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镀金时代,Vanderbilt家族是典范家族。2007年《福布斯》网站公布了“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该家族创始人Cornelius Vanderbilt位列第三,仅次于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ornelius1877年去世的时候留下了1.05亿美元财产,这相当于2012年的1800亿美元。后来,他的继承人威廉又将财产翻了近一倍,在镀金时代,Vanderbilt家族大量积累财富,并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社会和物质面貌。Vanderbilt家族的财富,源于航运和铁路行业,而这两个行业在19世纪末,基本上都被家族创始人Cornelius Vanderbilt垄断。他的辛勤工作,为他的子孙后代继续赚钱打下了基础,然而他们的后代越来越不愿意挣钱,而变得更愿意花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等到Vanderbilt的第三代开始继承家族财产时,Vanderbilt家族的经济主导地位正在持续下降。到了20世纪30年代,航运业正在输给其他交通方式,如汽车、驳船和公共汽车。该家族出售了其铁路股份,为竞争对手在其企业中拥有多数股份打开了大门。例如,Chesapeake and Ohio铁路公司收购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大量股票,并接管了领导权,结果却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将该公司推入破产境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就像许多富有的家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一样,Vanderbilt家族也有挥霍无度的倾向。因此Vanderbilt家族的巨大财富,最终导致了他们从曾经主宰的金融和社会阶梯的顶端,跌落神坛。随着家族的壮大,财富在Vanderbilt家族越来越多的后代之间分散,直到分散得太细。老Vanderbilt去世后的30年里,他的家族没有一个人跻身美国最富有的人之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老Vanderbilt去世后仅仅48年,他的一个直系后代就在身无分文的状况下去世,家族建立的那些豪华别墅也在老Vanderbilt去世后的80年中或被推倒,或被迫出售,或转为博物馆,无一幸免。事实上,到1973年,Vanderbilt家族的120名成员甚至都不是百万富翁。不到100年,这笔巨额财富消散殆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Vanderbilt家族在沿续130年后走向衰落,其中原因可能没法用一两句话说明白,不过,除了不断增加的遗产税、房产税、经济大萧条外,家族几代人奢靡豪华、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是其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span></p> 第一代:Cornelius的传奇创富历程 <p class="ql-block">范德比尔特,其实应拼为van der Bilts,是荷兰裔纽约人,在纽约郊区Staten Island世代务农种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4年,未来的铁路大亨Cornelius Vanderbilt出生于纽约Staten Island,他的父亲是个没读过书、寡言少语但吃苦耐劳的人,经营着帆驳船;母亲Phebe Hand在一个小康环境中长大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岁时,Cornelius Vanderbilt就辍学回家,为父亲的帆驳船效力,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水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0年,在Cornelius仅16岁时,他向母亲借了100美元,开始创业历程。母亲为了检验他是一时头脑发热还是真有创业干劲,提出一个苛刻的借款条件,即在Cornelius16岁生日前把一块8英亩处女地开垦出来,并种上农作物。为了借到这100美元,科尼利尔斯生日前的4周时间都在开垦土地和种植庄稼中度过,并在生日前成功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从此,他开始了Staten Island与曼哈顿之间的旅客和货物运送事业。那时还没有跨海大桥,与曼哈顿交通不便,Commodore靠摆渡跑起了运输,从此一路开挂。在第一个航运旺季结束后,他不仅还清了母亲的借款,还多给了她1000美元,这是Cornelius事业成功的开始。1812年开始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Cornelius通过帮军队运送要塞物资,使得事业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7年,年仅23岁的Cornelius已经拥有几艘价值总和超过7000美元的帆驳船,还积累了9000美元现金,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在同龄人中也算是非常有钱的人。就在帆驳船运输事业蒸蒸日上的背景下,他作出了令人吃惊也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卖掉自己的帆驳船,选择给别人打工,成为“耗子号”—一艘体积非常小的蒸汽船的船长。这份工作使得Cornelius有机会深入了解新兴的蒸汽船工业,为后来自己的蒸汽船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28年,Cornelius在纽约地区成立了蒸汽船航运公司。他精力无穷,野心勃勃,视财如命。为了压低成本,船上甚至连救生设备都不配。娶表妹做老婆就是为了添一个任劳任怨的免费雇员;新婚次日,便回码头工作。那时美国正是工业革命,运输业蓬勃发展。他精明强干、独断专横、贪得无厌。为了发战争财,敢铤而走险;为了打垮竞争对手,会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与竞争对手进行猛烈的价格战。在19世纪40年代,他从一艘船发展到了100艘蒸汽船。其他船员称他为“Commodore”,这个命名与Cornelius一生保持一致。十几年打拼,他拥有了一个航运帝国,航线从美国东部一路覆盖到中美洲的Nicaragu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40年代末,太平沿岸的加州发现了金矿。消息传开,欧美地区掀起了西部掏金浪潮。成千上万的人远渡大西洋来美国掏金。他们都从纽约上岸。当时,美国还没有联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横惯铁路。从纽约到旧金山走的是海路,巴那马运河在当时还没提上议事日程。纽约的轮船必须绕过南美洲极南端驶往旧金山,效率很低。Cornelius不断研究地图,进行调查,探索此中商机,在铁路横贯大陆之前开通了从纽约运送淘金者到旧金山的蒸汽船新航线——Nicaragua路线,从中美洲的Nicaragua过境,这一服务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超过100万美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ornelius Vanderbilt by Ernst Plassmann, Grand Central Terminal</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美国75%的商务贸易来自纽约市的港口,其中大部分是Vanderbilt的舰队。但是Vanderbilt并没有满足于此。1864年开始,蒸汽船的航运业务总体上还是很赚钱,但已经临近70岁的Cornelius又一次作出了人生中的重要决定:放弃自己所钟爱的蒸汽船事业,将事业重心从航运转到了铁路。创立了铁路企业王国——纽约中央铁路公司(New York Central)。因为他已经洞察到,进入快速扩张期的铁路系统,将逐步替代航运成为美国运输行业的核心。Cornelius再一次利用自己的精明冷酷,在华尔街市场上连战连捷,不仅获得了巨大利润,同时也将Harlem铁路、Hudson River铁路以及New York Central铁路收入囊中,3条铁路共同撑起了Cornelius“铁路大亨”的名号。日后Cornelius还陆续将Lake Shore and Michigan Southern铁路、Canada Southern铁路等十几条铁路归入自己的控制之下。Vanderbilt家族企业王国的版图延伸到美国各地。他的“铁路帝国”使其姓氏Vanderbilt在当时成为“兴旺”、“富贵”的同义词。实现了对进出城市列车的垄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rand Central Depo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69年,Cornelius指示Harlem铁路公司在曼哈顿第42街开始建造中央车站 (Grand Central Depot)。该车站于1871年竣工,成为其在纽约的铁路线终点站。他将第四大道上的轨道凿成一个洞,后来变成了隧道,第四大道也变成了公园大道 (Park Ave)。1913年,该车站被中央车站 (Grand Central Tdrminal) 取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rand Central Terminal</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纽约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tatue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75年,他捐了一百万美元建立创办Vanderbilt大学,今天美国的名校之一。这是他生前唯一对后世的重要的捐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他在1877年去世时,他积累了1亿美元财富——比当时美国财政部持有的资产还要多,占美国当时GDP的1/87。2012年美国GDP为15.6万亿美元,如果按这个比例折算,Cornelius的遗产在2012年相当于1800亿美元,而从1995年起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在2012年的财富也不过610亿美元。