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清风徐来(徐湘平)<br></h3><h3><br></h3><h3> 有位哲人说:“家是故乡的缩影,故乡是家的全部。”诗人的眼中,故乡是噙着泪的一缕乡愁;游子的心里,故乡是一壶化不开的浓情。</h3><h3><br></h3> <p class="ql-block"> 故乡,永远是一个陶然醉人的字眼;它是家乡的清山秀水、郁草葱木,是父母的叮咛、儿时的伙伴、是已病故的母亲亲手做的糯米饭和粉蒸肉的味道;这些永远都令我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湖南湘潭,一座位于湘江之滨的小城,我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它是一座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古属潭州。有 “中国湘莲之乡”的美称,湘白莲是历代皇室贡品,“寸三莲”驰名中外是莲中珍品。所以我们又称湘潭为“莲城”。湘潭人民用生动幽默的民谚“龙牌酱油灯芯糕,槟榔果子水上飘,十里荷塘百里香,砣砣妹子任你挑”总结了湘潭盛行一时的“特产”,市中心的地标就是一座君子莲的标志性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湘潭虽然是小城市,但人杰地灵,哺育了很多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毛泽东,彭德怀、曾国藩,王闿运、杨度、秋瑾、齐白石、黎锦珲、马英九等,还有50年代在毛泽东亲自关心下建立和亲笔题名的高等学府湘潭大学,培养了全国各地急需的建设人才,这些都是让我为之骄傲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但想到家乡,首先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他的历史文化(那似乎离我太遥远了),而是古城区建筑灰黑色的瓦、淡蓝的天空和纯白的云。还有夕阳西下时天空中橘红的晚霞,寒冬时节令人兴奋不已的难得一见的雪花,映衬着梦幻蓝白天幕的枝丫上星星点点的鸟儿的啾啾鸣啼。这些早已渗入我的生命,连缀成醉人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现在只想静静地生活在这座小城,用心领悟他无限的美。闲暇时的夜晚,我爱到一大桥走一走,看星星如银珠闪耀,看对面的三桥灯火辉煌,晚风习习,映衬江水;晴好的时候,我也爱到老十八总那湘江河畔的望衡亭、唐兴寺散散步,感受历史与现今的呼应。还有那湘潭古城的城墙、海会寺(庵寺)、关帝庙也都是我爱去的地方,在周日休闲时于闹市和繁忙中寻找内心一方安宁的圣地。还有百年的耶稣教堂也记载了湘潭历史的风雨,和湘潭的古老建筑一起成长辉映,共同见证着新湘潭的发展和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故乡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就拿我住的地方来说,周围的学校、工厂还有一些房子已拆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栋栋现代化的电梯楼房和公园湖泊,以及人文历史纪念地。就像面对一位老朋友的变化,我心中有些许伤感,但也为他祝福,愿他越来越好。我想,未来家乡的古城韵味和现代气息将会完美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许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有颗浪迹天涯的心,那时,我还有许多关于远离家乡的浪漫幻想,比如,在海滨城市定居,环游世界,但随年岁渐长,故乡的好逐渐在我的心头蔓延,我也慢慢体会到自己的灵魂和故乡是水乳交融的。难怪人家说“人越老,越是眷恋故乡”对故乡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与体味。离家出门时,故乡是我最思念的一方圣土,有时白日想想,有时梦里寻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明白,故乡是需要亲人和亲情的牵挂和守护的。我现在还不能深刻理解,但我知道这是人间美好的情愫。</p><p class="ql-block"> 湘潭,我愿与子偕老。</p><p class="ql-block"><br></p> <h3>注:背景图片均为自拍。</h3> <h3>作者:徐湘平,网名蕙质兰心、清风徐来。</h3><div>湖南湘潭人,某单位行政人员。于2011年—2014年在小渔村、诗意恓居、烟雨楼词苑、中华诗词学院、古典诗词学院等多个诗词网校学习诗词曲赋联和现代诗歌散文等。现为湘潭市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湘潭市楹联协会、湘潭市岳塘诗词楹联协会会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