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6日,我们华二黄中一行16人从海南出发,奔赴此次的目的地——“魔都”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椰风拂面的海南,到黄浦江畔的上海,跨越的不仅是千里的山海,更是一场从热带绿意到都市霓虹的逐梦之旅。数学的海洋浩瀚无垠,而我们的“数海遨游”华师启航夏令营,便从这一刻悄然启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时,湿热的风里少了咸咸的海味,多了几分城市特有的鲜活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脚下的土地已不再是熟悉的椰林,而是通往知识殿堂的起点。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更揣着对未知相遇的期待,我们即将在这片新的天地里,解锁一个不一样的夏天,一场关于思维与梦想的探索之旅。 我所在的数学营位于附属闵行永德校区,我即将在这里迎接我新的夏令营生活,这让我感到无比的紧张却又十分的兴奋,这样我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踏上了激动的夏令营生活。</p> <p class="ql-block">当清晨的阳光透过华东师大图书馆的玻璃窗,在《九章算术》的复刻书页上投下斑驳光影时,我们的“数海遨游”夏令营便在这样的诗意里启航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数学,在多数人印象里是公式与定理的堆砌,可在这里,它化作了能触摸的星河。记得拓扑学课堂上,教授用一根莫比乌斯环串联起我们的手环,笑着说“这是数学里最浪漫的循环”;小组讨论时,我们为破解一道数独谜题争得面红耳赤,却在找到规律的瞬间齐声欢呼,原来逻辑的碰撞能迸发如此清脆的声响。</p><p class="ql-block"> 数学的世界里藏着太多奇妙的“脑洞”与严谨的逻辑。希尔伯特的无穷旅馆用一个永远住不满的房间,让我们惊叹于无穷大的诡谲;勾股定理则用简洁的a²+b²=c²,丈量着几何世界的秩序,从古代泥板到现代建筑,它始终是空间里不变的密码。二孩悖论像个调皮的谜题,明明是概率问题,却总在“已知一个是女孩,另一个也是女孩的概率”里绕晕众人;而幻方则把数字编排成对称的魔法,九宫格中每行每列的和都暗藏玄机。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实则串联起数学的多面性——既有挑战直觉的悖论,也有亘古不变的定理,既有抽象的逻辑推演,也有具象的数字游戏,让人在探索中忍不住感叹:原来数学可以这样有趣又深邃。</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激动的数学知识抢答竞赛也悄然而至。计时器的滴答声里,数学抢答知识竞赛的硝烟悄然弥漫。主持人念题的话音刚落,“啪”的按铃声便此起彼伏,像是数字在擂台上的交锋。有人为抢答到勾股定理的变式应用而雀跃,有人因慢半拍错失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题而懊恼,更有小组在几何证明题的思路碰撞中,用粉笔在白板上快速勾勒辅助线——这一刻,公式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脱口而出的战书;解题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队友间眼神交汇时心照不宣的默契。当最后一道题的答案被确认,掌声里混着喘息与欢笑,原来数学的较量,竟能这般热血又鲜活。 虽然我们小组并没有取得胜利,但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抢答竞赛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同学们在一起的团结协作</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令人激动的上海博物馆之旅到来了。踏入上海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长廊。青铜器馆里,纹饰繁复的鼎彝在灯光下泛着幽光,饕餮纹间似有商周的鼓角声隐约传来;书画馆中,泛黄的卷轴上,王羲之的《上虞帖》笔势流转,吴昌硕的墨梅虬劲有力,墨迹里藏着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情怀。转过展柜,明清的青花瓷在玻璃后静静伫立,钴料描绘的山水花鸟,晕染着江南的烟雨朦胧。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不是沉默的展品,而是历史的讲述者——从良渚玉琮的神秘纹饰,到民国钟表的精巧齿轮,它们串联起华夏文明的脉络,也让驻足的人们,在一器一物间,与过往的时光轻轻相拥。</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来了唐立梅教授为我们大家做讲座。这让我更加确定了当科学家的决心,为保护环境而作贡献。跟令人激动的是,我还要到了她的亲笔签名。 在听完讲座之后,我们也迎来了结营前的最后一项活动:有趣的游园之旅。我们要在限制的一个小时中,完成八项活动,集齐八个印章,就能获得四个套圈,进行抽奖。这不仅有有趣的美术馆灯光活动,也有令人燃烧大脑的拼图活动,这一项项活动令我感受到数学不仅是一个公式,更是生活中的一项乐趣。</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也迎来了结营仪式。当最后一张PPT定格在“数海遨游”的logo上,结营仪式的掌声便漫过了整个会场。大屏幕循环播放着这些天的片段:有人在白板前为一个公式争得面红耳赤,有人对着幻方图纸眉头紧锁又豁然开朗,还有深夜小组讨论时,台灯下共同勾勒的解题思路……带队老师把刻着质数图案的纪念章盖在每个人的营服上,笑着说“这是数海给你们的船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记不清所有定理的推导,却会记得那些为解开难题一起熬过的夜,记得把抽象符号变成具象欢笑的瞬间。当营旗缓缓收起,没有人说再见——因为这场在数字世界里的相遇,本就是一场未完待续的远航。数海无涯,今日的停泊,不过是为了明天更笃定地扬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闭营那天,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公式与感悟。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忘记某个定理的推导过程,但不会忘记这个夏天——在华师的林荫道上,我们曾并肩把抽象的符号,走成了具象的风景;把孤单的解题,变成了同行的旅程。数海无涯,幸有此刻,与光同航。希望在若干年以后,还能与你们相遇。</p> <p class="ql-block">在回家的当天上午,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两所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从同济大学的绿荫道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红砖楼,一日之间,仿佛触摸到两座学府截然不同的脉搏。在同济,绿荫掩映着“同舟共济”的校训石,实验室里精密的模型与图纸,藏着工科的严谨与创新,就连路过的教学楼,都透着几分“让建筑赞美生命”的理性温度;转至上外,晨读的声浪从梧桐树下传来,不同语言的语调在空气中交织,多语种图书馆的书架上,外文典籍排列如林,每一本都像是通往世界的窗口。两所学校,一个以科技丈量世界的维度,一个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却同样在年轻的身影里,写满了对知识的热忱与对未来的向往。走在校园里,连风都带着向上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象,在这里的每一个日夜,该有多少梦想正在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八天的上海华师启航夏令营,像一场在知识星河里的短途航行。从初入校园时对着教学楼分布图的茫然,到最后能熟稔地说出图书馆哪个角落适合讨论;从第一次小组课题时的拘谨,到闭营前为一个创意方案争得热火朝天——华师的林荫道记得我们抱着资料奔跑的身影,实验室的灯光映过我们解出难题时发亮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些在导师办公室里得到的点拨,在食堂餐桌上迸发的灵感,甚至是傍晚在操场散步时突然想通的某个逻辑卡点,都成了这段旅程的注脚。原来成长从不是孤立的跋涉,而是和一群同频的人,在知识的磁场里相互吸引、彼此照亮。当营旗落下,带走的是不舍,留下的却是更清晰的方向——华师的八月教会我们,所谓启航,不只是出发,更是懂得带着这份同行的力量,勇敢驶向更辽阔的天地。 上海,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