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日志(四)

菜鸟

<p class="ql-block">【5月29日】</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赛里木湖、车游果子沟大桥、霍尔果斯口岸。</p> <p class="ql-block">为了能在景区多玩一会,一大早我们就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自然是眼睛盯着窗外,希望能把新疆的美景能融入脑海!</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映衬下的风机更显风姿绰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九】赛里木湖</b></p><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是一个集山、湖、林、草、湿地、冰川等原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具有民族风情的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蒙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湖面海拔2073米,面积约458平方千米,东西长29.6千米,南北宽25.7千米,水质透明度达10—12米,水深92米。赛里木湖融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碧湖和珍禽为一体,集雄、奇、幽、秀、旷诸美于一身,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享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的美誉。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第四纪冰川综合作用形成的地堑式的山间断陷盆地,由流域26条山泉和20多条季节性山溪汇集而成,也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终结之地,故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景区面积1314平方千米。2021年5月11日,赛里木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一、赛里木湖</b></p><p class="ql-block">经过四个多小时车程后,我们到达了赛里木湖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赶快把出游前查到的赛里木湖游玩攻略图翻出来,憧憬着我们今天将会游览到的那些美景……</p><p class="ql-block">从攻略图上看赛湖景点很多,且间隔距离也很远,虽然景区有区间车接送,但游客太多,換乘排队会很躭误时间的!</p> <p class="ql-block">正担心着,新来的地接导游小包带来好消息:经与服务中心斡旋,我们不用去挤景区的区间车,可以乘座自己的旅游大巴游览,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多游几个点了!</p><p class="ql-block">只是我高兴得太早了!我们在景区大约四个小时,但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在等人😳😳,所以感觉攻略图上的点,我们几乎没走过几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1、月亮湾</b></p><p class="ql-block">从游玩攻略上看,我们从东门进入后的第一个停车点,应该是叫“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在月亮湾初步认识这种叫做“赛里木湖蓝”的蓝!</p> <p class="ql-block">天空、大山、湖水三位一体,全部融入这蓝色之中,湖面仿佛是浸了月光的冰,清透得能映见人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据查: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主要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经西风带长途输送至天山山脉,在此形成地形降水后无法继续东进,成为大西洋水汽影响的最东端湖泊。</p> <p class="ql-block">赛湖月亮湾打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2、三台古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畔的三台古驿是清代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作为商旅补给点,曾为过往行者提供住宿、换马等服务。</p> <p class="ql-block">三台古驿名字来源:</p><p class="ql-block">为巩固西北边疆,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政府从张家口调察哈尔官兵驻防伊犁,并在战略要道设立五个军台(驿站),三台古驿因位于第三站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3、赛湖1314打卡点</b></p> <p class="ql-block">赛湖“1314”的含意:赛里木湖景区总面积共1314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赛湖“1314”与“一生一世”谐音相吻合,故吸引了不少情侣或夫妻到赛湖铭志,表达将一生一世相依相偎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湖边的大家伙像什么?🤔🧐</p> <p class="ql-block">继续欣赏“赛里木湖蓝”!</p> <p class="ql-block">时间差不多了,赶回路边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4、松树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查大巴车这</span>个停车点位于赛湖南门附近的松树头。</p> <p class="ql-block">听说松树头之巅,登顶远眺,尽收眼底的不仅是赛湖十七种如梦如幻的蓝色水面,还有果子沟大桥如银链横跨苍翠山谷的美景。我们便从这些商舖后面,顺着木栈道向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我们以为是山顶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我们现在所处位置距离松树头山顶,还差五分之四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算了一下导游给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去到山顶,只能退而求其次,就在这里观赏一下具有十七种蓝色的赛湖了!</p> <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的美,美在色彩的纯粹与变幻。晴空之下,湖水并非单一色调,而是随光线与深度铺陈出17种蓝色交响曲:浅蓝如琉璃通透,深蓝似墨玉沉静,孔雀蓝漾动珠光,宝石蓝灼灼生辉……</p> <p class="ql-block">同伴的赛湖接片👍👍👍</p> <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的美,美得让人不忍离开,真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的路边,顺便拍了几张赛里木湖的小野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二、车游果子沟大桥</b></p><p class="ql-block">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p> <p class="ql-block">果子沟在古代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称为“铁关”。同时也因为它宜人的风景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奇绝仙境”,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 </p> <p class="ql-block">果子沟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p> <p class="ql-block">网上说果子沟必去的三个核心景点为:果子沟大桥及观景台、山脊徒步区、无敌全景停车点。‌ 可惜我们全程不停车不减速,只能拼眼力拼手速,能拍多少算多少,以示我曾经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又借用坐车窗另一边的李导果子沟的视频,以便能留下更多记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霍尔果斯</b></p><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多,进入霍尔多斯口岸的边境管理区</p> <p class="ql-block">进了边境管理区,旁边就是游客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进入霍尔果斯街区</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街景</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站在餐馆门口拍的,当时已经下午17:50了,我们还没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继续乘车去霍尔果斯国门景区</p> <p class="ql-block">路边建筑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p> <p class="ql-block">在等待进入国门景区排队时,欣赏景区入口处正对的这条大街!