他也是电脑游戏《铁路大亨》(Railroad Tycoon) 的原型人物。2007年《福布斯》网站公布了“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Vanderbilt家族创始人Cornelius Vanderbilt位列第三,仅次于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和Andrew Carnegie。</p> <p class="ql-block">Cornelius生了13个孩子,九女四男。他重男轻女,完全不顾女儿们;四个儿子中,两个夭折,一个癫痫;只有大儿子Billy正常,被他羞辱+棍棒式教育虐成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rnelius Vanderbilt去世后,他的儿子<b>William Henry Vanderbilt (Billy)</b>成为了首要遗产继承人,继承了大约9500万美元,而其他的子女分到的遗产则非常少,其他9个子女加起来不过500万美元。 最让人惊奇的是,他从小患病的二儿子Cornelius Jeremiah Vanderbilt 赌博,到处借钱,不务正业,仅获得总额2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由信托基金产生的利息来支撑他的日常生活开支。他将大部分遗产留给大儿子William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想保持巨额财富的完整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一座丰碑永留于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这样的遗产分配自然引起其他子女的不满。由于其二儿子Jeremiah获得的遗产非常少,所以Vanderbilt家族就此开始了漫长的遗产争夺诉讼案。在父亲逝世后,Jeremiah鼓动妹妹对父亲的遗嘱提出诉讼,提出遗嘱是在父亲头脑不清醒、健康状况不理想的状态下作出的,有违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这场诉讼开始于1877年11月,是美国法庭历史上历时最长、辩论过程最为尖锐的诉讼案之一,William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乏味单调的诉讼法庭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证明Cornelius的精神有问题并且没有行为能力,起诉一方的律师爆出大量Cornelius生前生活习惯不良、患有梅毒、与通灵师交往等令全国民众哗然的丑闻。医学界的专家为了证实律师所言,在法庭听众面前将死后的Cornelius的器官进行解剖并详细进行描述。行贿受贿和收买伪证等事件不断出现在这场官司中,最后在1879年3月19日,法官凯文读了大量的鉴定意见并宣布支持遗嘱中的所有条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William的弟弟妹妹并没有因此罢休,他们又提出了多起针对遗嘱的诉讼,所以在1879年4月,厌烦了冗长乏味诉讼的William决定与弟弟妹妹进行和解,并终止了所有诉讼。虽然和解的具体内容没有公布,但外界普遍认为,William给弟弟妹妹每人100万美元并且帮他们支付了由于法律诉讼而花费的25万美元以及其他一些合法债务。后面的事实显示,William给弟弟Jeremiah的100万美元选择了设立信托基金的方式,并将家族铁路公司的首席秘书伍斯特先生列为受托人,负责信托资金的运作发放。至此,这场从头到尾充斥着受贿、伪证的遗产争夺诉讼案以William的妥协而尘埃落定。四年后,Jeremiah在赌场的酒店里自杀身亡,年仅51岁。</p> <p class="ql-block">Cornelius性格不讨喜,不修边幅,缺乏社交礼仪。纽约的精英社交圈认为他是个大老粗、暴发户;他却自豪于自己的文盲与粗鲁。尽管去世时积蓄了一亿美元、全美国5%的财富,顶着“航运大王”和“铁路大王”的双重头衔,他仍不属于纽约贵圈。</p> 第二代继承人William Henry Vanderbilt <p class="ql-block">William和父亲一样长着笔挺的鹰钩鼻,但父亲却有点看不起这个儿子,因为他觉得这个孩子意志力太过薄弱且没有生意场上的雄心。1839年,父亲将William安排在一家公司从底层文员做起。做文员的工资很少,William赚的钱还不够自己的生活开销。1841年,William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与一个牧师的女儿Maria Louisa Kissam结婚。不容别人对自己的权威提出质疑的Cornelius首先让William辞去文员工作,然后又讽刺性地在Staten Island买下一个农场作为儿子和Maria的结婚礼物,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拿钱资助他们,使得William夫妇只能依靠农场自谋生计。直到1863年,Cornelius最宠爱的小儿子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在南北战争中死于肺病,William才被父亲重视起来。这对于Cornelius来说可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自己最看好的小儿子病亡,第二个儿子离家出走后整天游手好闲,所以只能选择看起来资质平庸、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的William来继承自己的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锻炼William的经商管理能力,Cornelius把他安排进Staten Island铁路公司的董事会。Staten Island铁路之前的发展曾遇到瓶颈,在William的管理下,公司铁路和火车调度都运行得有条不紊,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的成功使得Cornelius感到非常欣慰,不久,William被安排进入Harlem铁路公司和Hudson River铁路公司董事会,并担任Harlem铁路公司总裁。William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才能,他创造性地将这两家铁路公司合并起来统一管理,调整了火车运营时刻表,使得两条铁路的火车班次相辅相成,一方面减少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使两家公司的总体利润最大化。1869年,William将中央铁路线扩展到芝加哥和圣路易斯,再之后又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购买Lakeshore铁路股票将其也收入囊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77年Cornelius逝世后,William继承了家族大部分财产并完全操控了整个家族的商业运作,他的管理才能也得到更为积极的发挥。当年,铁路部门为了减少成本削减了铁路工人10%的工资,由此引发了大罢工,一部分工人声称要炸掉纽约中央铁路,美国各行各业都处于极度恐慌状态。William并没有学父亲之前解决宾西法利亚州罢工时请求军队镇压的方式,而是选择心平气和地与雇员谈判并进行适当的妥协,因为他认为暴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坐下来谈判才能使公司长远发展下去。他为罢工的雇员总共分发了10万美元并承诺铁路公司有起色后就恢复被削减去的10%工资,他的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12000名罢工工人中有11500人回到了工作岗位,公司损失降到了最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年轻时不受父亲喜爱,既没有老爸赚钱的疯狂和天分,也没有老爸创业的动力和炽热,对掌舵庞大的家族产业毫无信心,但还算节制、灵活、招喜,也足够贪婪 、强势、肯干。在父亲去世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经营家族产业,正是William这种谨慎、事必躬亲、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使得Vanderbilt家族财富越积越多。在他1885年逝世时,财产数额达到1.94亿美元,将父亲留给他的财产翻了近一倍,家族财富也在这时候到达顶峰。</p> 第三代继承人 <p class="ql-block">William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幸福与财富成正比。去世之前他曾说过:“2亿美元财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大到足够杀死任何人,因为你不会得到快乐。” “继承财富是幸福的障碍,它让我没有任何希望得到东西,没有任何一定要去寻求或争取的东西”。财富没有为威廉带来幸福,这应该是他选择让后代享受财富的初心,但却也因此毁了这个家族。一方面,他不想父亲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财产就此被完全分割出去,另一方面,也不想让自己任何一个儿子来承担巨额财富的压力,因此他将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大儿子<b>Cornelius Vanderbilt II</b>和三儿子<b>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b>,他们分别得到7000万美元 (35%) 和5500万美元 (28%)。其他的财产在其余6个孩子与他的妻子平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ornelius Vanderbilt II (1843-189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 (1849-1920)</span></p> <p class="ql-block">William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他的孩子能快乐地生活,不至于被巨额财富压得喘不过气,但由于财富进行了分割,使得家族缺少了领头人,在财富管理方面缺少了核心人员,加上该家族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持有的股权缩减,使得家族逐渐开始走向衰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William的儿子Cornelius Vanderbilt II和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非常能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五大道和Vanderbilt宅邸,摄于1890年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Vanderbilt家族急剧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们开始兴建超级豪华住宅,这一家族的第三、四代更是如此。