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黑土地(二)

木子

<h3>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十四连</h3><h3>老照片纪念册</h3><h3>集体照友谊篇</h3><h3>主编:李艳杰 </h3><h3>编委:胡宝林 张平 朱赢 芦秀萍 周慧彩</h3><h3> 王晓红</h3><h3>校对:么春玲</h3><h3>审核:胡宝林 么春玲 张平</h3><h3>照片及名字由十四连战友提供</h3><h3> 感谢十四连全体战友的大力支持</h3><h3> </h3><h3>十四连文艺宣传队<br></h3><h3> 据冯平介绍:这个造型是当年排京剧《沙家浜》养伤片段十八棵青松的集体造型。在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年代,连队的文艺宣传队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树立了连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并且这支宣传队还经常活跃在师团参加演出,受到了师团部领导的好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h3><h3> 这张照片被北大荒某网站和刊物收录。前排左起:杨绥萍、许淑琴、何贤荣、蒋晓玉、王淑清、姚苗云。后排左起:冯平、高军、张宝军、何志勇、邹建平、丁金华、黄鸿庆、胡志勇、王敬杰。由于拍摄时刘云霞、张德海、姚惠君等战友不在连队,所以未能留下他们的身影。</h3><h3><br></h3> <h3>男生排 <br></h3><h3> 男生排挑起了连队建设的大樑,无论是伐木、盖房、收割、交通运输等累活苦活,他们都首当其冲,从不退缩,他们为连队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br></h3><h3>第一排左起:田立根、李振成、冯平、</h3><h3>祁振刚、沈如杰、王瞿生、王小齐。<br></h3><h3>第二排左起:方大为、向辛卯、王德润、杨连成、胡宝林、柏安国、马学文、李滨成。</h3><h3>第三排左起:王佐珍、曹枫、石玉华、</h3><h3>杨绥萍、么春玲、褚毓华、王芳、徐桂清、</h3><h3>刘利。</h3><h3> 这是参加建连的大部分人员,在情系黑土地(一)已有介绍。</h3><h3> </h3><h3><br></h3><h3><br></h3> <h3>后排左起:<br></h3><div>金人和、朱瑞生、杨国民、邹建平、吳耀辉、陈伟庆、章树强。</div><div>前排左起:</div><div>仝太忠、王樑雄、蒋铭庆、叶锡康、刘培基。</div> <h3>后排左起:周连元、王樑雄、李振成、</h3><div>姜小卿。</div><div>前排左起:韩亚乔、刘培基、肖卫基、</div><div>王小齐。</div> <h3>前排左起:</h3><h3>马学文 、李建、刘书元、卢建国、 王子水。</h3><h3>后排左起:</h3><h3>梁立俊、 向辛卯 、贾大庆、许靖、韩作民。</h3> <h3>后左起:向辛卯、卢建国、 刘书元 、王子水</h3><h3>、李建、马学文。</h3><h3>前左起:梁利俊、贾大庆、许靖、韩作民。</h3> <h3>前排左起:张宝森 、施广益、李汝勤。</h3><div>后排左起:李义、 黄啟、刘胜利、王俊荣。</div> <h3>第一排左起:</h3><h3>沃德友、 胡宝林、 马学文、王瞿生。</h3><h3>第二排左起:</h3><h3>赵荣学、 宋新伟、王子水、陈勇。</h3> <h3>女生排</h3><h3> 四排、五排也不甘落后,锄地,拔草,从十几里地往回背草,农田鞋破了一双又一双;在扛杆的路上,汗流浃背,别人扛一根,杨绥萍扛2根,肩上磨起了水泡,也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记得我们排在麦场干活时,和男生一样,几个女大力士能背起近200斤的麻袋,真是令人惊叹啊!