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游(二) 登上北岳恒山之巅.

怡妹

<p class="ql-block">  5月8日上午约11时,我们的北岳恒山第一胜景悬空寺登临结束,就近吃了浑源县小媳妇凉粉后,开始攀登北岳恒山。</p> <p class="ql-block">  恒山为中华五岳之北岳,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叠嶂拔峙,横亘塞上,主峰天峰岭就是我们今天挑战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索道到达的第一站是恒山魁星阁。这里的魁星与我们常见的传统魁星造像有所不同,是一副鬼怪造型,右手执笔,左手捧斗于腰间;魁星,助学子们金榜题名的神仙。</p> <p class="ql-block">  顺着眼前这条蜿蜒曲折的山道,爬到山尖上那个亭子,就可到恒山山顶,可不知为什么这条上山路被封闭了。我们沿着魁星阁右侧一条幽静的山道行走,道旁有指示牌,此路通向恒山庙群。当你攀登过恒山,你会发现其实恒山庙群才是恒山中最值得参观游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开始登山之旅,这一段大多是平路,对体力要求不多,正好可观山川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山崖上白云灵穴充满神秘</p> <p class="ql-block">  前方出现一座寺庙,九天宫。这里供奉的是九天玄女,在逐鹿之战时,她帮助黄帝大败蚩尤,被道家奉为无所不能的女神,也掌管天下儿女之事。</p> <p class="ql-block">  九天宫旁边就是斗母阁,其牌匾书有“母仪天下”。这个斗母阁供奉的是天上的老母,又称斗姥或先天道母,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可见其地位之卓然。</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北岳恒山主庙,恒山中最大的庙宇一一贞元殿,也称恒宗殿。殿前宽阔的平台横亘在崖壁之上,北岳恒山彩旗飘扬,近处苍松翠柏,远处庙宇青山,琼台玉宇,仿佛神仙之境。</p> <p class="ql-block">  进入恒宗殿的崇灵门,从门中看去,可见台阶真如古人“陡立若天梯,登如沿壁行”诗句描写的那样。由于石阶太陡,专为此台阶的攀爬立有只许上行、不许下行的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  恒宗殿正对的台阶共有103级,与地面夹角大概为70°,是我见过最陡峭的台阶,愈发彰显殿堂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贞元殿(恒宗殿),殿前匾额书有:“和化圆融”、“北宗神址”。这里供奉的是北岳大帝,据说舜封恒山为北岳,汉武帝亲临祭祀,开始封王,到宋才封安天元圣帝。有意思的是五岳帝位,非一人而终,每500年一轮回,轮流执掌帝位。</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元年夏,康熙赴五台山途中,登恒山巡游祭祀,亲书“化垂悠久”匾额,意为北岳大帝对世人的教化流传千古。恒山也在明末清初成为北岳的名之正统。当然,恒山道教文化并非始于明清时代,其始于西汉,兴盛于北魏,一直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p> <p class="ql-block">  接着前往会仙府,会仙府是恒山所有建筑中地势最高的一处道观,所处位置是一个天然的岩窟,窟前古柏数株,窟内依崖建观,顾名思义,是神仙们聚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会仙府是恒山最大的仙道居住之处,内塑八仙人物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等,历代都有道教名家在恒山修行的传说,这里也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修炼成仙之地。</p> <p class="ql-block">  会仙府旁边是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地方。只见悬崖上刻有,天下名山,通绝天地。尽显恒山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恒顶”前进,这里就要开启一段狭窄而又陡峭的山路,好在不太长,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加油站,虽说是山高路远,但总能与顶峰相见。</p> <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前方山路的尽头,“姐妹松”耸立在路中央,相互依偎,千百年来,成为恒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旁边峭壁上刻“恒宗极天”,苍劲有力,与山峦融为一体,极有气势,与“姐妹松”交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顺着台阶攀上巨石,一座飞檐凉亭矗立在眼前,这座亭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邈幽亭,匾上书:“又见北极”。这里是爬恒山的最佳休整处,因为过了这里,就是冲锋恒顶了。</p> <p class="ql-block">  开始冲顶,在一条还在修的山脊上、全都是50度左右的石阶路,台阶不但没有扶手,两侧也没有任何树木遮挡,且路边景色平平,甚感枯燥,也发出为啥五岳之中只有北岳恒山是4A景区的感概。