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凉山甘洛县之二:吉米镇赶集去(原创)

悠然念禅

<h3><b><font color="#010101">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凉山州甘洛县这个地名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舅公中专毕业之后就分配到那里政府部门工作,之后娶妻生子。舅婆出生于当地最大的一个望族,为舅公生下五个儿子,舅公也就一辈子扎根于此。</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母亲和父亲曾经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去凉山州看望舅公。据说火车过了西昌之后就开启了抢劫模式,彝族人在火车上大肆抢劫,让人心惊胆战。父母亲紧紧拽着自己的随身包,一刻也不敢睡去,好不容易熬到了甘洛县。<br />下了火车,赶马车的人听母亲说了舅公的名字后,直接把父母亲拉到县政府门口,分文不收,直说舅公是好人为当地人办了很多实事。</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上网查了查大凉山,竟然发现没有一篇说彝族好话的,全部是什么吸毒、艾滋病、抢劫、敲诈勒索、醉酒、打架、家庭暴力,仿佛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在凉山州的彝族地区。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好奇心驱使我想去一窥究竟。<br />现在舅公舅婆已经不在了,只有几个舅舅在那里,听说我要去,早早安排好了一切。晚上当地的羊肉汤锅和特色烧烤自然少不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第二天一早,我就随大舅舅的车去了四十里外的吉米镇,全部山路,绕山而行,不光路窄而且绕来绕去。好在云雾缭绕,视线开阔,风景极美。<br />有些地方在修路,路况极差,舅舅的丰田霸道发挥了它强大的功能,一往无前。本来我以为半小时就能到,没想到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br />舅舅说这算是开的快的,我开的话估计要两小时。“幸好没开你那车,跑这样的路肯定会心疼死你。”舅舅笑着对我说。</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来到吉米镇上,竟然热闹非凡,原来恰巧今天赶集,这是什么运气啊,哈哈,把我高兴坏了。<br />但彝族人会不会让我拍呢?我拉上同车随行的一个彝族叔叔,打算让他帮忙沟通沟通,叔叔很得意的当了我的随行翻译。<br /></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只一会时间我就发现那是我多虑了。人们对我的长焦镜头很新奇,当我镜头对准他们时,有的害羞,有的好奇,有的得意,有的热情,无一例外都很接纳我,没有一个生气制止的。</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这里基本没有游客来,都是当地人。”叔叔告诉我。原来如此,也只有如此,没有受到太多外界骚扰,他们才会如此的纯朴实在。</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拍了他们后,我会及时的给他们看我给他们拍的照片,看后都很满意,说拍出来的比实际好看。<br />舅舅说这些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每次赶集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br />午饭是炖鸡,两盆炖鸡,看的我垂涎欲滴,想尝尝彝族的炖鸡味道是怎样的呢。<br />只吃了一块我就郁闷了。为什么?咬不动啊,<br />可能是炖汤的时间短了。与汉族不一样的是,除了炖的这只鸡外没有任何其他菜,据说这是他们的习惯。</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每人一个木制勺子,从大盆里舀汤喝,“筷子呢?”我偷偷问舅舅,“没有筷子,”舅舅很平静的回答。原来饭也是用这勺子舀着吃,真是各方有各俗,稀奇。</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看着其他人吃的津津有味,我惭愧的觉得自己太挑嘴。<br />后来舅舅告诉我:“彝族人很可爱,这就是他们的待客之道,只要杀鸡宰羊给你吃就行,不管煮的生还是熟,吃不吃的动就是客人自己的事了,哈哈哈哈。”这,这,看来要去彝族人家做客,首先必须要有一副好牙齿。</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为了以后深入彝族朋友的圈子里去,看来我要好好锻炼牙齿。(后来我吃到了非常好吃的烤猪儿肉,外脆里酥,超级香,至今让我垂涎不已。)</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午饭后,舅舅说带我去两个村子转转,这让我非常高兴。</font></b></h3> <h3>微信号:yrnc2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