从一个个没干过重活的女学生到上跳板,把一袋袋晒好的小麦装进仓库里,是多么大的一个变化啊。我们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里,经受了锻炼和考验。<br></h3><h3>四排</h3><h3>后排左:彭翠娟、 刘芳 、张燕萍 、 田桂兰、蒋晓玉 、火爱琳 、寿国妹。</h3><h3>第二排左:宛淑兰 、潘美荣 、李艳杰、 魏军 、高军。</h3><h3>前排左:吴骧、 裴春香 、周慧彩、 周秀兰、 王晓红。</h3><h3> </h3> <h3>四排</h3><h3>第一排左起:裴福峥、 陈慧芳 、曹枫 、田桂兰 、曹秀琴 、苗淑珍、 付桂珍。</h3><div>第二排左起:么春玲、 石玉华 、王永香、</div><div> 陈秀珍 、 柳晓云、 边翠芬、 孙占清 、</div><div>潘美荣 、刘芳。</div><div>第三排左起:周慧彩、 蒋晓玉、 李玉兰 、</div><div>朱龙琴 、彭翠娟 、周素英、 张燕萍、 何秋芳、 周秀兰、 于国荣。</div> <h3>四排江边照</h3><h3>左起一排:林曦、曹秀琴、魏军、曹枫、</h3><h3>寿国妹。</h3><h3>左起二排:宛淑兰、陈秀珍、柳晓云、</h3><h3>李艳杰、刘书菊 、 高军。</h3><h3>左起三排:于国荣、常桂霞、刘芳、火爱琳</h3><h3>、张燕萍、何秋芳、吳骧、周慧彩。</h3> <h3>五排</h3><h3>后排左起:姚苗云 薄美霞 夏秀英 刘利 欧阳英 童玉珍 朱佩芳 杭琳琳 陶美娟 安春英 宋艳</h3><div>中排左起:杨绥萍 张玉琴 田玉琴 胡新娥 </div><div>佟林艳 芦瑞琪 李桂茹 邓振娣</div><div>前排左起:管菲 杨静 徐桂清 何贤荣 张静珍 薛兆慧 宛淑兰 钱惠英</div> <h3>五排</h3><h3>前排左起;欧阳英、管菲、杨静、徐桂清、何贤荣、宋惠中、王决芬、姚苗云。</h3><div>第二排左起:杨绥萍、许淑琴、田益琴、褚毓华、杜红妹、安春英、都继红、宋艳。</div><div>第三排左起:曹秀琴、王淑清、夏秀英、钱惠英、朱佩芳、陈秀荣、童玉珍、杭琳琳、陶美娟。</div><div>最后排左起:李桂茹、薛兆惠、胡新娥、张静珍、佟林艳、邓振娣、王捷凤。</div> <h3>后排左起:吴骧、马帼英 、王捷凤 、</h3><h3> 宋慧中、 刘淑梅。</h3><h3>前排左起:火爱琳、 魏囡妮、 杜红妹、</h3><h3> 寿国妹。</h3> <h3>前排左起:</h3><h3>么春玲、杨兴家 ? 沃德友等。</h3><h3>后排左起:</h3><h3>张亚琴、高军、张静珍、张玉琴、陈玉华。</h3><h3><br></h3> <h3>炊事班</h3><div> 民以食为天,伙食是连队重中之重的大事。 别看炊事班都是小青年,换了一茬又一茬,无论是哪一茬人做起饭来都不含糊,他们起早贪黑,一日三餐不辞辛劳,全心全意的为战友们服务。尤其是上海知青魏中朝、陈玉珏、宋富国变着花样给战友们做饭菜,蒸馒头,做花卷、烙饼,炒菜。</div><div> 至今我还记得魏中朝当班长时蒸的馒头非常好吃,在饥肠辘辘的时候,能吃到自己种的小麦磨成的白面再蒸出的馒头,的确是一件很幸福和满足的事;没有肉时,陈玉珏炒菜先用油炸面片代替猪肉,然后再炒芸豆,你别说还真好吃;宋富国用杠子压面,面部流着汗水的样子至今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在劳动强度大条件又艰苦的情况下,基本保证了战友们的身体生长发育和营养的需要,度过了那个艰苦的年代。