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u>一、我们从何处来?</u></i></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1,传说:首先从先辈老人口传鼻祖李化雨从武陟姚旗营村流浪到本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2014-2015年间通过和族内二哥(鹤岭时82岁)交谈,其称祖父(我二祖父)说鼻祖是一穷困潦倒之人,从武陟姚旗营流浪到本村,后娶或入赘鼻祖母(寡妇)家逐渐安屯於本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日本人侵华时,在侵略军还没到新乡时,山东东明李氏本族人曾来人找其祖父(仁君)共赴武陟姚旗营询访修订族谱,但突然日军临近随各自保命事宜,无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2,姚旗营传说考证与1996年家谱:1996年由树希叔、二伯树勋带鹤岭兄共赴姚旗营考证家族变迁,结果到达后因和对方言语不和不欢而归,没有结果。后二伯树勋和族内大哥松岭自行根据上辈族人传说修了家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2014年冬我和树云叔冬岭兄共赴姚旗营,经走访找到现双营村西营李氏族长李国胜,国字辈李建华,泰字辈李二军等4位族人,参拜了李氏祠堂、祠堂中族谱没有记载其族人有迁徙新乡的,在场的族人也都不记的有其族人迁移新乡的传说,但记载有迁往山东东明县南十五里胡家庄的。祠堂中族谱中倒是有叫李化龙、李化凤的,并且是兄弟,其后人是景字辈,根据这些我猜测其一是:鼻祖化雨年幼流浪在外修族谱时认为夭折漏登;其二是:族谱化凤无后,是否娶妻后流浪在外,外人笑其名字女性化,改名化雨也有可能。</span></p> <h3><font color="#010101">武陟姚旗营李氏祠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三李树雲,右二李冬岭、左一李二军、当中李国胜(下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午我们邀请他们一起吃饭,结果他们要尽地主之谊。吃过饭后,上面合影中右一那位老者(忘了名字)从家里拿来了珍藏的祖谱,我们大约看了看便一一拍照备考。他们又问我们去不去祖坟看看,我们马上应允。去祖坟前我顺手从包里掏出几佰元钱奉上,为他们族里的基金献一点微薄,谁知正好500元;随后跟随他们上了祖坟,跪拜了先祖应什公,拍照了碑文,握手告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2016春去长垣办事,中午办毕吃过饭后,便向东驶过黄河浮桥,一路走访4个带胡字的村庄,只有大胡庄有一族李姓,在1949年前的内战后不知去向,无果而归。<br>4、2016年兰州出差顺访陇西堂李氏遗址。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学派创始人。据史料考证,老子晚年出函谷关, 向西来到陇西郡,在岳麓山凤台(今临洮岳麓超然台)飞升而去。<br>老子的曾孙叫李昙,李昙的儿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讨西羌”,“受封南郑家素昌(狄道)”,在秦时曾任陇西郡守,驻防郡治狄道(今临洮)。李崇就是为后世所称颂的李氏陇西房始祖。这样,从老子西行飞升临洮,到老子九世孙李崇以后,就开始有了“陇西房”李氏,即“陇西李氏”。</font></h3> <h3><font color="#191919"> 图中标识为古槐里<br>具体原居地从唐五代西北方言以及今天临洮的方言入手,专家彻底破解了李暠子孙的墓志中记述的“都乡风华里”的历史迷雾,最后确证李氏子孙口传手记的“都乡风华里”就是今天临洮的 “东乡槐树里”。李暠是李氏第一个皇帝,西凉国。</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东乡槐树里的路上</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a.族中先辈的传说,家族传说一般不是空穴来风。b.鹤岭兄口述山东同族人来访之事,在武陟族谱中得到证实,武陟确实有迁往东明的记栽。c.武陟族谱中化龙.化凤后代的景字辈和我族鼻祖化雨远祖景云的吻合,通过上述三方面基本考订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来自武陟县姚旗营➡️来自江苏南通海门➡️陇西房临洮。</span></p> <p><b>6、关于2017年修谱序中补充,因我族迁入原庄300来年才修谱,其中有些传说互相矛盾,比如说:有传说鼻祖是身怀医术的,有说是落泊流浪到本地的,本人通过3年考证了解到本族从三世诚仁、诚意兄弟两人已分开墓地,西坟墓地是诚意立的祖墓,东坟墓地应该是鼻祖化雨立的祖墓,但刚咨询鹤岭兄时,他说1950年代时东西两坟便有过争议那个是最先的,结果二祖父仁君带着鹤岭兄去考查过东西二坟排数,结果是东坟从祖墓到君字辈是7排,西坟从祖墓到君字辈是6排;听其言后,我于2015年11月份和侄伯文及树云叔三人亲自勘察西坟,确实是从祖墓到君字辈共6排,这个也符合这两次家谱的代系:诚德大生荣君6代。当天因晚,没去东坟勘察,后于2016年本人亲自去东坟察看,东坟自祖墓到君字辈7排,这让我好困惑,按道理说应该8排才对呀!不过那个坟早,那个坟晚只要看祖墓是谁就一目了然了,西坟是三世诚意立祖,肯定晚,有碑为证,东坟没有碑。再之西坟叫药铺坟,而东坟没有这个称呼,故本人推断:鼻祖化雨一不是医生二没开过药💊铺。应该是三世祖诚义学的医或开过药💊铺。</b></p><p>敬请以后修谱时参考。</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图的西营村位于沁河入黄河处在黄河滩里,交通闭塞如果不是确实从那里迁徙而来,先人是很难知道这个地方的。</span></p><p><i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u>二、我们什么时间来的?</u></i></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先从李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分析推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明朝皇帝列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先声明下:由于古文书等证据大多来自我们家族本人直系一支,为了推算我们李氏家族何时迁来新乡原庄,所以后面列出了本人上五代直糸血亲,望本族其他族人谅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太祖 洪武(1368年——1398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惠宗 建文(1399年——1402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先祖应什其间从军,应20左右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成祖 永乐(1403年——1424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先祖应什约1421-1424年落户武陟姚旗营应40多岁, 