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郁<div><br>一枕丝绵项上柔,绣纹轻覆静无求。<br>黄粱梦里功名好,醒后依然伴案头。<div><br></div><div>2025.09.27</div><div><br></div><div>枕头<br>南岳山人<br>舒弹绵软硬芯柔,刺绣印花无索求。<br>偶尔被人怀抱着,平常只是摆床头。</div><div><br></div><div><h1><b>两首相和《枕头》诗赏析:物咏情生,意趣相映</b></h1><div><b><br></b></div>倪郁的《次韵南岳山人〈枕头〉》与南岳山人的原作《枕头》,以 “枕头” 这一日常之物为吟咏对象,一唱一和间尽显生活意趣,既贴合 “次韵” 的格律呼应,又在立意与细节上各有侧重,形成巧妙的互补与共鸣。<br>一、格律与形式:次韵相契,字句呼应<br>“次韵” 要求和诗需沿用原诗的韵脚、平仄(近体诗范畴),两首诗在这一点上贴合严谨:<br>韵脚统一:均以 “柔(róu)”“求(qiú)”“头(tóu)” 为韵,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体现了唱和诗的格律规范。<br>结构对应:均为七言绝句,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精炼,聚焦 “枕头” 的形态、特质与处境,无冗余笔墨,符合绝句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特点。<br>二、内容与细节:同咏一物,各展视角<br>两首诗虽同写枕头,却从不同角度勾勒其形象,前者偏于 “情与理”,后者重于 “形与态”,相得益彰。<br>维度 南岳山人《枕头》 倪郁《次韵南岳山人〈枕头〉》<br>核心意象 枕头的 “实用形态” 枕头的 “陪伴意涵”<br>首句(写质感) “舒弹绵软硬芯柔”:直述枕芯材质 —— 舒弹绵,点出 “软”“柔” 的触感,侧重 “实用属性”,让读者直观感知枕头的物理特性,朴素直白。 “一枕丝绵项上柔”:以 “丝绵” 定材质,加 “项上” 二字,将枕头与 “人” 的使用场景绑定(枕于颈下),“柔” 的触感更添贴身的温润感,画面更具生活温度。<br>次句(写外观与心性) “刺绣印花无索求”:先描外观(刺绣、印花),再赋品格(“无索求”),以物喻 “不争” 之态,暗合日常器物的 “默默承载” 特质。 “绣纹轻覆静无求”:“绣纹轻覆” 承原作 “刺绣印花”,用词更显细腻(“轻覆” 如温柔覆盖);“静无求” 呼应 “无索求”,却以 “静” 字强化枕头的 “静默陪伴” 感,比原作多了一层静谧的氛围。<br>后两句(写处境与立意) “偶尔被人怀抱着,平常只是摆床头”:写实枕头的两种状态 —— 偶尔被抱(如整理床铺时)、平常静摆床头,纯以 “物的视角” 述其日常,平淡中见真实,暗含 “器物随人,不事张扬” 的意趣。 “黄粱梦里功名好,醒后依然伴案头”:跳出 “物本身”,关联 “人的情志”—— 将枕头与 “黄粱梦”(喻虚幻功名)结合,写人在梦中追逐功名,醒来后唯有枕头仍静静相伴于案头(或床头),以 “功名的虚幻” 反衬 “枕头的实在”,暗含 “世事浮华中,平凡陪伴最可贵” 的理思,比原作多了一层人生感慨,立意更显深沉。<br>三、情感与旨趣:以小见大,各有千秋<br>南岳山人的原作:走 “写实白描” 路线,不添过多主观情志,仅以简洁笔墨勾勒枕头的材质、外观与日常处境,如一幅 “生活小景图”。诗中 “无索求”“偶尔被抱”“平常摆床头”,既写活了枕头的 “不争”,也暗合了对 “平凡事物默默价值” 的肯定,读来轻松自然,充满生活气息。<br>倪郁的次韵诗:在原作基础上 “拓深立意”,借枕头这一 “陪伴者” 的形象,切入对 “人生虚幻与真实” 的思考。“黄粱梦” 的典故用得巧妙,不晦涩却有余味 —— 世人多追功名,醒来方知皆是泡影,唯有身边最朴素的器物(如枕头)始终相伴,这种 “以物观心” 的写法,让日常之物有了情感重量,也让小诗兼具了哲思与温度。<br>两首诗一浅一深、一实一虚,前者为 “物之咏”,后者为 “情之寄”,共同将 “枕头” 这一平凡物件写出了意趣与深意,堪称唱和诗中 “同题不同境,相映皆成趣” 的佳作。</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