</div><div> 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上海知青杨国民,他幽默诙谐,性格开朗,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他都要挑数十桶水,冬天水井有厚厚的冰,稍不留神就有滑到井里的危险,他从无怨言。生龙活虎身体健康的他,不到20岁就被突发疾病夺去了生命,虽然他离开我们快50年了,每当想起他父母来连队送别他的情景,仍然是痛心不已,我们永远怀念那些长眠在黑土地下的战友们。</div><h3><br></h3><h3>炊事班全体<br></h3><h3>前排左起:王芳、韦彦明、魏军 、李艳杰、</h3><h3> 林萍。</h3><h3>后排左起:陈玉珏、宋富国、杨国民、</h3><h3>郁舜华、朱瑞生、汤中佳。</h3><h3> </h3> <h3>菜班</h3><h3> 记得第一年刚建点时,很多战友因为无油无菜吃,患了营养不良、夜盲症。连队领导果断决定自己种菜,要自给自足。<br></h3><div> 在老职工吴文光的带领下,教会了知青们种菜。黑龙江土地肥沃,再加上吴文光的种菜技术,在1970年的夏天,建连才1年多的时间里就做到了自给自足,解决了全连的吃菜问题,由第一年的无菜吃到满足了春夏秋冬蔬菜的供应,逐步改善了连队的伙食,保证了战友们生存和营养的需求。</div><div> 看到这些照片想到当时连队西瓜、土豆、豆角、西红柿、茄子丰收时大家喜悦的心情,下工后我们去挖土豆回宿舍里烤着吃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能吃上优质的绿色蔬菜,老职工吴文光是功不可没的。</div><h3><br></h3><h3>菜班全体</h3><h3>后排左起:于秀芳、周秀兰、李玉兰、王永香</h3><h3>田桂兰。</h3><h3>前排左起:周素英、马帼英、潘美荣。</h3><h3> </h3> <h3>猪号班</h3><h3> 据猪号班芦秀萍介绍:连队养猪第一人是徐桂清,70年底正式成立猪号班。养猪最多的时候有80-90头。当时老职工朱兴亮作为技术指导带领猪号班不辞辛劳精心的饲养,为了提高猪的生存率,把要生产的母猪赶到宿舍里,在地上的角落里铺上草在那里生产,生下来的小猪放到炕上和她们一起睡在一铺炕上;每到半夜睡的正香的时候她们都要起夜去哄猪排尿便,以免睡在湿草地上得皮肤病。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必须杀猪,农忙时更要杀猪改善生活。每年大约要杀十几头猪吧。<br></h3><div> 连队由原来的无猪肉吃到能在餐桌上见到猪肉,应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飞跃。猪号班用她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战友们的健康体魄,她们虽苦尤荣。</div><h3>猪号班(原班)</h3><h3>后排左起:金荷英、朱龙琴、张雅琴、付桂珍 黄佩君 。<br></h3><h3>前排左起:孙占清、王基建、王增兰、芦秀萍 </h3><h3>王秋和。</h3><h3> </h3> <h3>与十六连合并后的猪号班<br></h3><h3>前排左起:孟丽华、王基建 、王增兰、</h3><h3> 芦秀萍、乔月珍。</h3><div>后排左起:张雅琴、施炳英、 周文娟、 陈玉华 王秋和。</div> <h3>牧羊班 </h3><h3> 牧羊班冬天冒着严寒,夏天顶着酷暑烈日去放牧,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羊膘肥体壮。<br></h3><div><br></div><h3>牧羊班全体<br></h3><h3>后排:吴宝华 、胡士瑾 、姜明芝、 赵华。</h3><h3>前排:施炳英、周文娟 、 王石戎。</h3><h3> </h3><h3><br></h3> <h3>机务排</h3><h3> 机务排承担着连队的开荒、犁地,收割、运送物品和粮食等重任,不仅需要技术过硬,还要吃苦耐劳,不论寒冬酷暑都要工作在拖拉机上。