</p> <p class="ql-block">  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海拔2016.1米的天峰岭,登上了北岳恒山之巅。恒山顶应该是我见过最没有惊喜的山顶了,仿佛登顶北岳只是因为五岳国山的诱惑。</p> <p class="ql-block">  但是且慢,当你站在这朴实无华的峰顶 ,看恒山山麓下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浑源县城,看群山之外星罗棋布的红顶或青灰色的房子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之上,人世间的美好令人向往,登顶的快乐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庆幸我们选择步行下山,重新到达岳庙群,更深地了解恒山的人文历史。远看群山中红色石刻“云中胜迹”“德峯”和梳妆楼分外壮观。</p> <p class="ql-block">  恒宗殿与寝宫遥相呼应,它们是恒山庙群中最出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寝宫始建于北魏年间,是恒山最早的道教建筑,明代之前一直是恒山的主殿,后改为北岳大帝及夫人寝宫。</p> <p class="ql-block">  明代王献臣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崔一元题“路接天衢”,融合佛道儒文化‌。</p> <p class="ql-block">寝宫处摩崖题刻林立,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  北岳灵宫有着灵石东飞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还元洞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唐代颜真卿题刻“拱辰”,源自李白诗句,描述了恒山与飞石窟的壮丽‌,坐在这千年道观石阶上,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  苦甜井,在恒山半腰,两井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间,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玄宗李隆基曾给甜井赐匾“龙泉观”。</p> <p class="ql-block">  马神庙到了,这里供奉的是北岳大帝的坐骑,两匹马。马的塑像看起来萌萌的,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朴的木牌坊就是恒山庙群区的大门。牌坊横匾四周围有七条金龙,正中写有“人天北柱”,为康熙帝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所书。</p> <p class="ql-block">  恒山主峰,自古以来就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称,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p> <p class="ql-block">  下山路上,路遇一片石头,上面有大大小小的水坑,据说是张果老归隐恒山,倒骑毛驴,往返于这个小路,一个雨天,他云游归来,驴蹄陷到了泥窝里头,就留了这个驴蹄印,所以这个地方叫“果老岭”。</p> <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有着鳄鱼石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在 “虎风口”处,挺立着一棵1400年树龄的巨大油松,相传张果老归隐恒山,常带着毛驴在此小憩,一日猛虎来袭,毛驴与虎斗法,拔起了古树,树根悬于地面,后人称为“虎口悬松”。又因为其根须裸露在外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被视作恒山十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刚健遒劲的“恒宗”两字做为恒山最经典的榜书,不仅是恒山历代摩崖石刻之冠,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字。恒山在春秋时,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战国时,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两汉时,匈奴利用恒山争天下;东晋时,慕容氏踞恒山威天下;北魏时,拓跋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北宋依仗恒山守天下;金代恃恒山而鞭天下;元灭天下,清统天下,也凭借以恒山为主体的长城沿线天险。许多帝王、名将都引兵在此打过仗,这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引以为豪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波澜不惊的恒山之旅有着别具一种清幽的从容之美,恒山断岩层层,壁立千仞,摩刻林立,庙宇恢宏,古寺悬空的雄浑,都留在了记忆深处。而今日登上恒山之巅,也倍感自豪,因为自己实现了五岳已经全部登临的心愿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  晚上蹓跶到古城和阳居老大同面馆,点老卤黑猪肉刀削面和老大同羊杂粉各一碗,黄米凉糕一份,吃着非常棒的山西特色美食,结束了辛苦而完美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