纸两年三千有,大作百余积书房。俯首甘作小学生,夜半弄墨室有光。深入自然体画理,以古为师滋味长。渐入佳境出新意,版画如今得蒙养。我观此卷境宏阔,厚重朴拙又苍茫。我信龙老如是看,宾翁重生亦此想。此卷既成必传世,我愿段兄鹰飞 翔。</div><div><br></div> <h3>山欲动,水愈静,流云过,牧牛还,树葱茏。笔如龙,墨色明,心潮高,意境灵。雪山高,西疆风,纸上舞,满腔情。赞千回,保国兄,脱胎骨,显真性!</h3> <h3>丁酉九九重阳节,余游罢南疆,往石河子大学会吾挚友段教授保国兄,列车时长,思乡倍切,然佳节会友,把酒论道,不亦佳话耶!乃作:</h3><div><br></div><div>大漠戈壁赏胡杨,秋风染金已重阳。</div><div>塔河流银映天山,诗思漫随丝路长。</div><div>登高回望中州远,仰天一啸尘沙扬。</div><div>幸有石河吾兄在,佳节把酒话衷肠。</div><div><br></div> <h3>祝保国兄领军形成天山画派,画史留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