美国制度经济学鼻祖Thorstein Bunde Veblen在《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炫耀性消费”一词,用以形容美国镀金时代奢侈的豪宅生活,而Vanderbilt家族中的第三、四代更是“炫耀性消费”新闻中曝光率最高的人物。有资料显示,Vanderbilt家族在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第51号到59号大街之间兴建了十几幢豪华大厦,其中,57号大街上的1号大厦拥有137个房间,是当时美国城市中最大的大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20世纪20年代,新的联邦税收正在对Vanderbilt的财富造成伤害。西57街一号的豪宅被拆毁。其他家庭财产也在经济大萧条期间被卖掉,只有其中一个纽约市的豪宅幸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Vanderbilt家族还建造了十几个奢华的度假别墅,包括云石别墅(Marble House)、听涛山庄(The Breakers)、比尔摩庄园(Biltmore House)等。</p> 第三代继承人——云石别墅与William Kissam夫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云石别墅(Marble House)正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云石别墅由第三代的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 (1849-1920),范爷爷的二孙子,从1888年开始建造。他从父亲的遗产中获得五千五百万,相当于今天的十五个亿,这还不包括范爷爷给他的两百万。他是美国赛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还以资助美洲杯帆船赛参赛船而闻名。他花钱大手笔,喜欢盖豪宅,在纽约,法国都有他的豪宅。云石别墅比他哥哥的听涛山庄早建三年,并于1892年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妻子Alva Belmon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石别墅拥有50个房间的豪华别墅设计灵感来自巴黎凡尔赛宫的小特里亚农宫(Petit Trianon),是一座位于凡尔赛宫庭院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城堡。云石别墅建造时的成本高达1100万美元,光花在大理石上的费用就达到700万美元。建造完成后,它的设计和宏伟度在当时的美国房子中是无以伦比的,其门前的门廊直到现在也经常被拿来与白宫进行对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云石别墅(Marble House)背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 <p class="ql-block">虽然Cornelius Vanderbilt II成为了Vanderbilt家族的掌门人,但真正让Vanderbilt家族跻身上流社会的是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夫人Alva Erskine Smith。多年后,《纽约世界报》认可了Alva的成就:“在W.K.夫人出现之前,这个家族在纽约社会鲜为人知,除了偶尔被人谩骂,用来抹黑公众或诋毁公众。W.K.夫人认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机会做更好的事情。她牵着W.K.的手,带领Vanderbilt家族所有成员进入了上流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来自一个没落的富商家庭,出生于阿拉巴马州Mobile市,她的南方家人在内战后逃往法国,在法国长大。在那里,她对法国建筑、设计和文化产生了终生的兴趣。Alva的父母不甘心过普通人的生活,极力让女儿嫁给有钱人,借以重回富豪阶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也确实做到了。在社交场合认识了William后,她很快便“拿下”了这个富三代,并在与其相识一年后的1875年结了婚。性格讨喜的Alva,还深得公公William Henry Vanderbilt的欢心,正是由于她的存在,William Henry Vanderbilt才将原本更偏重小儿子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的遗嘱,改为小儿子Cornelius和哥哥William得到相同待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也没有“浪费”这份偏爱。结婚没多久,她和William就购置了一栋别墅,随后,她又说服丈夫买下第二栋别墅。他们出手有多阔绰呢?云石别墅就是一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Vanderbilt化装舞会 (Vanderbilt Costume Ball)</b></p><p class="ql-block">William夫妇奢华的生活不仅仅表现在建造豪宅上面,还表现在时不时地举办极度豪华的舞会上。William夫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社交活动赢得纽约高层社会,最终巩固了Vanderbilt家族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3年3月26日,Alva在新建的Vanderbilt豪宅里举办了Vanderbilt化装舞会 (Vanderbilt Costume Ball)。以纪念William夫妇在纽约的联排别墅乔迁,这座法式风格的宅邸由Richard Morris Hunt设计,占据了第五大道上整整一个街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Vanderbilt家族是渴望在纽约社会中攀升的暴发户家族之一。女性控制着社会最高层的秩序。当时纽约富豪社交圈,由富豪太太Margaret Alida Armstrong和社交名流Ward McAllister牢牢掌控,他们给何谓“上流社会”下了繁琐的定义和标准,决定了谁可以“混圈”,谁只能当个场外观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人最初对Vanderbilt家族看不上眼,视其为暴发户,不过到了第三代后,Margaret和Ward再也无法忽视William和Alva挥金如土的生活做派了。1883年1月,William夫妇首次受邀参加了Ward举办的舞会,打入了当年他的爷爷无法融入的圈子,Alva更是成了《纽约时报》《纽约先驱报》等当地媒体的关注焦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aroline Schermerhorn Astor,夫人(她更喜欢被称为Astor夫人) 和Ward McAllister决定了谁是纽约上流社会的正式成员,由他们决定您的姓氏是否足够古老,或者您的血统是否足够纯净,可以进入社会的上流社会,他们是古老金钱和传统的拥护者。。Astor夫人对像Vanderbilt家族这样的“暴发户”感到担忧,她认为这些人不够成熟。 Astor夫人创建了一份 400 人名单,从中确定了 400 名纽约上流社会人士,Vanderbilt夫妇不在名单之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五大道上的Vanderbilt宅邸,第五大道660号,与52街交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决心跻身400强名单,她策划了这场盛大的化装舞会,并邀请了1000人参加,甚至邀请媒体来参观新房子,参观舞会的华丽装饰,以此来提升媒体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她并没有邀请Astor夫人的女儿Carrie参加舞会 (她的女儿非常渴望得到邀请)。Alva声称她无法邀请Astor小姐,因为Astoe夫人从未拜访过Vanderbilt的家。 Astor夫人别无选择,只能将她的名片送到Vanderbilt家,以便为女儿争取到邀请函。Alva很高兴,Astor太太的女儿也是。Alva巧妙地利用了社会习俗,从而赢得了Astor夫人的正式认可。 第二天Astors小姐就收到了邀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舞会这是当时最著名的舞会之一,花费约25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600万美元。据报纸报道,其中包括6.5万美元的香槟和1.1万美元的鲜花。这次活动充满了壮观的场面、华丽的装饰和奢华的场面。聚会的服装是从欧洲进口的定制服装,以欧洲历史上真实和神话中的人物为特色。房子用金银饰品装饰着,每层楼都有五颜六色的鲜花。其中一层被改造成一个热带花园,所有房间都被日本灯笼照亮。为了化装舞会逼真,让人把马皮剥了披在木马身上。值得庆幸的是,对于历史学家和好奇的人来说,Alva聘请了专业摄影师来拍摄这一活动,而且那晚拍摄的许多照片都保存下来了,证明了这样的舞会确实发生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天的660 5th Ave是UNIQLO旗舰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Alva Murray Smith在1883年Vandrrbilt化装舞会上扮演威尼斯公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Library</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身着精致的威尼斯礼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Mrs. Vanderbilt Electric Ligh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José Maria Mora, Mrs. Cornelius Vanderbilt as ‘Electric Light’ at the Vanderbilt Ball</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883.