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八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长工作安排会议暨组长培训会

归心似箭

<h3>  9月7日上午,教研室召开了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安排。</h3> <h3>  首先,副校长张德智讲话,宣布了本学期的各个教研组组长的变更情况,及分组的变更。</h3> <h3>  接着教研室主任刘淑红对组长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方面的强调和要求。</h3><h3> 具体工作中,明确要求:各组应有一个本组的活动记录本,作好记录;组长要完成听评课任务,同时组织好听评课及各种教研活动。</h3><h3> 集体教研活动包括:教师出题、听课反馈、外出教研、集体教研、网络教研及晒课微课、学案安排和上交、论文发表、各种临时状况安排、局里在我校进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安排,及时配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h3> <h1><b>介休八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b></h1><h3> 一、指导思想</h3><h3> 我校将继续坚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教学教研为支撑,立足我校实际,以解决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宗旨,推动我校各校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为了更好地落实XX区教育局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校初中教育整体发展,均衡发展,根据抓教研促教学,抓教研上水平的内在要求,我校教研工作以新课程为导向,以科研为先导,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平台,不断提高我校教研管理水平和教研质量,引导教师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提升我校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区初中教学作出应有贡献。</h3><h3> 二、具体工作目标</h3><h3> 1、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h3><h3> 学校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地生、体音美地方综合六个教研组,各教研组长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能手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能手总结。</h3><h3> 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h3><h3> (1)教科室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指导安排教研工作并检查教研组长学期末汇报的有关材料。</h3><h3> (2)教研组定期安排集体教研,定时定点。活动内容要详细记录,并于学期末将活动记录上交教研室</h3><h3> 3、集体教研活动。</h3><h3> 1)具体要求:教研组每周开展1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每学期共12次。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教学反思、听课评课等集体教研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习。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教研组长根据要求完成10次具体细致的教研活动记录。(人数,人名,时间,地点,主题,具体过程记录)。</h3><h3> 2)具体内容</h3><h3> 深入学习课改,充分认真的落实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自己的实践体现在业务学习中,做好充分的学习笔记(每次1000字左右);</h3><h3> 根据课改的要求,各班要进行课堂模式的整合。每个班要有合作学习小组,每个组有分组学习记录,学期末上交教研室相关材料。</h3><h3> 每学期2-4次校长论坛的学习(每次1000字左右)</h3><h3> 通教材,通大纲,七八年级同年级同学科出试卷2次,结合教导处第二周开始的九年级周周清的周考安排(教师所出的题,收回存档,同时年级各班进使用所出试题进行小测试,并有试卷的分析反思),</h3><h3>根据语言文字的要求,教师需要完成读书计划和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每月1篇。三笔字基本功(钢笔字和粉笔字,毛笔字)至少1次(成果收起存档);</h3><h3> 网络教研2次,教研组长安排并做好活动记录。</h3><h3> 安排和督促每个老师的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上传一课一优师的任务,组长负责督促和安排互帮互助,教研室及时统计和通报。</h3><h3> 4、听课评课</h3><h3> 1)介休八中骨干教师引领课及青年教师公开教学课</h3><h3>范围:45周岁以下教师</h3><h3>时间:9.18--10.27,每周二至周五,上午第二、三节课和下午第六节课。</h3><h3>具体安排见附件1,讲课教师自行调课。