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长歌

石头

<h3>  身为大同人,你不能不去杀虎口。</h3><h3> </h3><h3> </h3> <h3>  因为杀虎口又叫杀胡口。 </h3><div> </div> <h3>  怎么样,你听到铁蹄铮铮战马嘶鸣了吗?</h3><div> </div> <h3>从大同市西边一出城,就是一个叫马军营的地方,可以想像,这个名称肯定由来已久,这个地方,恐怕也是古大同城西的最后一道防线吧。今天,这儿依然驻扎部队,如果你听见了战车轰鸣,兵士呐喊,请你暂时按耐激动,此行才刚刚开始。</h3> <h3>沿109国道一路向西,经左云县右玉县,这两个县名,当地年长者依然称之为左卫右卫,自然是大同西北的两座屏番,当年此处狼烟起时,50公里外,马军营士兵就披挂上马了吧?500公里外,京城守卫也该磨刀霍霍了吗?</h3> <h3>到达目的地了,迎面就是巍巍杀虎口,想起来他的真实名字,不由人地就豪气干云热血沸腾,刀光剑影多少次在这片城墙下闪耀,脚下这片土地,浸染过多少淋淋的鲜血?这样的关口,护着的这片城池,居然叫平城,叫大同,兵荒马乱的年月,这才是百姓心底的企盼,这是经历了无数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大同先民们的理想吗?</h3> <h3>上得城墙,有两座门楼,无人看管,略显破败。门楼上各有一幅对联,斑斑驳驳的字迹诉说着千古苍桑:刀戈沉沙边城带血,关山度月古堡含悲。果然是塞上燕脂,霜重鼓寒,当楼站立,迎面是蒙古草原深处吹来的朔风,冷风里隐隐有绵延千年的角声满天,是名副其实的紫塞金汤。另一座门楼横批严疆锁钥,上联是大漠高天汗马追云,下联为西口长歌征驼伴月。不尽的悲欢离合,物是,人非……和平世道的芸芸众生,真该登上这样的古塞,阅读这样的文字,定然会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历经这种洗礼,或许贪夫也廉,懦夫也立了。</h3> <h3>说起西口古道,是北方少见的青石板路,满路的离愁别绪,聚散依依,多少男人的血,多少女人的泪。狼烟起时,男人要越过这片土地杀敌建功青史留名,女人要在这条古道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和平岁月,男人要走出西口漂泊流浪光宗耀祖,女人则在此愁肠百结万千揣度,送别时的千叮万嘱,一颗颗浪子的心……</h3> <h3>沿城墙往东,爬盘山路,约行走1000米,山脊上可见土长城隐隐婉延到远方,这应该是真正的明代长城了。古今将相荡然无存,长城万古静默无语。时至五月,边塞的风人依然冷冽。</h3> <h3>风驰电掣回来,路过南山公园和燕子山,孩子一再问我,马放南山是这个南山吗,燕山月似钩是这个燕山吗,我回他,北方边塞的山,全都是南山燕山,此处不是,何处是?我想让他知道,在他生长的这块土地,有超脱贫脊和富庶的东西,那就是,历史和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