<br></h3><h3><br></h3><h3>前排左起:齐俊芳、张震秋、马金山、吴双全;中排左起:王滨华、刘巨成、刘德龙、向辛卯;后排左起:陈福平、王俊荣、汤中佳、赵玉林、张连元、李滨成、张平。</h3><h3><br></h3><h3><br></h3> <h3>机务排</h3><h3>后排左起:汤中佳、胡志勇 、沃德友 、</h3><h3>王笃胜、王才。</h3><h3>第二排左起:勾振福、崔善云、张平、玄杰、王景贵</h3><h3>前排左起张振秋,李凤武,崔彦云,吴双权。<br></h3> <h3>木工班</h3><h3> 木工班在老职工闫木匠的带领下,承担着全连盖房、各种木工制作的任务。没有木工,房子盖不起来;没有木工,食堂里就没有桌椅板凳,木工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工种,也是连队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h3><h3><br></h3><h3>后排左起:黄啟 周建设 成京生</h3><h3>前排左起:李可平 周连元</h3> <h3>后排:李振成 许靖 孙连元等</h3><h3>前排:沃德友 马世杰</h3> <h3>前排左起:杨文洁、孙连元、李顺峰、</h3><h3>曲家利。</h3><div>后排左起:勾振福、郭永志、杨连成、</div><div>王梁雄。</div><h3><br></h3> <h3>前排左起:梁立俊、赵玉林、王利元、李健、</h3><h3>孙连元。</h3><h3>后排左起:王俊波、闫德俊、马世杰、曲宝利、张啟贵。</h3> <h3>前左起:高军、曹秀琴、何贤荣、许淑琴 、</h3><h3>孙立华。</h3><h3>后排左起:王淑清、蒋晓玉、曹枫、林曦、</h3><h3> 张燕萍、姚苗云。</h3> <h3>前左起:陈秀珍、 柳晓云、 彭翠娟。</h3><h3>后左起:周慧彩、何秋芳、朱龙琴、于国荣。</h3> <h3>后排左起:常桂霞、宋慧中、高军、葛堪忆 、裴春香。</h3><h3>前排左起:李毅 、马文伏 、陈秀荣。</h3><h3><br></h3> <h3>前排左起:王淑清 、付桂珍 、么春玲 、 林萍 </h3><div>宛淑兰。</div><div>后排左起:单连福、 潘金童、 周火元 、 </div><div>杨会君 、胡志勇。</div> <h3>左起:王子水、张宝军、胡宝林。</h3> <h3>后排左起:魏中朝 王敬杰</h3><h3>前排左起:胡宝林 玄杰</h3><h3><br></h3><h3>1971年放排路过爱辉,在照相馆留影</h3> <h3>前排:杨静 、陶美娟 、 薄美霞、 魏军。</h3><h3>后排:王敬杰 、魏中朝 、何志勇 、</h3><h3>魏中乔、 汤中佳。</h3> <h3>前排左起:付桂珍 、彭翠娟 、于国荣 。</h3><h3> 后排左起:寿国妹、杜红妹 、马文伏。</h3><h3><br></h3> <h3>后排左起:邓新友 李国友 贾德祥 </h3><div>前排左起:李德禄 吴锦华</div> <h3>上图左起:程省文 邹建平</h3><h3>下图左起:单连福 潘金童 李国友</h3> <h3>后排:王亚珠、 徐桂清 。</h3><h3>前排:王佐珍、 么春玲 、 刘利。</h3> <h3>后排左起:胡志勇 、王敬杰 、何志勇、 魏中朝 、魏中乔、汤中佳。</h3><h3>前排左起:陶美娟、杨静 、魏军、薄美霞。</h3> <h3>左起:朱瑞生、叶锡康、吳耀辉、王樑雄、</h3><h3>邹建平、刘培基。</h3> <h3>左起:陈田平、王亚珠。</h3> <h3>左起:张宝军、冯平、李富强。</h3> <h3>左起:芦秀萍、田益琴。</h3> <h3>左起:仝太忠 吴耀辉</h3><h3><br></h3> <h3>左起:王淑清、姚苗云、曹枫。</h3> <h3>左起:韦彦明、 胡士瑾 、都继红 、吴宝华。</h3> <h3>左起:彭翠娟 、 管菲 、 王秀英。