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丹霞的郭导前几天分享了它茄科的红丝线,前段时间丹霞朋友更是多次提到它们丹霞的九头狮子草,让我多了一份牵挂。</h3><h3> 正因为我在年初邂逅观音草的时候,跟它们扯上了不明不白的关系,也希望认识下它们,上次去丹霞的时候,因为时间的仓促,错过了九头狮子草。</h3><h3> 这个季节过来丹霞,九头狮子草的花期又错过了,先把我对观音草的记录分享出来,总有一天我会遇上它们的。</h3><h3> 本文写于今年的二月初,海岛一别就没再与它相遇,至今好奇台山的朋友做粽子的时候是否还用得着观音草么?假如用了,它们是在菜园里栽培的么?</h3> <h3> 观音草,爵床科观音草属的植物。</h3><h3> 观音草的名字由来?翻阅资料未得。于是乎,我只好把它更常见的名字,红丝线摆上台,按此名介绍本物种。</h3> <h3> 那是今年二月初的事了…… </h3><h3> 阳光,沙滩,海浪,日出,日落,还有新认识的两种落地生根,让我两天的东澳岛之游满载而归。可没想到好运在行程即将结束之时依然慷慨眷顾我,让我遇见了它。</h3><div> 在一个小菜园里,它紫红色的“舌头”四处张扬,让人根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长舌的花瓣,清晰的叶脉,叶间的苞片,还有那酷似狗肝菜的样子,明确表明它爵床科的身份,而且跟狗肝菜是亲戚。</div> <h3> 热情的阿姨看见我居然对几株花草感兴趣,主动走过来跟我说,它叫红蓝,当地人做粽子时喜欢把它的叶子揉碎加进配料里,粽子更香,混合后配料还会变成红色……</h3><div> 于是,我按阿姨提供的证据进入我的植物鉴别程序……</div> <h3> 自然,红蓝是民间俗名,很难按它的名字去找到物种,我从几个植物识别的APP下手,都不约而同告诉我是九头狮子草(而且声称95%正确了呀),发到群里问大神们,大家貌似都不熟,都几乎认可这个机器的品种。可我左看右看,总感觉图鉴的花瓣跟我的不一样。于是我自己放弃了这个九头狮子草……</h3><h3> 我还是从民间的中草药入手吧……于是我翻查了《全国中草药汇编》,翻查了广东地区相关的中草药,突然有段红丝线的资料入了我的眼,简直跟阿姨跟我说的同出一辙呀。</h3> <h3> 文中记载如下:</h3><h3> 红丝线,又名山蓝、红蓝、青红线、红线草、丝线草、观音草。为爵床科山蓝属植物山蓝的干燥地上部分。因其叶揉烂后放入开水中,片刻即有红色物释出如线状,故名“红丝线”,稍久则全变红色。最早记载见于《岭南采药录》:“红丝线,草本、青色,形方,茎叶颇类狗肝菜,以之煎水,水变红色。”载其功能“治痰火咳嗽,吐血。”其性味甘、淡,微寒。入肺、肝经,具有清肺泻火、消肿解毒、散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h3> <h3> 更主要的,还有下面一段话,简直天作之合呀:</h3><h3> 广东省珠三角一带民间亦喜用红丝线20~30克,用清水洗净加入猪骨或鸡,鸭肉,加水适量煲汤饮,以治肺热咳嗽。</h3><div> 因为此植物在煮过之后,能变成天然深红色,所以还可作为食物染色之用。广东台山人本地叫红榄,台山人一般将肥猪肉拌上剁碎轻炒的红榄,用来作为“台山咸肉棕”的香料,腌制过的肥猪肉能发出很特别的香味,所以作为正宗“台山棕”的标志之一!<br></div> <h3> 原来阿姨说对了,它叫红蓝,也叫红丝线,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中国植物志会它叫什么呢?查找红丝线,却出现三个非爵床科品种,也正是很多马虎的编辑错把茄科的红丝线当做爵床科的红丝线,充斥在各个网站,干扰了我的判断。</h3> <h3> 细心的花友提醒我,上面资料查找过程中的观音草字样,把它输入中国植物图鉴时,不禁让我惊呼,就是你了!原来它叫染色九头狮子草,也还正是狗肝菜亚族的,于是,所有的谜团一个个解开,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h3> <h3> 其实叫观音草还有九头狮子草和豆腐柴,大家睁大眼睛分辨下,反正我觉得百度里面的资料混乱不堪,只能告诫大家:</h3><h3> 查阅有风险,百度需谨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观音草</font></b></h1> <h3> 观音草(学名:Peristrophe baphica)为爵床科观音草属的植物。分布在斯里兰卡、中南半岛、新几内亚岛、印度、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上海、福建、 湖南、云南、江西、广东、海南、贵州、湖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多生于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分爵床科观音草和百合科观音草。</h3> <h3>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枝多数,交互对生,具5-6钝棱和同数的纵沟,小枝被褐红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叶卵形或有时披针状卵形,顶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阔楔尖或近圆,全缘,长3-5 (7.5)厘米,宽1.5-2 (3)厘米,纸质,干时黑紫色,嫩叶两面被褐红色柔毛,老时上面渐无毛;侧脉每边5-6条;叶柄长约5毫米。</h3> <h3> 聚伞花序,由2或3个头状花序组成,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3-5毫米,后被柔毛;总苞片2-4枚,阔卵形,卵形或椭圆形,不等大,大的长(1.8) -2.3-2.5厘米,宽8-15毫米,小的2-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时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脉纹,被柔毛;花萼小,长4.5-5毫米,裂片披针形,被柔毛;花冠粉红色,长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宽约1.5毫米,喉部稍内弯,上唇阔卵状椭圆形,顶端微缺,下唇长圆形,浅3裂;雄蕊伸出,花丝被柔毛,药室线形,下方的1室较小;花柱无毛,柱头2裂。蒴果未见,(据文献记载)长约1.5厘米,被柔毛。花期冬春。</h3> <h3>中文学名 观音草</h3><div>拉丁学名 Peristrophe baphica (Spreng) </div><div> Bremek</div><div>别称 爵卿、香苏、赤眼老母草、赤眼、</div><div> 小青草、晴蜓草,染色九头狮子草</div><div>二名法 染色九头狮子草</div><div>界 植物界</div><div>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div><div>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div><div>亚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div><div>目 管状花目 Tubiflorae</div><div>科 爵床科 Acanthaceae </div><div>亚科 爵床亚科 Ruellioideae</div><div>族 爵床族Justicieae</div><div>亚族 狗肝菜亚族Diclipterinae</div><div>属 观音草属 Peristrophe </div><div>种 观音草</div> <h3><font color="#b04fbb">(以上相片除了截图,均为手机原创,采用三星S6,拍摄于广东珠海东澳岛。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及《中国植物志》。)</font></h3> <h3>编 号:H328</h3><div>初建时间:2017.02.19</div><div>更新日期:2017.02.1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