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你确信不是在逗我?

风谷

<h3><font color="#010101">  按照课程安排,昨天下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兴奋震撼自不必说,看了展览颇受教育,祖国走到今天的确不容易。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两件我比较感兴趣的物件,看了介绍总觉得那里不对。只是因“退隐江湖”已久,不敢确认,回校后,重上矿坛和广播论坛重新温习了功课,确认这两件物品与介绍的确有小出入。</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认儿作父的“华夏第一屏”</font></b></h1> <h3>  光线比较暗,导游催的紧,照片拍的有问题问题。但尚能看清文字介分绍:1958年3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台“北京牌”电子管电视机,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电视机的历史。这是天津无线电五六十年代生产的黑白电视机。</h3><div> 但仔细看,上面的型号是825-3。我印象中国家第一台电视机的型号是820型。查资料果然如此。825-3型的高频头已经改为晶体管,而且生产年代也是70年代的事了,整整差了十二三年,应该是儿子辈产品了。</div> <h3>“华夏第一屏”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h3> <h3>说明书</h3> <h3>这是当年的图像资料。</h3> <h3>网友收藏尚能工作的820</h3> <h3><font color="#57a7ff">关于国产第一台电视机背景资料:</font><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1958年3月17日,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的日子。<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i>  早在1936年,英国就开始了电视广播。1941年,美国黑白电视亦开播。1954年彩电在美国面世,广播电视业迅速发展。到了5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在国外已相当普及了。</i></div></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国自解放到1958年前没有电视广播。为向国外看齐,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业。老一辈的电视人安永成回忆说: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由此我国电视工业开始谱写历史。<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第一台电视机主持设计师,天津无线电厂专家黄仕机回忆道:为尽快攻下电视机的研制任务,填补国家空白,厂里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共8人,都是厂里的顶级技术人员和工人。   <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说是“顶级”人物,可都没见过电视机,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电视机的有关知识了。在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大家一时感到无从下手。但立志开创祖国电视机的8人小组,决心迎难而上,边干边学,变外行为内行,为我国电视机工业写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57年下半年,8人小组首先向国内外专家请教。同时,他们多方收购出国人员带回的苏联生产的多款电视机,还特别向苏联订购了一些新型“旗帜”牌电视样机、散件和资料。在消化吸收了各电视机电路、结构、元器件性能、外观造型和使用维修方便性的优点后,他们确定了以“旗帜”牌电视机为主参考的设计方案。<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黄老进一步说道:当时我国电子工业配套水平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许多电视机用的元器件和材料还没有发展和生产,不可能照抄国外样机的设计。要短时内拿出国产电视机,只能根据国情,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58年初,确定了“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一个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控制旋钮在前方”的电视机设计方案。<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接下来是对设计各部分分块试验。黄老讲,所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几乎都是国内首次接触的。“我们没有电视专用仪器,没有广播电视信号用以检查电视机的实际接收质量,只能靠一般的简单仪器来进行试验。往往测试一个电视宽频带的幅频特性就得逐点进行,费时费力。”攻克每个难题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摸索找答案的。如大电流磁偏转技术,超高压产生和绝缘技术,电磁干扰隔离和屏蔽技术以及电视图像和伴音质量的高保真技术等等。<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历时2个月,参战的人们经常是彻夜不眠。8人组与实验人员终于胜利完成了分块实验。1958年3月初,第一台试验电视样机组装出来了。<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黄老讲,这台样机的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电视机特有的电磁干扰图像。“我们针对样机在性能和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再接再厉,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奋斗到了3月中旬,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终于迎春诞生了。”<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最后一步是试用考核。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实验大厅里摆放着苏联和我国的电视样机。晚7时整,我国第一台电视机银屏上清晰地出现了广播员的图像并伴洪亮的声音。图像和声音质量与苏联电视机完全相同。随后是对娱乐节目的接收。样机试用考核百分之百通过。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了。<br></i><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半年多为它倾注大量心血和汗水的人们,此时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原本屏住呼吸的神经此时是兴奋和激动。为国家填补电视机空白的人们,自豪和欣慰,喜悦的泪水尽情流淌下来……</i></h3><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认驴作马的凯歌晶体管收音机</font></b></h1> <h3> 资料介绍说这是上海无线电四厂1966年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还好我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印象中是凯歌455五灯交流广播收音机,也就是说它应该是电子管收音机呀,怎么介绍是晶体管收音机了?我还一下午郁闷自己是不是买上了假机器?或者我少见多怪,当年四厂的确生产了455模样的晶体管机?</h3><div> 遗憾的是,我查了一晚上的资料也没有发现,我想一定是国博在和我开玩笑。</div> <h3>放大看看,典型的凯歌455语录机。</h3> <h3><font color="#010101">  455内部结构是这样的,五只电子管从左到右依次是:6A2、6K4、6N2、6Z4 、6P1 。</font></h3> <h3>  新中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元器件生产的收音机应该是上海无线电三于1962年9月15日研制成功的美多牌28A型收音机。该机1962年10月投入生产,1963年1月投放市场。 60年代还曾被列入国家礼品行列。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把美多牌28A型收音机和华孚金笔厂的英雄金笔列入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首脑。此机采用八管二波段,独立本振,二级中放、二级低放+推挽功放,说明当年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的起点是比较高的了! </h3> <h3>美多28A背面</h3> <h3>美多28A内部</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过,上海无线电四厂在1963年也的确研制了一台当时牛X的4B3型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该机为国内最小型晶体管收音机,可置于衬衫口袋中,深受消费者欢迎。</font></h3> <h3>这是当年上无四厂的妹妹在调试4B3</h3> <h3>这是4B3的尊容。</h3> <h3> 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出现这样的瑕疵实属不应该,我有理由怀疑,其它我不认识的物件介绍资料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国博,我想你一定在逗我。</h3> <h3><font color="#ed2308"> 注: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会及时删除。</font></h3>

电视机

收音机

第一台

电视

样机

晶体管

我国

国产

生产

电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