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教师手记(6):学生大面积彻底摆烂了,却能摆布老师的命运

在希望的田野上飞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讲述:肖琼整理:老丁我是肖琼,22年教龄,县中老师。我们县一共有三所高中,我们学校是县二中。县一中每年招生1200人,20个班,平均每个班60人。我们县二中每年招生1680人,24个班,平均每个班70人。县三中每年招生240人,4个班,平均每个班60人。本来,我们县二中和县一中一样,都是招1000人,20个班,平均每个班50人。高中扩招后,县一中多招了200人,我们县二中多招了600人,县三中仍然招240人。一个县好生源就那么多,过去县一中招1000人,还会有一些稍微好一点的生源漏网到我们县二中。现在县一中招1200人,相当于把我们县二中稍微好一点的200人拿走了。稍微好一点的200人被拿走了,同时涌进来更差的600人,这对我们县二中的生源质量是雪上加霜。雪上加霜也就罢了,三所县中,唯独我们县二中每个班的人数由60人猛增到70人,生源差加上人数多,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扩招前,我们县二中每年的本科上线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偶尔还能冲上60%。扩招后,本科上线率直线下降,近五年都没有超过20%。至于县三中,扩招后生源差得不敢看,本科上线率基本稳定在0%。我们都不是傻子,都能看懂领导的意图。上面要求高中扩招,领导要保县一中的升学率,只好牺牲我们县二中。我们学校领导也只能就菜下饭,又把这些学生按照入学分数分成三个等级:前120人分成2个班,每个班60人;121名到240名分成2个班,每个班60人;剩下的1440人均衡分成20个班,每个班72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样一来,学风就泾渭分明了——每天早读,2个重点班书声琅琅,2个次重点班稀稀拉拉,20个普通班鸦雀无声。每天上课,2个重点班聚精会神,2个次重点班没精打采,20个普通班昏睡一片。每天晚上,2个重点班争分夺秒,2个次重点班装模作样,20个普通班吵吵闹闹。每次考试,2个重点班马马虎虎,2个次重点班偶有及格,20个普通班全军覆没。2024年秋季开学后,高一数学备课组做了一次实验:拿了一张小学六年级综合测试题给学生做,全卷100分,20个普通班平均分55分。这个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这样的生源,任谁也会头疼。肯定有人会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用来道德绑架别人,确实很好用。县教师发展中心有一位语文教研员也这样对我们说过,但她很快就自食其果了。这位教研员姓袁,女性,32岁,大学毕业没教过书,一直在教师发展中心。袁教研员有一天心血来潮,来我们学校听课。她没有事先通知,随机走进了一个普通班,恰好遇到一位57岁的语文老师在教训学生。她没听成课,很不高兴,在随后的语文教师会议上发火了,批评57岁的语文老师不懂得尊重学生,没风度。57岁的语文老师,根本不吃袁教研员那一套,拍着桌子大发雷霆:“我不管学生,根本无法上课。我管了学生,你又说我不尊重学生。明天你来上一星期课试试。”袁教研员自认为学富五车,心中有爱,心高气傲,当即接受挑战:“好,我就给你上一个星期课。”第一天上课,袁教研员获得了满教室的掌声。第二天上课,袁教研员发现部分学生没心听课了。第三天上课,袁教研员眼睁睁地看着半数学生睡了。第四天上课,袁教研员眼皮底下不仅有一大片睡觉的,还有偷偷摸摸下棋的。第五天上课,袁教研员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拍着讲台训学生了。第六天,袁教研员主动向57岁的语文老师道歉了。袁教研员终于明白——她这个砖家也回天乏术。我们校长大会小会都教育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要一心一意对孩子们负责”“要上好每一节课”......可是,校长自己是不进教室的。三个副校长都上课,其中两个副校长教重点班,一个副校长教普通班。教普通班的副校长经常私下里跟我们吐槽:“神仙也教不好他们。如果校长来教一个学期,就不敢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近来,有一位所谓的教育砖家四处奔忙,到处推销他的理论“关系是最好的教育”。关于“关系”,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诠释——不管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好的评价。管学生的老师都会受到学生的报复。有些老师悟性很高,胸怀宽广,在折磨中快速成长,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上课打牌、上课下棋、偷玩手机、不写作业等等等等都能忍受,都视而不见。他们与学生相处融洽,很受学生欢迎。有些老师生性固执,眼不揉沙,看到学生不读书比自己胃疼还难受,上课不准学生睡觉、不准打牌、不准下棋、不准玩手机、不准不交作业,还不准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他们与学生针锋相对,被多数学生视为异端。我们学校有一项校长自己甚为得意的创举——每个学期期中期末两次组织全体学生给任课老师打分,按得分高低把老师切割出三六九等,与绩效工资分配、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校长说:相信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问题来了——学生会给哪些老师打高分?谁不管他们,谁放纵他们,谁就能得高分。谁严管他们,谁逼他们读书,谁就得低分。很多老师本着教育情怀,一边高度负责地履行教师职责,一边屡次向校长提出废除学生评价老师的建议,但校长很固执,根本不予理会。很多老师严格履行职责,被学生嫌弃,被学生报复,被学生打了低分,被扣除了绩效工资,被剥夺了评优评先机会,被限制了职称晋升机会。他们负责,他们受害。几年的磨炼,越来越多的老师由执拗到清醒,慢慢地悔改着自己,慢慢地放弃着心中的教育情怀。当学生不是好学生,老师再负责,就变成费力不讨好了。当学生彻底摆烂,任何光鲜亮丽的教育理论,任何西装革履的教育专家,都不堪一击。教过书的人,谁都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十六字顺口溜,但当一个教室挤进了72个高中生,还是大多数都连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卷子都做不及格的高中生的时候,你就知道那十六字顺口溜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了。更悲哀的是,老师的命运竟然还要由这样彻底摆烂的学生来摆布!阿门!还有天理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