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海带香 丰收画卷长

美丽霞光

2025年4-6月,中国海带之乡”福建霞浦县35万亩海带迎来采收高峰。我有幸前往目睹了海带丰收的一幕。 那天我们来到霞浦县沙江镇,站在高高的楼顶观望,被眼前一望无际挂满海带的一幕惊呆了。<br>只见海上竹竿林立,翠波翻涌,码头船只穿梭,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相机无法将这壮观的一幕拍全,用手机拍个视频记录。 霞浦浅海水域面积广阔,风浪较大、潮流畅通、营养丰富,适宜海带生长。 这样挂晒的方式能够避免泥沙附着,保持海带洁净干爽;同时,通风性更佳,大大缩短了晾晒周期。 <div>海面、山坡、屋顶都处晒满了海带。</div> 村民们昼夜忙碌,因为六月气温高,海带容易腐烂。要赶在六月前收完,渔民们与时间赛跑,退潮也得晒。 他们利用晴好天气和潮汐规律采收晾晒。 海带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通常5个月。 渔民们穿梭其中,忙着整理、翻晒海带,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肥厚油亮的海带逐一翻面、摊平,均匀地搭在晾晒架上,确保每一寸海带都能充分晒到阳光。<div><br></div><div><br></div> 路上,我们遇见渔民们将一车车海带运至晒场。 渔民们熟练地将海带从船上卸下,一捆捆、一袋袋装上卡车。 动作迅速而有序。 除了海面上作为晒场外,渔民们巧用地势差,在田地与山地之间架设钢索,形成“空中晒场”。 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半干海带串如瀑布倾泻。<div><br></div> 采收后的海带会在3小时内运抵晾晒场,进行2天左右的自然晾晒。 正拍着,温暖一幕跃入镜头。 大概是端午将近的原因吧。放学后的小女孩带着弟弟攥着粽子奔向晒场。望着满身尘土、双手沾满泥泞的父亲,她轻轻唤了声“爸”,随后踮起脚尖将粽子递到父亲嘴边。父亲笑着弯下腰,咬下一口,那一刻,融融暖意漫上心头。<br> <div><br></div>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海带生产过程不施肥、不用药,为纯天然绿色无公害产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br> 据悉,目前霞浦县已形成海带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今年霞浦海带产量超160万吨,产值达35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海带养殖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