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Library.</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嫂子Alice Claypoole Vanderbilt则穿着这场派对上最引人注目的服装之一,一件代表电光的House of Worth 礼服,衣服上装有电池供电的闪灯,这个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之作。因为爱迪生的灯泡发明当时只有少数私人家庭可以使用。由于内藏电池,这件礼服甚至还能发光。</p> <p class="ql-block">诸如此类的奢靡生活作风,让Alva和William真正拿到了进入所谓“上流社会”的门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对徜徉在各种穷奢极欲的派对中的年轻夫妇,是美国“镀金时代”的一个缩影。当这些富人在豪宅内推杯换盏时,几个街区外,贫民窟里的人正瑟瑟发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还是一位积极的慈善家,他为许多慈善事业慷慨解囊,包括</span><b style="color:rgb(1, 1, 1);">YMCA</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资助建立</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大都会歌剧院</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以及捐赠给</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哥伦比亚大学</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内外科医学院。他还捐赠了一大笔钱用于弗吉尼亚大学</span><b style="color:rgb(1, 1, 1);">McCormick天文台</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的建设。1880年,他出资资助</span><b style="color:rgb(1, 1, 1);">范德比尔特大学</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建造Wesley Hall,用作圣经系和图书馆,并包含演讲厅、160间学生和教授宿舍以及一个自助餐厅。 该建筑于1932年毁于火灾,他的儿子Fredrik再次捐款,以弥补保险金的不足,并允许建造一座新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ilded Age's Opera War 镀金时代的歌剧院之争</b></p><p class="ql-block">这其中他对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的资助其实并非完全无私;他和其他纽约“新贵”家族曾被排除在纽约音乐学院歌剧院(Academy of Music)之外,因此成立了大都会歌剧院作为竞争对手。这场19世纪80年代的歌剧大战是纽约市老牌“旧钱”家族与新兴新贵之间的一场争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 世纪末,歌剧院是纽约上流社会最流行的社交生活方式,观赏歌剧被上流社会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歌剧院拥有包厢更是成为上层人士的指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会穿上最精致的礼服,戴着头饰,前往艺术中心,享受一整晚的现场表演。然而,他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音乐:未婚异性也可以在歌剧院里交往,这使得歌剧院对有钱的年轻人来说极具吸引力。已经结婚的歌剧院观众会非常谨慎地邀请贵宾,为晚会增添精彩的话题。此外,歌剧包厢也与文化息息相关:歌剧包厢价格不菲,拥有一张包厢是财富的象征。简而言之:在镀金时代的美国,歌剧是观看和被观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54年,纽约市建成了一座音乐学院歌剧院 (Academy of Music),这里成了是美国老钱家族的中心。这座拥有4000个座位的大厅是当时纽约唯一的大型演出场所,也是许多舞会的举办地,其中包括1860年威尔士亲王的舞会。它受到纽约最显赫家族的赞助,包括Astor家族、Livingstons家族和被称为“Knickerbockers家族”的Schermerhorns家族,因为他们是纽约最早的荷兰定居者的后裔。由于自1854年剧院开业以来,他们就一直拥有这些包厢,因此他们对歌剧院的18个包厢拥有唯一的所有权,并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期的戏码以德语歌剧为主,虽然没有多少人真正听得懂,但瓦格纳式的豪华场面对附庸风雅的新贵们来说,却投其所好。当时的歌剧院其实有三种表演,其一是开场之前和场间休息时在大厅和走廊里的“服装秀”,贵妇淑女们在此展示她们的夜礼服和珠宝首饰,其二是歌剧演出本身,其三则是演出之后的夜宴。那时的大都会是等级森严的。“阿斯特夫人晚上九时方到达七号包厢,毫不理会演出早已开始,她在一小时之后离去,在她走之前,没有一个人敢先走。”为了与她珠宝的色彩相配,她命令将歌剧院的墙壁重新油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旧有的“圈层”排斥新贵企业家,不愿接纳他们加入。纽约的显赫家族不顾一切地想把新晋贵族挡在自己的专属舞台之外。正如Edith Wharton在《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中的描述:“保守派珍视它(音乐学院),因为它规模小、不方便,从而把那些纽约开始惧怕却又被吸引的‘新人’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的夫人Alva因为申请包厢被拒而大光其火,因为当时的纽约歌剧院的十八个包厢已各有其主。William夫妇和一批纽约的豪商巨贾Roosevelt、Morgan等22名同好合作,决定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更好的大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剧院的选址在百老汇第39大街和第40大街之间 1411号,音乐学会歌剧院旧址。1883年10月22日,大都会歌剧院正式落成开幕,其规模是学院歌剧院的两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都会歌剧院提供三层包厢座位。“钻石马蹄” (Diamond Horseshoe) 包厢专为财力雄厚的富豪预留,旨在展示佩戴钻石和最新欧洲时装的观众。或许是感觉到他们同样古板的音乐学院正逐渐走向衰落,纽约的古老家族最后向暴发户们提供了包厢座位,但被他们拒绝了。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为自己和两个儿子购买了三个包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座新歌剧院不仅是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其奢华的红色天鹅绒和水晶装饰更是让“破败”的音乐学院黯然失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幕式当晚,珠光宝气的Alva Canderbilt引领了这场盛会,她身着一件满是珍珠刺绣的连衣裙,佩戴着无数钻石。《华盛顿邮报》推测,她和其他Vanderbilt家族女性的珠宝价值高达25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00万美元。在对大都会歌剧院的首篇报道就指出了它在纽约上流社会中的关键地位:“财富的殿堂已经落成。我指的是新歌剧院。这家公司已经正式致力于对金钱的崇拜和颂扬,”该报记者写道。这一切的象征是什么?Alva Vandrrbilt本人,“引领着整个家族的奢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之内,财富殿堂便胜出。音乐学院在竞争中显得黯然失色,不得不取消歌剧项目,转而举办杂耍表演。1926年,音乐学院被拆除,为联合爱迪生公司(Con Ed)的大楼腾出空间。《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写道:“它缓慢地、不情愿地落下,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种声音可能是由于废弃造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6年春天,大都会歌剧院迁入了位于纽约<b>林肯表演艺术中心</b>的新址,直至今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elcourt of Newport, Newport, R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断专横的Alva在强迫自己女儿Consuelo嫁给Marlborough公爵后,很快自己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就在Consuelo结婚的1895年,Alva和William离婚,云石别墅彻底归了前妻Alva。Alva于次年再婚,嫁给了另一个富豪<b>Oliver Hazard Perry Belmont</b>。她的名字也改成了Alva Belmont。两人一起住在<b>Belcourt</b>,直到1908年Oliver去世。那里也是建筑师Richard Morris Hunt在Newport设计的另一座宅邸。得意不已的Alva对她的朋友们说:“每个女人都应该结两次婚,第一次是为了钱,第二次是为了爱情。”在两段婚姻期间,Alva对豪宅的热爱不减,兴建和翻新了许多房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云石别墅(Marble House)茶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Alva搬回云石别墅,增建一座仿照12世纪中国宋朝寺庙的华丽茶馆,坐落在别墅草坪较低处,悬崖步道上方,在此可以俯瞰大海。