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并非神话</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 自然拼读法助力于拼读</span></h3><h3>孩子学习自然拼读法之后,能通过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规则,对书面的单词进行解码(decode),即把书面的字母或字母组合(grapheme)转化成单个因素(phoneme),然后再把单个因素组合起来拼读(blend)出这个单词。比如,孩子看到单词beach, 头脑中就利用已经掌握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规则对单词进行快速切分、解码,把beach转化成三个单独的因素/b/ /`e/ /ch/,然后再把三个因素连在一起拼读出来,/b/-/`e/-/ch/→/beach/。</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自然拼读法助力于拼写</span></h3><h3>孩子学习自然拼读法以后,能把听到的单词切分(segment)成几个单独的因素(phoneme), 再通过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规则进行编码(encode),即把单独的音素转化成对应的字母或字母组合(grapheme),然后拼写(spell)出来。比如,孩子听到单词clap,头脑中首先对其进行音素切分/k/ /l/-/a/-/p/,然后利用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规则,进行从音到形的编码,即/k/ /l/-cl,/a/-a,/p/-p,这样就顺利地拼写出clap。</h3> <h3>从切分与组合、解码与编码这一来一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要做到"看词能读,听音能写",关键是要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关系。掌握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关系,也就掌握了自然拼读的核心内容。拼读和拼写需要共同的自然拼读基础,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拼写能力的发展一般在拼读能力之后,拼写能力好的孩子,拼读能力一般也很好。</h3><h3><br /></h3><h3>自然拼读的技能让孩子不必再用不科学的方式-按顺序念字母名来记单词,而是听到单词就基本能拼出来,比如,孩子听到teacher这个单词的时候,可能会写成teechor,这时候,家长不仅不用担心,反而应该高兴,因为孩子已经会按照拼读规律拼写单词了,而且已经把这个单词拼写得八九不离十了。家长只需要让孩子稍费脑力记住,在这个单词里不是ee而是ea,不是or而是er就可以了。这比死记硬背字母名t-e-a-c-h-e-r要省事多了。学过自然拼读的孩子,阅读时遇到生词很容易自主读出来,词汇积累速度与阅读速度明显提高,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自然拼读是独立阅读的敲门砖</span></h3><h3><br /></h3><h3>自然拼读帮助孩子获得将字母或字母组合音与形对应的能力,从而可以对陌生单词进行解码和拼读。当孩子经过反复练习,能瞬间识别单词时,就从连音成词逐渐过渡到连词成句,再到连词成句成篇,也就掌握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伴随着大量的拼读实践,孩子的阅读流畅度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可以把更多的脑力放在对上下文的理解上,提高阅读理解力。</h3><h3><br /></h3><h3>自然拼读不仅助力于单词识别,更是独立阅读的敲门砖。从磨耳朵听辨音到超强的阅读能力,自然拼读架起了从"听说"到"读写"的桥梁。研究显示,80%以上的英语单词符合自然拼读规则。儿童英语读物中,大部分单词是符合自然拼读规则的可解码单词。</h3><h3><br /></h3><h3>在英美国家,自然拼读贯穿于K级别(学前班)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从K级别到三年级,孩子在四年的时间里,大部分的学习生活围绕着因素意识,自然拼读和以自然拼读知识为基础的阅读启蒙开展。目前,国际上公认,自然拼读法是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快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拼读法不仅适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也适用于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孩子。</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