武陟祖谱记载先祖应什是随驾北迁时留在怀庆府的,永乐帝是1421年迁都北京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仁宗 洪熙(1424年——1425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宣宗 宣德(1426年——1435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英宗 正统(1436年——1449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顺(1457年——1464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代宗 景泰(1450年——1457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宪宗 成化(1465年——1487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孝宗 弘治(1488年——1505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武宗 正德(1506年——1521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世宗 嘉靖(1522年——1566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穆宗 隆庆(1567年——1572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神宗 万历(1573年——1620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万历20年即1592年李汝清携子迁东明南胡庄,比先祖化雨高两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光宗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熹宗 天启(1621年——1627年)</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毅宗(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崇祯5年1631年李汝南死于京东洪口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崇祯7年1633年李继安死于京东喜凤口,子天福和化凤同辈同属东门)</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清朝皇帝列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太祖: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太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世祖;顺治1644年~1661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圣祖; 康熙1662年~1722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世宗:雍正 1723年~1735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高宗:乾隆1736年~1795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乾隆5年1741年武陟修家谱延12代,主筆人是化凤同辈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乾隆46年1782年武陟给先祖应什立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仁宗:嘉庆1796年~1820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宣宗:道光 1821年~1850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道光28年1848年天祖大儒购马占元田地·地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文宗:咸丰 1851年~1861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穆宗: 同治 1862年~1874年 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同治12年1873年原庄二太祖诚意立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同治十三年(1874年马家坟立碑,碑文最后当时立碑人中有马连三,也有比马连三长一辈子的马占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五年(1879年原庄关帝庙西“北拐儿”十字路口的赎坑碑文记载着当时跟随邵县令的人员中有我曾祖讳 荣宗,马连三、马蘭亭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德宗:光绪 1875年~1908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2年1876年天祖大儒或高祖川生购买潘玉 田地·地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16年1890年高祖川生购外高祖王克让田地·地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13年1887年大祖父贤君出生属猪~ 1927年)【从大伯父8岁送葬推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21年1895年二祖父仁君出生属羊~1973年)【73年卒79虚岁推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光绪26年1900年祖父明君出生属鼠~1937)</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溥仪 :宣统1909年~1911年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民国:元年1912年一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民国6年(1917年堂伯树德出生属蛇-1979)</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民国11年 1922年曾祖分家·分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大伯父树功(1920.3.9-1990·7.25.)