茶馆的设计由Hunt的儿子们负责,当时他们已经接掌父亲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全国妇女党(National Woman’s Party)在罗德岛州Newport Belmont夫人的家集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lva在云石别墅后方的露台举办集会,开启她崭新的热情。这位曾经用尽心力要让家人挤身贵族阶层的女士,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妇女选举权的捍卫者。妇女选举权国会联盟(Congressional Union for Woman Suffrage)以云石别墅为总部。Alva在世时见证了1920年《宪法第十九修正案》(Nineteenth Amendment)批准妇女投票权。Alva的女儿Consuelo在解除与英国公爵的婚姻后移居巴黎。Alva为了更靠近女儿而搬到法国,后来在巴黎去世,享年80岁。</p> <p class="ql-block">1932年Alva把别墅卖了。31年后,他们的小儿子出资把别墅买回来赠送给Newport保护协会。自此别墅对外开放,还成为很多电影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William对房产和艺术品的爱好也不输前妻,他甚至为此出了一本名叫《范德比尔特先生的房产和收藏》(Mr. Vanderbilt’s House and Collection)的书。此书重达一百磅,主要的购买者,是William的商业合作伙伴。</p> <p class="ql-block">1899年,William的哥哥Cornelius II去世后,William接任了实力雄厚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总裁兼董事长。 他于1903年退休,但仍保留着公司股票的控股权,并在1903年至1913年间监督了纽约新中央车站的建设。在此期间,包括Vanderbilt家族在内的许多商界先驱,都将庞大公司的日常管理权移交给了职业经理人。1920年,William因心脏病离世。在人生最后二十年里,William将公司的经营工作全盘委托给他人,自己一心投入在各种玩乐上。</p> 第三代继承人——听涛山庄与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听涛山庄(The Breakers)正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听涛山庄(The Breakers)背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和哥哥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之间,也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微妙的敌意。Cornelius的妻子Alice Claypoole Gwynne因William夫妇的遗产与自家相同,而对深得公公欢心的妯娌Alva心怀不满。她原本对置业并无兴趣,但眼看着Alva的奢华房产越来越多,Alice也开始修建豪宅,留下了包括听涛庄园(The Breakers)在内的多处房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涛山庄由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的哥哥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 (1843-1899)于1893至1895年修建。他聘请了建筑师Richard Morris Hunt,后者请来了一支国际工匠团队,“以16世纪的热那亚和都灵宫殿为灵感,打造一座有70个房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 它与云石别墅各有千秋,但比云石别墅要大很多,拥有的房间数达到70个,可居住面积达到65000平方英尺。据说因能听到海浪击石的声音,山庄被命名为The Breakers(breaker有碎浪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孙子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是范爷爷喜爱的孙子,名字除多了“二世”外,跟爷爷一样。爷爷和父亲留给他的7500万遗产,在他手里滚了14年,没滚出名堂。1895年,他的“听涛山庄”完工,成为Newport地区最大,最豪华的房子,可他福分不够,竣工后不到四年,就中风去世。留下遗产五千万现金,两千万房产。</p> <p class="ql-block">William和Cornelius两兄弟的离世,标志着Vanderbilt家族第三代中坚成员的离场,并进一步分流了家族财产。他们生前的一些烧钱爱好,如马场等,以及部分房产,也在他们离世后被逐一变卖。</p> 第三代继承人——其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比尔摩庄园 (Biltmore Hous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Asheville, NC</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石别墅、听涛庄园的规模在当时已经非常大,然而,跟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于1888年开始历时6年建造的比尔摩庄园 (Biltmore House) 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是William最小的儿子。比尔摩庄园的模型架构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设计,拥有250个房间(云石别墅的5倍)、43间浴室、65座壁炉、3间厨房、1个保龄球场、1个室内游泳池,占地178926平方英尺(听涛庄园的2.75倍)。时至今日,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比尔摩庄园仍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别墅,也是镀金时代遗留下来的所有建筑物中最著名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Frederick William Vanderbilt (1856/1938)</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rederick William Vanderbil只获得了1000万美元,却把钱投资到煤炭、烟草、石油和钢铁上,赚得比他的哥哥们多得多。1938年去世时,他的身价为7800万美元。他也在Newport有个家,名叫Rough Point,住在纽约州的Hyde Par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Rough Point, Newport, RI</span></p> 第四代继承人——听涛山庄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后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听涛山庄(The Breakers)内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Newport, R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夫妇和Wiliam夫妇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对孩子的教育流于表面。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 II有七个孩子,两女五男,两个大儿子已先他而去。他去世的时候,在世的孩子是两女三男。他们从小生活在温室中,对玩乐与情爱以外的真实人生毫无体悟,更遑论经营家族生意。老三Cornelius Vanderbilt III (1873–1942) 违背他的意愿,与当时大银行家Richard Thornton Wilson Sr.的小女儿Grace Wilson私奔。Grace曾和自己已离世的哥哥订过婚。怒气之下,Cornelius剥夺了老三的继承权,将大部分遗产留给第四个儿子Alfred Gwynne Vanderbilt。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妻子Alice得到7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四个孩子Gertrude、Alfred)、Reginald、Gladys各自得到一笔5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其中,Alfred额外得到价值超过4200万的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rnelius "Corneil" Vanderbilt的妻子Alice Claypoole Vanderbilt1934年去世,时年88岁,当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和没有继承权的老三。大女儿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有的是钱,(她是个雕塑艺术家,嫁给了超级富豪,大银行家Wilson的儿子Harry Payne Whitney,也就是老三媳妇的哥哥)。“听涛山庄”就归了小女儿Gladys Vanderbilt Szécheny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1875-1942) working at her Macdougal Alley studio around 1919</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女儿Gertrude1896年嫁入了富有的Whitney家族,她是个雕塑家,更酷爱收藏。1914年,Gertrude将她的丈夫在曼哈顿拥有的众多房产之一——位于纽约Greenwich Village的8 West 8th Street——成立了惠特尼画室俱乐部 (Whitney Studio Club),就在她自己的MacDougal Alley studio旁边。