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说运河

落日熔金

<p class="ql-block">近年来,西城区深耕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后打造近40部优秀原创剧。</p> <p class="ql-block">剧目涵盖“红色历史”、“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三大主题,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原创文化资源库。</p> <p class="ql-block">今年,西城区独创“原创剧目创作+思政教育实践+多场景融合传播”三位一体模式,打造“艺术点亮信仰之光”原创剧大思政课。</p> <p class="ql-block">北京曲剧《运河之端有片海》作为西城区原创剧大思政课“传统文化”的代表剧目,利用北京曲剧这一北京独有的剧种,持续擦亮“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文化标识。讲述科学家郭守敬和运河之端“海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继原创话剧《京报》之后,我第二次观看西城区大思政课原创剧目。</p> <p class="ql-block">全剧从老师向学生讲述郭守敬、大运河开启……</p> <p class="ql-block">《运河之端有片海》以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治理积水潭、开凿通惠河的历史事件为核心内容。遗成功十周年”的背景。 ‌‌</p> <p class="ql-block">剧情从北京中轴线上的万宁桥(元代遗存)出发,讲述了郭守敬如何通过水利工程重塑北京城市格局,将积水潭发展为大运河北端重要的漕运枢纽。 ‌‌</p> <p class="ql-block">郭守敬受命治理积水潭水患,并开凿通惠河连通涿州至杭州的运河线路,解决了元代漕运难题。</p> <p class="ql-block">这一工程不仅缓解了积水潭的洪涝问题,还促进了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商贸往来,奠定了元大都的水陆交通网络。</p> <p class="ql-block">剧目采用北京曲剧传统唱腔与现代舞台技术结合,通过简洁生动的布景还原历史场景,并虚构“郭夫人”角色增强人物情感线,使历史人物形象更饱满。演出融入了西城区文化元素,呼应了“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全剧尾声部分老师告诉同学们,浩瀚宇宙里有一颗星叫郭守敬。</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知识展览———思政课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