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日D8:</p><p class="ql-block">1.圆明园</p><p class="ql-block">2.颐和园</p><p class="ql-block">3.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体育馆</p><p class="ql-block">住宿:北京格林豪泰智选首都机场新国展地铁站店</p> <p class="ql-block">选曲:军人姿态</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京开大巴不太方便,6月1日~2日我们分小组进行自由活动。北京之前我来过三次,这次主要打算去圆明园、颐和园玩一下,到晚上去鸟巢、水立方、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看看夜景(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体育馆以前没来过)……</p><p class="ql-block">明天打算去北京的胡同、小巷子去转转……</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讨论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p><p class="ql-block">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p><p class="ql-block">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3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绮春园</p> <p class="ql-block">残桥……</p> <p class="ql-block">涵秋馆</p> <p class="ql-block">仙人承露</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遗址区……</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p> <p class="ql-block">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排着队伍,扎着小辫子戴上红领巾,高兴得手舞 足蹈的北京同龄人听到我们在说话时就问我:“你们是上海人?”我说:”是的,您们是哪里人?”他(她)们说:”我们是北京人。”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去外地做过知青与上海人做过战友,听到上海话很亲切!我们还一起合影留念了呢!</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中国四大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核心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浑,展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其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可概括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清漪园时期(1750—1860年)。</p><p class="ql-block">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乾隆帝为母亲皇太后钮祜禄氏庆寿而建。乾隆帝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疏浚昆明湖,并修建万寿山,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园内建筑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儒家思想体现在正殿仁寿殿(取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和文昌阁(供奉儒生信奉的文昌帝君);</p><p class="ql-block">佛教文化通过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体现;</p><p class="ql-block">道家文化则通过南湖岛上的广润灵雨祠(供奉西海龙王)展现。</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时期(1888年至今)。</p><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后,慈禧太后于1886年动用海军经费秘密重建,并于1888年更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破坏后于1902年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和园陆续复建了苏州街、景明楼等景区,并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与万寿山:水域面积占全园三分之二,湖面开阔,与周围山景相映成趣;万寿山为制高点,山顶的佛香阁是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长廊:全长728米,绘有超过3000幅彩画,涵盖历史故事、花鸟山水等主题。</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连接南湖岛与排云殿,桥上石狮栩栩如生;冬季可观赏“金光穿洞”奇观。</p><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昆明湖象征“养生”与“宁静”,万寿山寓意“长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园内藏品包括书画、瓷器等四万余件文物,国家级文物超两万件,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与文化的高度融合。</p><p class="ql-block">保护与传承</p><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不仅是皇家园林的典范,也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杰出代表。其保护与修复工作持续至今,通过智能导览系统等现代技术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也致力于传承古典园林艺术与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十七孔桥:以下4张是网上下载的图片。</p><p class="ql-block">第一张:金光穿洞</p><p class="ql-block">北京市颐和园十七孔桥冬至前后景象</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发生在北京西郊颐和园,是指在每年冬至日的傍晚时分,当夕阳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金黄色的余晖将十七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呈现出的景观。</p><p class="ql-block">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七孔桥呈东西走向,桥身由十七个发券孔组成,正中一孔最大两侧依次渐小。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景观,与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太阳光散射、桥体本身的建造艺术等因素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太阳位于东北或西南方位,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照射方向几乎与湖面平行,阳光恰好照射在了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落日时空气中的尘埃、水滴等物质吸收、散射,其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会“战胜”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这个时候的光就是由红光和橙光混合而成的,类似于“金光”的光线,因此就可以见到金光穿洞了。</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的最佳观测时间为冬至节气(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前后下午4点钟左右,每天持续的时间只有大概20分钟。此外,金光穿洞不仅可以在冬至日前后一个月都能看到,也可以在夏至日出的时间在东南方向看到,只不过那个时间日出太早(4点30分)公园并不对游人开放,一般人不容易看到。</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北京市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11月1日-3月31日)</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p><p class="ql-block">冬至前后(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应选①B ②C</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家体育场(National Stadium),又名“鸟巢”(Bird's Nest),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举行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以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p><p class="ql-block">体育场占地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其中正式座位8万个,临时座位1.1万个;由雅克·赫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钢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p><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2008年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2014年4月15日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同年6月8日宣布鸟巢国家体育场成为“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2024年,鸟巢共上演39场大型演唱会,观演人数超216万人次,场均超过5.5万人,创历史新高。</p> <p class="ql-block">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简称“奥体中心体育馆”,是一座多功能的体育馆。位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侧。与造型精巧独特的田径场、曲棍球馆、游泳馆同在一条弧线上,体育馆的平面形状为六边形,总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2533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渡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p> <p class="ql-block">快乐软萌的小刺猬!</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昆明湖~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鸟巢场馆、水立方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