</p> <p class="ql-block">“祖国万岁”!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进入霍尔果斯国门景区。国门是霍尔果斯的地标性建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至今,霍尔果斯口岸国门不断进行着“升级换代”,至今已有第6代新国门。图片展示的是已完成历史使命的第五代国门,现为国门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是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物流、人员往来的核心通道。</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和第三国开放,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霍尔果斯河为界,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p> <p class="ql-block">霍尔多斯近150年简况:</p><p class="ql-block">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霍尔果斯口岸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1881年,正式通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即关闭。</p><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1992年,正式向第三国开放。2016年3月19日,口岸开行首趟中欧班列。到24年12月为止,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已连续7年位居新疆口岸首位。</p><p class="ql-block">2024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37万人次,同比增长90%,其中中国籍人员77万人次,外国籍人员6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位列自治区口岸之首,在深化国家经贸合作,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国门文化馆前言</b></p><p class="ql-block">边疆之地,国之门户。守则固土安民,通则富民强国。</p><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驼队经过的地方,积累财富的地方,因处中国边疆国门之地,有通守兼备之重要地位,历来备受关注。</p><p class="ql-block">回望历史,这里曾是乌孙故地,有汉家公主和亲的美丽传说;这里曾是西域要塞,有张骞凿空的艰辛不易;这里曾是丝路驿站,有驼铃声声的繁华不息…</p><p class="ql-block">聚焦当下,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也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祖国漫长边界线上的重要国门之一。</p><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展示国门文化的重任。本馆以国门为核心,1881年正式通关为重要节点,追溯千年驿站历史渊源,再现百年口岸发展变革,围绕边疆、边防、边贸等理念,展呈历史文化、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等内容,弘扬爱国护边的精神价值,促进多边经贸的合作共赢。</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之名</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标签:</p><p class="ql-block">驼队经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积累财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p><p class="ql-block">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性陆路口岸</p><p class="ql-block">世界唯一的国际边境合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千年驿站 百年口岸</p> <p class="ql-block">3000平方米的国门展馆通过数字影像、戍边文物等,系统展示从汉代西域都护府到现代"一带一路"枢纽的演变历程……</p> <p class="ql-block">1881年,中俄谈判,曾纪泽虎口索食(这里也少不了左宗棠率军队抬棺入疆给予沙俄的军事压力),从此,霍尔果斯成为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西往来,物产交融!</p> <p class="ql-block">在现代史上,霍尔果斯口岸成为外国援助物资的红色通道!</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强边固防,经历千辛万苦,換来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b>霍尔果斯口岸国门的六次兴替</b></p><p class="ql-block">国门,广义上指边防哨所和海关,狭义上则指建设在对外开放口岸上的门形建筑。霍尔果斯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国门是霍尔果斯的地标性建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至今,霍尔果斯口岸国门不断进行着“升级换代”:第一代公路口岸是一排平房;随着业务增长,二代、三代国门不断扩建;1996年,建成第四代国门;2000年以来,口岸进入新的发展期,在第四代国门的基础上改建成第五代国门;2018年,新的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霍尔果斯口岸国门历经6次蜕变,见证了北疆边城跨越世纪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伟大祖国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2018年启用的霍尔果斯第六代新国门(网上下载图片)。</p> <p class="ql-block"><b>“耻辱碑”(18号界碑)</b></p><p class="ql-block">这座界碑是清政府时期的中俄18号界碑。根据188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设立,由沙俄制作但清政府出资。由于清政府未派官员监督埋设,俄方将界碑向中国境内推移了20公里,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这座界碑因此被称为“耻辱碑”或“警示碑”,现立于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门参观通道上。</p><p class="ql-block">界碑正面刻有满文“石碑”二字。</p> <p class="ql-block">石碑背面刻有沙俄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p> <p class="ql-block">清代18号界碑</p><p class="ql-block">清代18号界碑,是最早清朝时期中俄边境线的界碑,背面刻有俄国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鹰在俄国是勇敢的象征,“18”是界碑的排序。正面刻有满文,意为“石碑”,在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岸界上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牌,沙俄趁机将石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千米,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地区。</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进行了不懈努力。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界碑的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千米的土地归还我国。在这片区域中,有四块为俄国所立的界碑,18号即其中之一。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的一座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年6月移至霍尔果斯。</p> <p class="ql-block"><b>324号界碑</b></p><p class="ql-block">1997年新立的界碑,324(1)立在中国境内,324(2)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该碑实物立在军事管辖区域内,可以远观,禁止拍照,故只能用这块在国门文化馆拍的界碑来代替。</p> <p class="ql-block">来霍尔果斯口岸,本想体验一下一步跨两国快感,但遗憾的是导游没带我们去到这个地方,就连第六代新国门都没看见,此图和第六代新国门都是从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带着遗憾离开了霍尔果斯!😒🙄☹️</p> <p class="ql-block">为不留遗憾,只等再次光临霍尔果斯了🥰🥰🤩🤩</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观赏,我们下篇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