属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伯父树勋(1923.3.1-2014.12.31)属猪(教书先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讳·树元(1927.1.2.-2008.6.3)属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四叔树桐(1929.12.12~2018.09)属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央财政学院入学,中国人民大学毕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五叔树庭(1937- )属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姑母树香(1932-11-21.农历十月二四~2020.7.12 )属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1:先从先祖应什从军记载推算其出生大约是1380年洪武年间,到乾隆5年修家谱(1741年)繁衍11代共12世361年;那么361÷11=33年/代,如果按此推算鼻祖化雨到兴字辈共12世繁衍11代,【那么 11x33年/代=363年这样的话2016-363=1653年鼻祖化雨出生(大约),流浪到原庄约1693左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2:如果从李汝清万历20年1592年携2子迁徙东明推算,汝清应30岁左右。另乾隆5年1741年所修族谱汝清迁徙后又登录到曾孙,说明和武陟最少有60年以上的互动,也就是说东明和武陟互动最少到1665左右。如果鼻祖化雨在1650出生鼻祖是有和山东本族人互相认识的机会,也就是说鼻祖化雨出生应该在1650年左右【如果按化雨40左右岁流浪到原庄推算,那么迁移原庄应在1690年左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图左是汝清迁山东,右是喜凤口李继安死亡</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3:崇祯7年1633年李继安死于京东喜凤口,其子天福和化凤同辈同属东门六代血亲,天福肯定出生于1633以前并且和化凤年龄最多不过相差30-40岁;这样推出鼻祖化雨应在1600-1670年间出生【那么流浪原庄约在1640-1710 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4:(乾隆5年1741年武陟修家谱延12代,主筆人是化凤同辈从这个记载可以推断家谱主筆人至少50-60岁左右,出生于1680年左右【那么化雨也应该在1680年左右出生,考虑到他流浪到原庄应40来岁,这样推算迁入原庄也应该是1715-1725年】如果化雨和化凤不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化雨应该入谱的,这是因为他们同辈份人,就算年龄相差60岁也该知道的;最特殊情况 就是化雨很小流浪在外,漏登入族谱(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很多早亡的,在外面夭亡的小男孩儿武陟1741年族谱都有标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5:(道光28年1848年天祖大儒购马占元 田 地·地契) 从此古文书可推出天祖大儒之父铭德如果正常寿命的话,也就是铭德享年70左右岁,只有父不在,地契才会是大儒的名字,这样算来大儒应该有40-50岁, 另大有是大儒叔家堂弟,文书上有大有当中人,肯定年龄也应该是中年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么就是说大儒应该是1790-1810出生。那么向上推3代到远祖景云,那么3x30(一代平均年限)=90年,那么远祖景云应该在1700-1720年间出生【也就是应该在此年间迁来原庄】,考虑到 鼻祖化雨流浪到本地,年龄较大才婚,应该是30-40岁,这样他应1660-1680年出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6:(同治12年1873年原庄二太祖诚意立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太祖诚意碑是其孙大有大法大勋所 立,当时其三子俱亡,由此推算其长孙大有应有60一70岁,所以天祖大有应在1803一1813年出生,这样和【第5】推算天祖大儒1790-1810年出生相对吻合。【这样本族迁入原庄也应1700-1720年 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7:(光绪16年1890年高祖川生购外高祖王克让田地·地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光绪14年1887年大祖父生属鼠一一 1927年)【从大伯父8岁送葬推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高祖川生和大祖父贤君是祖孙关系,向上推3代按每代30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曾祖荣宗约1857年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高祖川生约1827年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天祖大儒约1797年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样推算下来和【第5】【第6】推算出 也基本吻合。【1707年左右迁入】</span></p> <p>8,如果按本族最旺一枝鹤岭哥曾孙仁字辈(十三世)2003年生,延十二代按25年一代(12x25=300年)那么(2003-300=1703年)也就是说我们族鼻祖应在1703年前迁入原庄。(曾祖荣宗1857年到2003年146年繁衍君、树、嶺、伯、兴、仁共6代,平均24年多一代,这是很特殊的连续6代的第一个生的都是男孩子)</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总上之述,1、2、3、4、从武陟资料印证化凤出生年龄以及其40来岁流浪原庄时间应为1690-1720年之间;从原庄资料5、6、7、8基本上可以佐证我李氏鼻祖化雨约于康熙末年(1700-1720年)迁徙到新乡原庄。同时两地资料的结论吻合也有力证明了我确实是从武陟姚旗营迁徙而来!】</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约於1690年一1720年迁来新乡原庄,也就是康熙末期迁入原庄,至今(2016年)三百多年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考一下外族资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尚昆回忆录)</p><p><br></p> <p>一世康熙35年1696年杨光基入川</p><p>二世光基的1代</p><p>三世光基的2代</p><p>四世光基的3代</p><p>五世光基的4代杨世绥(1868年死)</p><p>六世尚昆的祖父</p><p>七世尚昆的父亲</p><p>八世尚昆1907年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家族本枝世序</p><p>一世鼻祖化雨约1690-1720迁入原庄</p><p>二世远祖景云(约1710左右生)</p><p>三世太祖诚仁、诚意,(二位太祖约1740年左右生)</p><p>四世列祖铭德(约1770年左右生)</p><p>五世天祖大儒(约1790-1810年生)</p><p>六世高祖川生(约1827年左右生)</p><p>七世曾祖荣宗(约1857年左右生)</p><p>八世祖父明君1900年生</p><p><br></p><p>通过比较确定我鼻祖化雨迁入原庄为1690-1720年(康熙晚期)是不是互相佐证呀?