</h3><h3> 2)盟区教研活动</h3><h3>活动地点:介休八中</h3><h3>具体安排:9.20数学学科,&nbsp;</h3><h3>第一节讲课教师:绵山中学教师162班</h3><h3> 第二节讲课教师:八中邢娟158班</h3><h3> 9.29历史学科,</h3><h3> 第一节讲课教师:义棠一中教师165班</h3><h3> 第二节讲课教师:八中张建国163班</h3><h3> 10.20生物学科,</h3><h3>第一节讲课教师:连福二中教师172班班</h3><h3>第二节讲课教师:八中韩雪171班</h3><h3>第三节课评课地点:多功能教室</h3><h3> 3)听课评课要求</h3><h3> 每次教研活动相关学科教师提前调整好课,不要缺席,按时签到,听课和签退。教研组长负责,一定要做好活动记录和教师到位的记录和反馈;组长的活动记录一定要详尽而清晰;</h3><h3> 评课要求:每个教师要对讲课教师的课堂处理和教学思路提出赞赏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组长要把每个教师的讲课之后的评课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以备教育局的检查。</h3><h3> 活动中,不要随意进出,不要交谈,保证活动秩序和纪律。</h3><h3> 5、课题研究</h3><h3> 1)基本信息</h3><h3>我校已经申报了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16.7-2018.6,课题负责人:赵屏,参与教师有:刘淑红、张德智、乔海荣、张雄、云海霞、温芬萍、吕金萍、王惠灵、刘鹏琴、秦婵、赵俊萍、李平、孙如敏、温建华、穆翠萍、张孝清、周海峰、王林梅、刘艳琼、张爱萍、张蕊霞、马爱萍。</h3><h3> 2)研究目标:</h3><h3> 通过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策略的研究,以课题研究成果或规范来改变学科教学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通过对课题研究,总结和形成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手段、方法等。其研究成果能成为学校学科教学成功的应用范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理论,使学校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应用中更加有成效,少走弯路,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实现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h3><h3> 3)研究内容:</h3><h3>1.课堂教学中情景设置的有效性研究</h3><h3>2.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h3><h3>3.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效性关系的研究</h3><h3> 4)实施步骤</h3><h3>1、准备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0月):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h3><h3>2、分析阶段(2016年11月——2018年7月):</h3><h3>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同时,建立课题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课题领导组、学科研究组,教师全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基本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子课题组,子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的要求进行学科化和具体化,提出各学科子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开展学科或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建立课题研究学科组,落实各成员研究任务,开设研究课、观摩课、积累课案、课件及相关资料,汇报研究的阶段性工作及成果</h3><h3>3、结题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教学实践基本是建立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同时,将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h3><h3>5)结题材料</h3><h3>课题组成员需要准备的材料有:</h3><h3>阶段性计划、总结</h3><h3>课题成果过程材料:教学设计、学案、论文、调查问卷等</h3><h3>各级各类获奖证书</h3><h3>影像资料</h3><h3> 教研室负责及时收集以上所有教研活动的过程材料,按照教育科技局的检查要求,并与学期末进行汇总,在老师们的教研考核中体现</h3><h3> 2017.9</h3><h3><br /></h3> <h3>  教研考核办法:采取以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检查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考核标准,由教研室对每个教师每个学期的教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h3><h3> 考核原则:数字说话,及时公开。</h3><h3> 考核内容:</h3><h3> 一)计划,总结(个人教研计划总结,能手计划总结,组长计划总结);</h3><h3> 二)出勤(各种教研活动的签到);</h3><h3> 三)教研任务(学习笔记,听课笔记,三笔字,读书心得,微课,网络教研等);</h3><h3> 四)公开课(校内全员讲课及听评课,校外的赛讲和讲座等);</h3><h3> 五)获奖情况(赛讲或论文获奖,论文的发表等);</h3><h3> 六)科研课题(承担市级,校级的课题任务及完成情况)。</h3><h3><br></h3> <h3>  教研室主任马凤莲对本学期的工作作了预安排,具体到每个月要进行哪些工作,并进行了一览式解释和说明,同时说明了对组长的具体要求。