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博物院

思南

<p class="ql-block">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山西督军府旧址原为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初年曾为潘美帅府,元为中书省,明、清为抚院。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9日,同盟会山西分会策划武装起义,宣布独立,推举阎锡山为都督,温寿泉为副都督,成立山西军政府,办公地点设于此。1949年9月1日起,山西省人民政府在该地办公。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搬迁后,改建为晋商博物院。2020年12月,晋商博物院面向社会开放。</p><p class="ql-block">太原晋商博物院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古建与园林组成。晋商博物院建筑中西结合,时间跨度为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以中轴线核心建筑为主体,分东西两路并列,总体格局完好。晋商博物院基本陈列为“天下晋商”与“热血山河-山西军民抗战史”,“天下晋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序厅、第一章“晋商源流”、第二章“海内称雄”、第三章“汇通天下”、第四章“万里茶道”、第五章“晋商精神”。截至2020年,晋商博物院收藏有与晋商相关的账册、器物、史料、文献、汇票、地契、钱币等共计12万余件。重要藏品有日昇昌印章、光绪九年蔚泰厚票号账册、彩绘铜钫[fāng]、木胎铜鎏金壶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原晋商博物院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古建与园林组成。</p><p class="ql-block">古建</p><p class="ql-block">晋商博物院建筑中西结合,时间跨度为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以中轴线核心建筑为主体,分东西两路并列,总体格局完好。中路建筑由大门、工字楼、仪门、渊谊堂、内署院、御书楼、梅山,组成核心轴线。</p> <p class="ql-block">清黄花梨嵌宝福寿纹戥子</p><p class="ql-block">戥[děng]子为晋商使用的度量衡器,用以称量贵重物品。一般为行商使用,打开后有个小秤杆,小托盘以及小砝码,做工精细,造型独特。黄花梨嵌宝戥子外壳以黄花梨为主料,正面镶嵌骨头、水晶等材料,用料讲究,纹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蛇纹连盖铜壶</p> <p class="ql-block">义方彝</p><p class="ql-block">义方彝是西周时期青铜重器、国家一级文物,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件带提梁的方彝。纹饰非常精美,以兽面纹作为主纹饰,底座附有夔[kuí]龙纹。纹饰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采用三层纹饰的制作方法。此外义方彝内有23字铭文,记载了武王赏赐义30朋贝的事情。武王伐纣灭商后在位4年就离世了,现存关于武王的器物本来就不多,而这件义方彝明确地提到了武王更是难得,被专家誉为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铜灯</p> <p class="ql-block">熏香炉</p> <p class="ql-block">铜枕</p> 欢迎欣赏 <p class="ql-block">2025、5、29日手机拍摄于太原晋商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本人原创</p>

晋商

博物院

纹饰

万平方米

古建

黄花梨

义方

建筑

山西

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