该俱乐部旨在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场所,吸引了大量的美国当代艺术家参与。1929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拒绝了她捐赠新艺术品的提议,Gertrude随即成立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以美国现代艺术为收藏脉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3年,Gertrude出资赞助了在美国艺术史上著名的纽约“军械库展览” (The Armory Show),第一次向美国公众大规模地介绍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艺术。Gertrude可以说美国现代艺术的第一伯乐,上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西方的艺术中心一直是巴黎,美国的本土艺术一直被视为上不了台面的支流末技,然而此时的Gertrude却凭借跨越时代的前瞻性已经开始大量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甚至赞助有潜质的艺术家去欧洲留学。Gertrude还出资成立了惠特尼艺术工作室和惠特尼画室俱乐部 (Whitney Studio Club),目的是为那些热爱艺术却不为人知的艺术家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以及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9年,一件让Gertrude的命运发生转折并最终让她名垂青史的事情发生了。在这一年,她满怀热忱地找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打算将自己收藏的500件美国现代艺术的精品捐献出来,在大都会博物馆内成立一个现代艺术展馆,让新兴现代艺术进入当时美国最顶级的艺术殿堂。Gertrude甚至将建立展馆和作品保养维护的所需经费都准备好了,准备作为那500件作品的“陪嫁”一同捐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都会博物馆的负责人和董事会竟然拒绝了她的捐赠,理由是“美国的现代艺术没有收藏的价值”。 大都会博物馆的冷漠和高傲彻底激怒了Gertrude。既然别人不愿意接纳,那么只有我自己来做这件事了!Gertrude向来是不会认输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Whitney Studio Club原址,今天这里是New York Studio School所在地。1931年,Gertrude委托建筑师Auguste L. Noel将这里的三栋联排屋改建为博物馆的第一个办公场所,同时也是Gertrude的住所。1954年,博物馆迁至上城区的新址,这些建筑以及新增的14号楼,成为了New York Studio School。</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Gertrude在1914年成立的Whitney画室俱乐部 (Whitney Studio Club),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一开始仅限于艺术家俱乐部会员的成果展,到后来成为美国艺术界的年度大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美国当代艺术家,到1928年时会员已经达到800名左右。于是,在画室俱乐部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筹备,1931年,以惠特尼家族姓氏命名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正式在美国曼哈顿上东区开幕,以美国现代艺术为收藏脉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Robert Henri, 1916, Whitney Muaeum of Ar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Gertrude于1916年委托Robert Henri创作这幅肖像。Robert Henri是城市现实主义画家的领军人物,仅仅十年前,他们描绘的普通人与都市生活的景象震惊了纽约艺术界。Henri的肖像画完成后,惠特尼夫人的丈夫Harry Payne Whitney拒绝让她将其挂在他们位于第五大道的豪华联排别墅里。他不想让朋友们看到他妻子的照片,用他的话说,是“穿着裤子”。惠特尼夫人的衣着和沉着冷静的举止,在当时一位有教养的女性中,是极不寻常的。 在这幅画中,Henri将传统的卧姿女性——通常是裸体妓女或维纳斯女神——转化为典型的“现代”女性肖像。这幅肖像悬挂在Gertrude位于West 8th Street的工作室里,该工作室于1931年成为惠特尼博物馆的第一个馆址。</p> <p class="ql-block">除了美国艺术博物馆,Gertrude还创办了如今最为著名的美国全国美术展——惠特尼美国艺术双年展。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惠特尼双年展已成为美国当代新潮艺术的坐标,也是美国当代艺术家展示自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1942年,67岁的惠特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按照她的遗嘱,儿女们将她葬在丈夫Harry Payne Whitney的身边。而在惠特尼的身后,她所创办的美术馆和双年展却成为美国现代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推动平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ornelius Vanderbilt III (1873–194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三被剥夺继承权,只得到了1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和50万美元的现金,但他和妻子Grace也照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不过他是个理工男,双学位,获得三十多个与车有关的专利,是Vanderbilt家族还不错的后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rnelius Vanderbilt III遵照家族传统,把自己的名字继续用在了儿子身上,但Cornelius IV不仅没有让家族重回辉煌,反倒更加落魄。他结了七次婚,并因违逆父母投身新闻业,而被剥夺了继承权。1931年时,33岁的Cornelius IV全部的财产只有120美元。</p> <p class="ql-block">Alfred Gwynne Vanderbilt (1877-191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四Alfred Gwynne Vanderbilt揣着几千万的遗产,经营16年,没滚出什么大名堂。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开普敦出发时,34岁的Alfred正由欧洲之旅返程,他很晚才取消泰坦尼克号之旅,以至于一些最早报纸的报道将其列为船上乘客。幸存的Alfes三年后在著名的皇家邮轮Lusitania沉船事件中丧生,把获救的机会让给一位妇女和孩子,年仅38岁。他是个真正的绅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承了最多遗产的Alfred去世后,给他的二婚妻子和孩子们留下了一千多万美元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Reginald Claypoole Vanderbilt (1880-1925)</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Alfred的弟弟Reginald则毫无事业心,只会寻欢作乐、惹是生非,一辈子从未工作过。</span>他懒惰、酗酒,将从家里继承下来的几百万美元花在女人、酒精、上等食物、汽车和其他奢侈玩具上,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赌徒。在Reginald 21岁的那天晚上,“他在赌桌上输了7万美元,并庆祝自己继承了1550万美元的遗产。”他后来死于酒精中毒导致的肝硬化。Reginald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没有为他的家庭挣到一分钱,而是宁愿把钱花掉。Reginald的个人形象成为Vanderbilt家族走向衰落的另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2年,Reginald娶了17岁的Gloria Morgan。1924年,她生下了他们的女儿Gloria。Reginald于第二年去世,身无分文,债台高筑,只留下妻子和孩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ladys Vanderbilt Szécheny (1886-1965)</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听涛山庄”的小女儿Gladys,也就是范爷爷的曾孙女,从父亲的遗产中获得两千五百万,母亲的遗产中获得五百万。可到晚年却经济窘迫。她丈夫赌博,甚至赌掉了她的嫁妆,后来两人离婚。Gladys无法支付“听涛山庄”昂贵的维护费用。1948年,她以每年一美金的价格租给Neaport保护协会。山庄从此对外开放,三楼留给家人居住。1972年,Gladys的女儿Sylvia Szapary,范爷爷的玄外孙女(第五代),将“听涛山庄”及90%的家具,以36.5万美金卖给Newport保护协会。协会同意家人继续住在三楼,那玄外孙女1998年去世。</p> 第四代继承人——云石别墅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后人 <p class="ql-block">William和Alva生了三个孩子,但他们没有给子女传授任何商业经营方面的知识。他去世时留下的遗产约为六千多万美元,与他当初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相差不多。