</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前五世图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 化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 景雲</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 誠仁 誠义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 :………:………:………: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四 铭德 常德 有德 至德 全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 : : :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 … : : :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五 大儒 大才 大有 大法 大勋 无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六世后人丁兴旺,版面狭小没法编入,我把世系排辈列出来吧。</span></p><p><b style="color: rgb(1, 1, 1);"><i><u>“化 景 诚 德 大 生 荣 君 树 岭 伯 ”;这是修家谱之前的代系,后来修改了第一次家谱的个别字,即从12世用 :</u></i></b></p><p><b style="color: rgb(1, 1, 1);"><i><u>【兴仁忠信义 继承志宏强 才杰建伟业 康乐泰运长 】 </u></i></b></p><p><b style="color: rgb(1, 1, 1);"><i><u>又共同通过了接下来用陇西郡望的现成40代排序这样共60代;这40字是</u></i></b></p><p><b style="color: rgb(1, 1, 1);"><i><u>【“</u>国正添必茂 高腾秀起彰 宗荣征瑞庆 祖泽远光昌 德盛繁家祉 修悠发久祥 于时增振耀 弈稷衍其行”】</i></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需要说明一下,2017年印的家谱排的世系中“祖泽远光昌”印刷错误成了“族泽远光昌”请更正为“祖”。</i></b></p> <p><i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u>三、我们以后的路</u></i></p> <h3><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b04fbb">一:【时间·成长】时间不是金钱,如果时间没有变成体验,那么我们只会变老(grow old),却不能成长(grow up)。"</font></h3><h3><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b04fbb">二:【敬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敬畏之心,想到"敬畏",本人理解为<b>是有所信仰,有所畏惧;信仰天地大自然,敬重先贤圣人及父母,畏惧自己破坏天地大自然,亵渎先贤圣人及父母而遭到惩罚。一个人没有信仰敬重就没有修养素质,没有畏惧就无耻没有底线!如果社会如是,则和恐龙疯狂的末期一样面临灭亡。</b></font></h3><h3><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b04fbb">三:【道德金律】<b>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font></h3><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b04fbb">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中</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b04fbb">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在话说就是:<b>恕,我不喜欢你对我做什么,我就不能对你做什么。今天我们应该补充:己所欲,也勿施于人,用百姓的话通俗话说就是;我爱吃辣椒,不要强迫别人也吃辣椒。它体现了"人人平等"</b></font></div> <h3><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ed2308">四:【独立的思想与创新】一个人云亦云,不会独立思考的族群,永远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放飞的大脑,永远不会有创新!</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u>五:我希望我族之人具有先秦古人的自由独立的思想,男有先秦侠义剑客之风骨,崇尚文明.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的社会价值观。</u></b></font></h3> <h3>六,我们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有修养的家族?绝对应该!什么是修养,<font color="#167efb">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font></h3> <h3>2017.7.26.上海出差回来,喜闻我族第二次修谱成书,编修人员辛苦了,你们的辛苦已经化为墨香,为后世留香。</h3><h3>但个人认为崇拜官位气息太浓,书香录可为“官香录”,<font color="#167efb">其实人生的好些真谛还有待探讨,我们为何存在?【编辑兄们也是身不由己而为之吧】</font></h3> <h3>2015.12.04.晚上族长李江岭和主要族谱编修人员,决定重新修订族谱</h3> <h3>左起:树龙、树云、长岭、江岭</h3> <h3>左起:运岭、柏岭、树立</h3> <p><i style="font-size: 20px;"><u>以下是一些古文书,以供参考</u></i></p> <h3>2019年4月26日,武陟姚旗营本族主坟强遷我族新乡应邀参加,以下是视频及照片</h3> <h3>这是4月27日挖出先祖墓,由于处在黄河滩上潮湿的环境并且经历了600多年的变化骨质逐渐成为灰,大多数黑色灰质应该是殡葬时棺木里墓主人身下及周围垫的草木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