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高清大图(一)

山城区书法家协会

<h3>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年)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高3.6米,宽1.29米。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后有宋人张雅圭题字二行。碑刻内容为鲁相乙瑛代孔子后人上书汉廷,请设立一名掌握孔庙礼器的低级官吏,其级别为“百日卒史”,并提出此官任职条件。《分隶偶存》称“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碑文为秦牍式,气度高古典重,字亦刚健有风韵,为汉碑之名品。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要求看,《乙瑛碑》这样的作品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故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h3><div>乙瑛碑释 文: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首言:魯前相瑛書言:詔書崇聖道,勉學藝。孔子作春秋,制孝經,刪定五經,演易繫辭,經緯天地,幽讚神明,故特立廟。褒成侯四時來祠,事已即去。廟有禮器,無常人掌領,請置百石卒史一人,典主守廟,春秋饗禮,財出王家錢給犬酒直。須報,謹問。大常祠曹掾馮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