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季羡林先生: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天命不可违,人事犹可追。凡事懂得向上走,向下看,向内求,便是在尽人事,也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向上走。有一则故事:有两匹拉货的马,陪着主人去远行。其中一匹马卖力奔走,另一匹马跟在后面慢慢悠悠。起初,主人以为慢马是因为拉货多,所以才走得慢,就把部分货物转移到了快马上,慢马很高兴,走得更慢了,主人没办法,只好将货物全部转移到快马身上。慢马沾沾自喜,心里得意地想:还是我聪明,什么都不用拉,多么惬意!主人则心想:一匹马就能拉完货,为什么还要养两匹马呢?主人将那匹慢马卖给了屠宰场。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慢马定律”。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贪图一时安逸,自断前路,唯有逃离舒适区,开创新领地,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多人不知道,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最初只是一个湖南农村的木匠,开始齐白石是粗木匠,跟着师傅做些简单的农具家具,结果被做精巧雕花家具的细木匠歧视,齐白石励志做细木匠。有一次,齐白石在帮别人做家具时,无意中看见一本《芥子园画谱》,他熬了几个通宵,把上面的图案全部临摹下来,慢慢的,他把《芥子园画谱》上的花鸟图案,应用到雕花上,成了当地最有名的细木匠。但齐白石并未因此自满,他的兴趣逐渐从木匠转移到了画画上,他从给别人画像做起,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画家。后来齐白石又拜湖南当地著名的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及人文画。为了学画,他跨越六省,将游历途中的山水画稿,整编成《界山画卷》,一改工笔画风,开启大写意时代,他也从民间画师走向了文人画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如齐白石的忘年交徐悲鸿在《未知》中所写: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安于现状,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欢愉,沉溺其中,终将留给我们长久的伤悲。唯有不断打破舒适圈,向上走,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饱尝破茧的苦,才能迎来蝶变的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向下看。如果说白石老人是向上走的典范,那么他的学生梅兰芳便是“向下看”的标杆。梅兰芳年幼时,眼皮下垂,眼珠转动也不灵活,拜师时,老师说他长了一双“死鱼眼”,不肯教。但他不气馁,他通过养鸽子,追随它们的动作练习眼神,无论寒暑雨雪,从未间断,他的眼睛紧跟鸽群,鸽子上下翻飞,他的眼神便上下追随,鸽子飞得高,他的目光便追得远。此外,他还常盯游动的鱼,鱼儿游到哪儿,他的眼神儿就到哪儿。天长日久,他的眼神变得顾盼生辉,最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大师,自成“梅派”独领风骚。梅兰芳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正因为甘于吃苦,踏实练习,才有了梅兰芳在京剧上的一树繁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这世上力争上游的人不少,但肯踏实努力的人不多。想,可以壮志凌云;干,还是要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人,容易在幻想中迷失方向;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在现实中创造辉煌。唯有看清脚下的路,用心走好每一步,才能超越极限,创造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向内求。《论语》中: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很多时候,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取决于能不能经常反省。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经过“自省”这条自我修炼之路,遇事先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代大学士徐溥,在少年时代就注重捡点自己的言行。他效仿古人,在书桌上放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善念,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里面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内心有什么不好的念头,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修炼自己,完善自我,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才是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在于凡事向外求,因无力掌控而变成被动;成事者之所以事成,在于凡事向内寻,尽心竭力变被动为主动,人到中年才明白,懂得自省,凡事向内寻,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