他的两个儿子William II和Harold各分得2100万美元,女儿Consuelo得到1500万美元,其余归William的二婚妻子所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onsuelo Vanderbilt (1877-196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的夫人Alva为了让唯一的女儿Consuelo Vanderbilt (1877-1964) 戴上公爵夫人的贵冠,Alva强迫她嫁给Charles Richard John Spencer-Churchill (1871 – 1934) ,此人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 的堂兄,第九代Marlborough公爵。她和第九代Marlborough公爵之间的婚姻被认为是镀金时代中“无爱的婚姻”的经典例子。其时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富有而虚荣虚伪的暴发户比比皆是,在不择手段攫取钱财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谋求社会地位。在这个政治贪腐、金融投机、生活奢靡,追求更高社会地位的时期,美国新富以财富换取欧洲贵族头衔,也就是“New money”洗成“Old money”,这个时代被马克吐温称为“镀金时代”。而Marlborough夫人的联姻也正是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Alva希望唯一的女儿Consuelo能复制自己的人生,通过联姻来巩固家族地位,因此她极为严苛地培训女儿当一个合格的淑女,手法近乎于残忍,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她未来能够嫁个好人家。在她的自传中,Consuelo Vanderbilt 描述了她小时候是如何被要求穿上一个钢制支架的,这个支架沿着她的脊椎向下,固定在她的腰部和肩膀上,以改善她的姿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Alva也没有让她进入学校学习,而是专门聘请家庭教师教授她多门外语。在她十几岁的时候,每当她不接受母亲为她挑选的衣服,Alva直接告诉她“我来替你思考,你只需照做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女时期的Consuelo出落得婷婷玉立,成为真正的“白富美”。鹅蛋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和一对讨人喜欢的酒窝,长长的脖颈和修长的身材不禁让人联想起芭蕾舞演员的婀娜多姿。英国著名剧作家、《彼得潘》的作者James Matthew Barrie曾经写到:“我会整天站在街上,就为了欣赏Consuelo登上马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倾慕Consuelo的男人比肩叠迹,很多男人希望用自己的地位不仅赢得倾国倾城的她,更换取她的家庭财产。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她的母亲至少拒绝了五位家族显赫的纨绔子弟,而一心希望能够为自己唯一的女儿找到地位最顶级的夫婿,也借此进一步提高她们家族在纽约的社会地位。最终,她的母亲通过一名专门为美国富翁与英国贵族牵线搭桥的跨国“红娘”,认识了英国Marlborough公爵九世。</p>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Consuelo对于这位公爵毫无兴趣,而是与一位纽约上层社会青年Winthrop Rutherford私订终身。然而Consuelo的母亲坚决不允许她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威逼利诱不成后,直接逼迫她嫁给公爵。当她的母亲得知他们将私奔后,不仅把她锁在了房间里,还扬言会杀掉她的爱人。但是Consuelo坚决不从,执意嫁给心爱的人,直到Alva谎称自己“病入膏肓,奄奄一息”,Consuelo才为了母亲,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随即Alva 从她完全虚构的疾病中惊人地康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Marlborough公爵同样也不爱Consuelo,他真正的爱人是一位英国淑女。但是他当时面临破产的窘迫,为快速有效地摆脱困境,他为了Consuelo的钱财,放弃了自己的爱人。这次联姻,使他从Consuelo家得到了250万美金 (约合 2019 年的 7520 万美元) 的铁路股票,用以修缮Blenheim宫。Consuelo 的父亲为她在伦敦建造了一座豪宅,位于库尔森街的桑德兰大厦。另附加条件,夫妇二人每人每年终身享受十万美金的收入。Consuelo则获得一个家族梦寐以求的公爵夫人头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在纽约举行了盛大婚礼,Consuelo在婚礼的圣坛上哭泣,仿佛已经隐约预测到她那势利的母亲将她推进了没有幸福的婚姻生活。</p> <p class="ql-block">婚后Consuelo生了两个儿子,善良的她,关爱丈夫土地上的佃农,并且从事多项慈善事业,而且还赢得英国王室和贵族的喜爱。但是,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利益联姻,毫无爱情可言,自然婚姻就是坟墓。公爵夫人最终被她丈夫的表弟,Reginald Fellowes 爵士迷住了 (这种关系并没有持续下去,这让 Fellowes 的父母松了一口气),而公爵则被 Gladys Marie Deacon 迷住了。她是一位古怪的美国人,没什么钱,但和 Consuelo 一样,外表迷人,而且很有手腕,这个女人最终成了这位公爵的第二任太太。Marlborough夫妇于1906年分居,1921年离婚,并于1926年8月19日应公爵的要求并在 Consuelo 的同意下,婚姻被宣布无效。</p> <p class="ql-block">Consuelo虽然与公爵离婚,但是她与Churchill家族的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尤其与后来成来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交往甚密。丘吉尔经常拜访Consuelo在法国的家,传说丘吉尔在1946年著名的“铁幕演讲”就是在她的家里修改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意思的是,这位Balsan先生的兄长Etienne则以另外一个方式享誉西方世界,他就是那位Coco Chanel最早巴结上的情人之一。Etienne不仅资助了Chanel,还把她带入上层社会,使这位惯于靠男人吃饭的设计师,在之后的生活中换男人如同换她自己的帽子。也使得她在周旋于英法两国上层社会男人之中时终于认识了丘吉尔,为她二战后保住小命奠定了基础,这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说回Consuelo,这位美貌端庄与修养并重的公爵夫人,在1953年出版自传《闪光和金子》(The Glitter and the Gold),这本书后来被《纽约时报》评论家称为“一篇优雅时代的墓志铭”。1964年去世后,她长眠于Marlborough公爵家族的教堂墓地,重返公爵家族,与Blenheim宫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Pine Hollow Country Club, 纽约长岛East Norwich</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婚后,Consuelo与法国著名工业家和飞行家Louis Jacques Balsan结婚。今天纽约长岛Est Norwich的Pine Hollow Country Club就是二人在1940年购买的房子Old Fields。</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Cara Mia,Ox Pasture Road,Southampton NY</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nsuelo卖掉了Old Fields后,买了最后一套房子。这是一栋建于1900年左右的七居室木瓦屋,位于Southampton,名为Cara Mia,她在这里居住一直到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房子后来被命名为 <b>Gardenside</b>,至今仍屹立不倒,不过,豪宅内部的大部分建筑结构(可追溯至Consuelo居住的时期)在后来的翻修过程中被拆除了。不久前,它以 2800万美元的价格上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 II (1878-1944)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的儿子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 II (William K. Jr.) 以推广赛车这项新兴运动闻名。William与父亲一样,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水手和帆船运动员,但他真正的热情所在是赛车。1901年,他进口了美国第一辆赛车“白色幽灵”" (The White Ghost),并于1904年在长岛Garden City创办了Vanderbilt杯帆船赛。秉承家族的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 II早年在St. Mark'预科学校学习航海。他后来就读于哈佛大学,并于1903年开始为Vanderbilt家族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工作。20岁时,他与<b>Virginia "Birdie" Graham Fair</b>订婚,她是James Graham Fair的女儿。James Graham Fair在Nevada的Virginia City的Comstock银矿开采中发了财。Fair先生于1894年去世,留下超过4000万美元的遗产,由Virginia和她的妹妹Theresa平分。Theresa在距离云石别墅不远的地方建造了<b>Rosecliff</b>。 1899年3月26日,William与Birdie在新娘姐姐位于曼哈顿的家中举行了一场罗马天主教婚礼。新婚夫妇的第一套房子位于<b>第五大道666号</b>,是Willian父亲的礼物。婚后十年,育有三个孩子:Muriel, Consuelo and William Kissam III。婚后,两人分居,但直到1927年才离婚。离婚后,William与费城的Rosemund Warburton结婚。</p> <p class="ql-block">William的另一项爱好是建筑。他最喜欢的房子是自己在长岛建造的宏伟的西班牙复兴风格豪宅——Eagle's Nest。