</h3> <h3>  张孝清对本学期的公开课情况及盟区活动安排,老师们外出教研等活动作了说明和要求。</h3> <h3>  赵屏对课题和活动安排、集体教研等活动材料等上交环节进行了说明和要求。</h3> <h3>  工会陈丽萍主席安排教职工联谊会有关事宜,以教研组为单位上报演出节目,形式多样,歌曲、舞蹈、朗诵等都可以。</h3> <h3>  张校长讲话,对介休八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办法试行做了说明。</h3><h3> 1、每位学生建立错题本和好题本</h3><h3> ①要求每科都必须准备,教研室、教师组长,教学领导抽查,直接入班收学生错题本:建“错题本”就像记课堂笔记,要从小开始(现在)日久天长养成习惯,为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节约时间。因为它归纳集中,便于存放,简洁明朗,容易梳理。而且在抄写整理错题的同时,加强了记忆和加深了印象。还能帮助学生客服粗心大意的毛病。</h3><h3> ②使用</h3><h3> (1)分门别类地把平时练习或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h3><h3> (2)分析出错误的原因,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方法错误、知识错误、运算错误;</h3><h3> (3)把做错的原题在错题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并把原来错误的解答清晰地摘要在错题本上,并在下面留有一块空白;</h3><h3> (4) 纠错:老师讲解时,用红笔在原题下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最后按正确思路做题;</h3><h3> (5) 定期归类、整理。以一月为一个时间段把解题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归类、整理,合成知识型错误、思维方法型错误、运算错误等几部分。(好处是:再复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可加深理解,牢固掌握)</h3><h3> 好题本</h3><h3> 记一些非常典型、考察知识全面、解法灵活的优秀习题(老师重点例题)</h3><h3> 2、计划管理</h3><h3> 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长远目标(学校、分数),并依据目标结合学生个人的实际,细化为短期安排(月),随后制定日常作息时间表。</h3><h3> 3、 复习</h3><h3> 课后复习时要做到五件事</h3><h3> (1)想:尝试回想当时上课的内容。(如:今天老师讲了几个问题?有哪些弄懂了、哪些不懂?哪些不完全懂?)</h3><h3> (2)看:看课本,看笔记,看勾画出的重点和记录、提示,来回忆起关键内容。</h3><h3> (3)写:笔记除了上课记录外,还应该在平时不断的“加工”,写出重点、体会、易错点、易混淆知识点,补充书之外的讲课中的不足。</h3><h3> (4)说:把重点知识学会,要自己能用知识语言复述出来。</h3><h3> 4、作业</h3><h3> 作业要做到:</h3><h3> (1)不计时不做作业,不复习不做作业。</h3><h3> (2)在作业中,遇到难题不解时,要先放过该题,先做其他题,空时在攻克(换思路,再复习,或请教别人)。</h3><h3> (3)做完作业后,学生要自查(查完成数量,是否正确)</h3><h3> (4)独立完成,忌抄袭。</h3><h3> 5、预习</h3><h3> 好的预习因该是按课表或教师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在自己的上列出这节课的知识点,写出自己不明的、模糊的、有障碍的地方,这也是第二天听讲的重点。</h3><h3> 因为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坚持每天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去预习。</h3><h3> 怎么样就算预习好呢?要练习,把课后的练习题做一做,做到看懂所有新内容全体的80%的练习题</h3><h3> 6、 听课</h3><h3> 要以看促听,以思促听。要做到: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看课本,看老师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映)。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做笔记:抓重点,适当的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考)。带着上课前预习时发现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去听。</h3><h3> 7、考试结束后:试卷发下来后学生要做三件事</h3><h3> (1)、要“马上写”。 把错题重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答案(包括过程)。</h3><h3> (2)、要“及时析”。 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包括哪些题目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错题归类,找准原因:看是对教材中的关系、原理理解有误,或不深、不透,还是解题思路技巧未掌握,不能灵活运用,或是心理 。分析后,要找原因,再复习,训练,克服。</h3><h3> (3)、要“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积累保存。积累多了后可装订成册。多翻阅复习,以巩固知识,加强理解,掌握规律,培养能力。</h3><h3><br></h3>

教研

教研组

教师

课题

教学

活动

错题

评课

我校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