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古村,一村两院士

远征

<p class="ql-block"><b>  坐落在宁波市江北区的童家村,它典雅淳朴、清气满盈、名人辈出,有着“院士故里、和美童家”的美称。</b></p> <p class="ql-block"><b>  老宁波有一句话,叫“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意思是旧时宁波童家、姚家以及在马径的张家,这三大家族的银子多得都可以用来砌墙了。当年,江北庄桥的富庶从这句民谣中就可见一斑。其中的“童”,指的就是庄桥童家村。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国内外久负盛名。</b></p> <p class="ql-block"><b>  据《慈溪鸿门童氏宗谱》记载,原籍于四明山脉建岙村童氏一支后裔童葵,于唐初迁居灵山东南沿慈溪鸿门村繁衍生息,后此地童氏人丁兴旺,遂定名为童家村。</b></p> <p class="ql-block"><b>  清光绪年间,童家村设童市,每月农历的一、三、五、七、九单日为市日。四邻八乡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集散于此,一时间“童市街”风光无限。</b></p> <p class="ql-block"><b>  童家村内有一座童氏宗祠,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朝南面河,位于童市街的最东边,为二进、院落一重,分别由前厅、正屋和左右厢房四个单体组成,呈四合院布局,建筑风格较有地方特色,占地面积为606平方米。“以仁厚立心,以孝悌律行”,这是童氏先辈对后代的期望和教诲。</b></p> <p class="ql-block"><b>  村中保留有童坦君院士和童志鹏院士居住过的地方。其中童坦君院士旧居建于200多年前。经过历史的变迁依旧保留了最原始的建筑结构,房屋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砖雕、木雕、石雕。</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村子走出2位院士,分别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及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坦君。</b></p> <p class="ql-block"><b>  童志鹏(1924—2017),电子信息工程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我国综合性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的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开拓者之一,童志鹏院士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稳定和培育科研队伍做出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童坦君(1934—2022),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童坦君院士潜心致力于细胞的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并走向国际前沿,被誉为“破解衰老密码的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