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荡起双桨”——信阳市老干部合唱团庆“六一”活动侧记

开学岭上

<p class="ql-block">夏天的早晨,旭日初升,清风习习,一群身穿白衬衫、蓝色裤子和黑皮鞋的男士和身着白衬衫、黑裙子的女士早早的聚集在信阳市植物公园,他们是市老干部合唱团的——自称是“男孩女孩”的人,到这里举行庆祝“6•1”国际儿童节活动。</p><p class="ql-block">“男孩女孩。”随着合唱团团长、指挥刘晓君的一声号令,这群巳戴上红领巾的“男孩和女孩”们乖乖的按各个声部顺序站立成排。随后,在刘指挥的指挥下,“男孩女孩”在合唱了《我们荡起双桨》之后,随后在《歌声与微笑》的乐曲声中,挥手、拍手、下蹲和起立,动作虽然笨掘,但都做的非常认真,一丝不苟。</p><p class="ql-block">“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变换队型。”听到指挥的号令,四个声部的“男孩和女孩”立即按排练时的各自站位,排着整齐的队型,一边行少先队礼,一边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看着那一个个两鬓斑白,体态各异却步调一致,酷似“少先队员”的爷爷奶奶们,让人看了在忍俊不禁中顿生几分敬意。</p><p class="ql-block">八点多钟,风好象是要考验这帮“男孩女孩”的毅力与意志似的,突然不吹了,那面红底黄字的“信阳市老干部局老干部合唱团”的队旗呈静止状态,团长心痛起“男孩女孩”来,她说:“天热了,有不舒服或做动作有困难的,’男孩女孩’请报告。”可巳站立歌舞了一个多小时的“男孩女孩”们无一退场,在烈日下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中,变换着位置和身姿,有的象船,有的象摇起的双桨,歌声嘹亮,动作优美,引得路人驻足。</p><p class="ql-block">为使“男孩女孩”们“返老还童”,这次还特意安排了击掌游戏,只见这群爷爷奶奶般年纪、戴着红领巾的“男孩女孩”们围坐在绿色的草坪上,“拍拍手,击击掌”,那股天真烂漫的劲头,如果不是露岀白发和脸上难平的绉纹,谁不认为这是一群少先队员呢?</p><p class="ql-block">休息间隙,有几个“男孩”顽童似的一手提起一只脚跳起了独脚舞,还有几个玩起了“石头、剪刀、布”,惹得休息的“男孩女孩”们大笑不止,也引来了公园的游人观看。</p><p class="ql-block">休息片刻之后,“男孩女孩”的“孩子气”又来了,他们有的毫不顾及自己气未平,汗未干,又急不可奈的要歌舞。没办法,刘指挥只好指挥“男孩女孩”再唱一遍《歌声与微笑》,这一唱局面仿佛失控了,只见“男孩女孩”们边唱边高举双手向四面散开奔跑,恰似朵朵花儿向四方开放。</p><p class="ql-block">活动在烈日下结束,“男孩女孩”们摘下红领巾时,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服里,闪烁着跨越时空的星火。他们笨拙却虔诚的队礼,不仅是对童年记忆的温柔打捞,更是将镌刻在红领巾上的革命薪火,化作新时代的火炬。那些在烈日下坚持变换队形的身影,恰似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坐标,既铭刻着“不怕困难,不怕敌人”的先烈遗志,又托举起“爱祖国,爱人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p><p class="ql-block">今天,“男孩女孩”们用银发编织的红领巾,就如时光长河中的摆渡船,新时代的接力棒,正被这代“男孩女孩”用特别的方式传递。“男孩女孩”们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旋律中变换队形,恰似在历史的坐标轴上标注着永恒的刻度:他们曾是戴着红领巾建设祖国的少年,如今化作守护精神火种的“男孩女孩”,用皱纹里沉淀的红色记忆,为新时代的男孩女孩保驾护航。当音箱里放出此起彼伏的童声合唱与“男孩女孩”们那浑厚的歌声交响时,听见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代强音。</p><p class="ql-block">这场“六一”特别活动,本质上是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男孩女孩”们用白发与红领巾的奇妙组合,完成了对“红旗一角”最深情的告白:那些在战火中飘扬的红旗一角,如今化作新时代的火炬,既承载着“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红色基因,更编织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梦想。他们模仿少先队员队礼的每个动作,都在诉说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接力赛场上,永远没有“退休”二字。</p><p class="ql-block">风又起,旗又飘。那面静止的队旗在微风中又飘扬起来,当“男孩女孩”们笑着擦去汗水时,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某群孩子纯真的眼神里,已经悄然种下了“接班人”的种子,并将在今后不断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