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更好地推广建瓯挑幡这项艺术瑰宝,促进挑幡水平提升,提高挑幡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6月2日上午,由建瓯市文体新局、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建瓯挑幡‘幡王’争霸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h3> <h3> 十几根10米高,一、二十公斤重的竹竿,表演者或头顶,或肩挑脚踢,或鼻托牙咬,舞动激烈时,幡顶虎虎生风,与腰间的呼啦圈表演相得益彰。若不是现场观看,那种竿旋旗飘、幡幅呼啸的气势难以感受;若不是试着掂量,舞动竹幡所需的力道与技巧难以想象。 </h3> <h3>全市共有5支队伍和21名选手分别进行团体幡和单人幡两项角逐,参赛选手通过规定动作加自选动作,展示出各自高超的挑幡技艺。评委根据参赛者在参赛过程中动作的完整性、流动性、服装色彩感、统一性及与音乐配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给参赛选手或参赛队打分。“挑幡艺术团梦之队”和12号选手吴涛分别摘得团体和个人幡桂冠。</h3> <h3>站在吴涛身旁的老者,说起来在建瓯“挑幡”界属于大佬级的人物,是建瓯大洲“挑幡”的第三代传人,今年92高龄。他自豪地告诉我们:吴越是大学生,挑幡能手。真可谓,一代更比一代强,“挑幡”代代在相传。</h3> <h3>本届获得个人挑幡第一名的吴涛,就是建瓯芝山中心小学当年的小小挑幡手。</h3> <h3>“挑幡艺术团”团长祝石梁从事挑幡活动二十多年,熟悉掌握建瓯挑幡各种技能,演技一流,为男子挑幡顶尖高手。他引领的团队本届获得团体“第一名”与“第二名”。 </h3> <h3>“挑幡艺术团梦之队”获得本届团体挑幡“第一名”,这个以女子为主体的演艺队伍自2002年成立以来坚持传统,推陈出新,坚持业余,团结奋斗。</h3> <h3>从颁奖的集体照里可以数得出,“建瓯挑幡艺术团”在本届赛事里共获得团体二块和个人六块奖牌,是个姣姣者;更令人高兴的是,表演骨干里有四位女将是当年名副其实的知青。</h3> <h3>建瓯挑幡迄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福建特有的民间绝技;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是的军旗演变而成;是我建瓯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h3> <h3>建瓯挑幡,2011年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并荣获“中华第一幡”称号,其表演动作有30多个,新奇独特。近来先后参加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CCTV元宵晚会和中秋晚会、首届青运会开幕式、泰国国王生日庆典、马来西亚“婆罗洲文化节”等各种演出活动千余场次,并多次获得全国民间艺术表演金奖;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h3> <h3> 为传承建瓯挑幡技艺,该项非遗项目的学习与培养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在这次表演中就有一批中小学的儿童挑幡手,他们就是在课余时间在老艺人的传帮带下进行训练的;他们的一招一式可见一斑,许多家长也十分支持这项活动,使得挑幡这项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建瓯芝山中心小学就有成立挑幡艺术队,常年有30多个学生学习挑幡。</h3> <h3>我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还喜见6-10岁左右的小朋友也在启蒙中登台献技,可见建瓯真是“挑幡之乡”。整个比赛过程充满精彩、刺激,甚至有时惊心动魄!我们为家乡——福建有她而骄傲和自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