</h3> <h3>左起:张宝军、刘书元。</h3> <h3>左起:王佐珍、么春玲 、王淑清 。</h3> <h3>左起:周慧彩、周建设姐弟俩。</h3> <h3>左起:芦秀萍、 朱龙琴。</h3> <h3>左起:胡宝林 、张伟海。</h3> <h3> 后:胡宝林</h3><h3>前左: 朱赢、任宪文。</h3> <h3>左起:李艳杰 、林萍 、付桂珍。</h3> <h3>左起:边翠芬 、 潘美荣。</h3> <h3>左起:彭翠娟 、田益琴。</h3> <h3>左起:张宝军 、马学文。</h3> <h3>前排:马学文 、 张宝军。</h3><div>后排:李建 、 赵福考。</div> <h3>左起:刘胜利 、 井永康。</h3> <h3>左起:马学文 、梁利俊。</h3> <h3>左起:王淑清 、王秋和。</h3> <h3>左起:曹秀琴、 王晓红。</h3> <h3>左起:王子水 、黄鸿庆 、 魏中朝。</h3> <h3>前排左起:王基建 、 魏军 。</h3><h3>后排左起:杨静 、 王增兰。</h3> <h3>后排左起:刘芳 、杨绥萍、王芳、 潘美荣。</h3><h3>前排左起:许淑琴 、向辛卯 、方大卫。</h3> <h3>后排左起:薄美霞、 刘利 、何贤荣、 童玉珍 欧阳英 。</h3><h3>前排左起:佟林艳、芦瑞琪 、 宛淑兰。</h3> <h3>后排左起: 刘胜利 (外连) 姜小卿 王俊荣</h3><div>前排左起:(外连) 张新建</div> <h3>前左起:马学文、胡宝林。</h3><h3>后左起:王英俊、赵新民、王润杰。</h3> <h3>后排左起:马文伏、 赵华 。</h3><h3>前排左起:陈秀荣、 刘芳。</h3> <h3>左起:蒋晓玉: 杭琳琳、钱慧英、童玉珍。</h3> <h3>左起:徐桂清 、杜红妹。</h3> <h3>左起:方大卫 、马学文 、潘德龙。</h3> <h3>左起:徐桂清 、褚毓华。</h3> <h3>左起:徐桂清 、 杨绥萍。</h3> <h3>左起:王瞿生、李培新 、马学文。</h3> <h3>左起:贾淑芬、陈秀荣、 马文伏。</h3> <h3>前排:马世杰 、王才。</h3><h3>后排:姚永春 、 王景贵。</h3> <h3>左起:周秀兰 、陈慧芳 、陈玉华、 施炳英、 乔月珍。</h3> <h3>左起:韦彦明、 魏军 、 佟林艳。</h3> <h3>  </h3><h3>左起:乔月珍 、么春玲。</h3> <h3>左起:火爱琳 、 魏囡妮。</h3> <h3>左后:寿国妹 </h3><h3>左前: 火爱琳、徐月兰。</h3> <h3>左起:叶锡康、刘培基 、王滨华。</h3> <h3>左起:于国荣 、魏友兰。</h3> <h3>左起:么廷志 、么春玲姐弟俩。</h3> <h3>左起:曹秀琴 、苗淑珍、朱龙琴</h3> <h3>后排左起:王才 、李可平、 齐俊芳。</h3><h3>前排左起:夏国辅、李可爱。</h3> <h3>前排左起:王增兰、魏军、田益琴 、刘芳、</h3><h3>陈秀荣。</h3><h3>后排左起:安春英 、王决芬、么春玲。</h3> <h3>左起:杨静、 褚毓华。</h3> <h3>左起:齐俊芳 、王景贵。</h3> <h3>左起:边翠芬 、张玉琴。</h3> <h3>左起:王佐珍 、魏友兰。</h3> <h3>前排左起:火爱琳、魏囡妮、杜红妹、</h3><h3>寿国妹。</h3><h3>后排左起:吴骧、马帼英 、王捷凤 、宋慧中、 刘淑梅。</h3> <h3>左起:王佐珍、 刘利、 夏力。</h3> <h3>左起:寿国妹、 徐月兰。</h3> <h3>左起:吴骧、 徐月兰。</h3> <h3>后排左起:胡志勇、魏中朝 。</h3><h3>前排左起:魏军、 欧阳英。</h3> <h3>左起:徐月兰 、火爱琳。</h3> <h3>左起:胡志勇 、宋新伟 、 张平。</h3> <h3>左起:周文娟 、韦彦明。</h3> <h3>左起:闫德俊、 井永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