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文章
-
《性与家庭关系的客体关系观点》P1-10
人类对极致快乐的恐惧,往往超过对痛苦的耐受。消极情绪因熟悉感而成为心理锚点,而积极体验却可能触发自我边界的崩解焦虑。任何
2025-11-02
3370 27 0其它《重寻自体与重建客体》P211-220
劳拉和她的父母都需要帮助,来处理俄狄浦斯期不同程度的客体关系问题。他们都把来自母亲客体积极和消极的内容按照性别进行分裂。
2025-10-27
3483 17 0其它《重寻自体与重建客体》P141-150
患者的梦和幻想已经深入了治疗师的内心。某种程度上,这个梦是从治疗师到患者自身的一种交流,是瑟尔斯所报告的那种反移情梦。但
2025-10-20
3573 27 0其它《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P71-80
米歇尔说,我喜欢嫁给像我弟弟那样的人,虽然他并不完美,但他却是我所欣赏的男人的典型代表。他有我在男人身上寻找的那种化学物
2025-10-13
3604 29 0其它《重寻自体与重建客体》P1-10
虽然一个婴儿从诞生起就基本上做好了进入相互关系的准备。但是只有通过与为其倾心付出的父母之间发生联系的体验,他的自体才能得
2025-10-05
3522 22 0其它《投射性认同与内射性认同》P201-210
治疗师作为一个有效的“容器”,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承受焦虑与痛苦:能够承受并存活于病人投射来的强烈情感(如恐惧、愤怒、毁灭
2025-09-29
3482 18 0其它《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P131-140
投射性认同的类型(基于克莱因学派观点)作者延续了克莱因关于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心位的理论,描述了四种常见的投射性认同类型,
2025-09-22
3612 28 0其它《投射性认同与内射性认同》p61-70
内摄者认同了所内摄的内容,从而自我与被内摄者身上吸纳进来的那部分更相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的被内摄者是父母中的某
2025-09-15
3542 23 0其它《客体关系入门》P221-230
安全依附的小孩,比较可以和他人建立较好的关系、具有较大容纳能力来集中注意力和相互合作,而且在六岁大时较有自信和快活。四年
2025-09-07
3564 26 0其它《客体关系入门》P141-150
温尼科特认为人类发展有两种构成要素,而且只是部分地、逐步地聚集在一起。其中之一,是针对意义与关系的个人构成要素,清楚连接
2025-08-31
3569 26 0其它
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