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爸接送日,一位爸爸写道:下课铃刚响,走进教室,孩子远远望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脆生生地喊出:“爸爸来接我啦!”</p><p class="ql-block"> 这本该是温馨的场景,可这位爸爸却红了眼眶——因为这句带着雀跃与期待的呼唤,让他突然意识到:过去的时光里,自己因工作忙碌,几乎从未接过孩子放学。</p><p class="ql-block"> 孩子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真相:父亲的陪伴,对孩子而言是无可替代的成长养分。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参与育儿的频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和规则意识发展。就如这位孩子,或许每天都盼着爸爸能出现在校门口,而爸爸的缺席,让这次偶然的接送变成了“意外之喜”。</p><p class="ql-block"> 这位爸爸的愧疚,折射出许多家庭的现状:我们总以为“赚钱养家”是对孩子最好的负责,却忘了陪伴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教育投资。父亲的拥抱,能给予孩子安全感;父亲的言传身教,能教会孩子坚毅与担当;父亲的倾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互动,都在悄悄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底色。</p><p class="ql-block"> 那该如何弥补陪伴的缺失?其实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改变。每天抽5分钟和孩子聊聊学校趣事,周末一起踢场球、搭个积木,甚至只是接送路上听孩子分享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点滴时光都能成为孩子内心的“能量充电站”。正如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说:“儿童是成人之父。”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认识生命、学会柔软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们,让我们把忙碌的借口换成行动,用高质量的陪伴,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