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纽约长岛Suffolk County上的Eagle's Nest是William K. Vanderbilt II的避暑别墅。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Rosamond在豪宅里摆满了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他甚至聘请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他的博物馆里制作栖息地的<b>立体模型 </b>(dioramas)。 他收藏的藏品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一条32英尺长的<b>鲸鲨</b>(whale shark),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标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座宅邸及其博物馆一直收藏着一具可能是年轻<b>女性木乃伊的遗骸</b>,该女性最初被埋葬在Deir el-Bahari。她最初于1931年由William K. Vanderbilt II从开罗的一家古董店购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在Eagle's Nest度过了许多快乐的夏天,并于1944年在那里去世。今天这里变成一座博物馆 (Suffolk County Vanderbilt Museum and Planetarium),由Suffolk County运营,包括带家具和美术作品的<b>宅邸</b>、收藏海洋和自然历史标本(蝴蝶、鸟类、贝壳、哺乳动物和鱼类)的<b>海洋博物馆</b>、馆长小屋、水上飞机库、船库、花园以及一系列<b>民族志藏品</b>(枪支和刀剑、船舶模型以及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文物)。该博物馆于1985年9月26日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Harold Stirling Vanderbilt (1884-1970) 驾驶着他的 J 级游艇企业号 (J-class yacht Enterpris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时代》杂志,1930 年 9 月 15 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illiam K. Jr.的弟弟Harold Stirling Vanderbilt失去了积累财富的动力……他转而投身于体育运动,展现出优秀高管的全部活力和才华。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帆船手(yachtsman),曾三度成功卫冕美洲杯帆船赛( America’s Cu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于190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10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之后,Harold开始在Vanderbilt旗下的纽约中央线 (New York Central Line)公司工作,并最终成为该公司的总裁。1933年,他与费城的Gertrude Conway结婚。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曼哈顿的公寓和位于佛罗里达州Manalapan的海滨别墅Eastover之间度过,Harold在那里担任了十二年的市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Harold Stirling Vanderbilt (left) in front of Rock Cliff, 196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Harold夫妇开始更多地在Newport居住。他们在Bellevue Avenue上购买了一座六英亩的庄园Rockcliff。 两年后,Harold从Prince家族主导的文物保护机构手中买下了童年时的避暑别墅云石别墅(Marble House),并将其赠予Newport保护协会。,并设立了一个信托基金用于其遗产的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年前,Consuelo出嫁的同一年,其父William因出轨离婚,云石别墅彻底归了前妻Alva Belmont。1932年Alva把别墅卖了。如今云石别墅重回Vabdrrbilt家族,自此别墅对外开放,还成为很多电影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Harold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是一位帆船冠军。他自幼学习航海,后来成为国际公认的帆船运动中最伟大的战略家和赛艇舵手之一。他分别在1930年、1934年和1937年成功卫冕美洲杯。Harold也是一位出色的竞价桥牌选手。十多年来,他和搭档Joseph Elwell被认为是美国最强的桥牌搭档。1927年,纽约Whist俱乐部颁布了正式规则,并采用了Harold发明的计分表。次年,俱乐部设立了Harold·S·Canderbilt杯,作为一年一度的全国合约桥牌锦标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Harold在Newport去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慈善遗产。 他向医院和学校捐赠了数百万美元,其中包括由他的曾祖父Cornelius Vanderbilt创办的Canderbilt大学。</p> 第五代继承人——Reginald Claypoole Vanderbilt后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Gloria Vanderbilt (1924-2019)</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Reginald Claypoole Vanderbilt去世时虽然身无分文,但是给女儿Gloria Vanderbilt留下了5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她在姑妈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家长大,十几岁便开始从事模特工作,并在戏剧、时装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了著名的时装设计师、艺术家和传奇名媛,并创立了Gloria Vanderbilt的品牌。她曾在好莱坞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又搬回纽约学习艺术和表演。她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设计牛仔裤,后来又涉足其他时尚领域。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家庭财富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Gloria结过四次婚。17岁时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经纪人。婚姻仅四年就因家暴结束。之后又嫁给了年长40岁的波兰指挥家Stokowski,进入纽约艺术学校学习, 举办个人画展,涉足演艺界,现身百老汇,还出版了诗集。与Stokowski 离婚后嫁给了一导演,婚姻维持了七年。随后她又嫁给作家 Wyatt Cooper,后来Wyatt病逝。长子 Carter 23 岁那年,在她眼前,从14 层楼的公寓阳台上跳楼自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Gloria看遍世界风景,尝遍人间百味,看尽世间繁华。但另一方面,她完全没有金钱概念,视钱如粪土,花钱如流水,以为花光了还能再挣,对身边俊男帅哥的甜言蜜语,毫无分辨力。Wyatt病逝前,对他们的两个孩子的未来非常忧虑,认为Gloria随意切换,随性任为,喜新厌旧,在镁光灯上长大的,无法安安静静地做个负责任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Anderson Cooper (1924-2019)</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Gloria最小的儿子,是美国知名主持人,CNN新闻主播Anderson Cooper。他的父亲是Gloria第四任丈夫Wyatt Cooper。Anderson说:“我妈妈和我说得很清楚,没有信托基金……(而且)我不相信能继承财富。”他把继承来的钱,称为“诅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库珀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工作,每年能挣到数百万美元。他说,他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有一份工作,尽管母亲很富有,但他与在密西西比州长大的贫穷父亲,有着相似之处。他认为母亲经历了很多种人生,繁花似锦的背后是孤独,母亲一直渴望的东西,就是爱。她一直缺爱,一直寻找爱,也一直爱着。爱是她的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oper于2012年公开出柜,并在2020年4月宣布通过代孕方式得到了一个儿子Wyatt Coope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Vanderbilt家族的兴起、暴发、耀富的时代,就是马克·吐温说的美国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他们的家族发迹史,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范太祖挣钱的天分与挥霍的疯狂,已近乎病态的边缘,而这种病态又以不同方式传染给了他的后代,不管是他们对帆船比赛的名次,对社会地位的认可,还是对爱的追求。这个家族,不仅是成功与财富的故事,也是悲伤与孤独的故事。大理石墙后的人与事,既混乱、复杂、微妙、不可救药,又引人入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