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易经》是古人透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获得一些心得和体会,进而提出的假说。其实所有的学说都是从假设开始的,今天叫虚拟,只不过古代的知识实在是不发达,所以神道设教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当时势在必行的东西。一句话“抬头三尺有神明”,来使得每一个人有所畏惧,知道不能太放纵自己,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为所欲为。那是为了安全,为了纪律,为了方便,为了有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听导游在告诉我们,其实有很多还是当年神道设教所留下来的。进寺庙的时候,导游会告诉你,这个门槛是不能踩的,因为你一踩,头就碰到上面门框了,撞个头破血流谁负责?可是如果他告诉你不能踩,踩了会把头撞破,你一定一百个不相信,然后就踩,等到头破血流的时候你还是会埋怨他,这是人性。所以我们就说踩门槛会运气不好,大家担心自己走霉运,不敢踩,那就安全了。不要踩门槛是为了安全,有门槛设计也是为了安全。</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说法是寺庙大门不能开,只有皇帝来才能开。我们想想看,寺庙多半是在荒山郊野,那时候最多的就是强盗,强盗突然来了,官兵根本来不及防范,和尚要靠自己抵抗,那是很难的。如果中门大开,强盗一来,怎么都挡不住,所以平时就把中门关闭了,前面有一条小桥,两边有两个河,今天叫做放生池,然后把偏门打开,只要老远听到看到有强盗,马上关偏门,来得及,安全有效又方便。</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看到尼姑会倒霉,这其实也是好意,就是为了保护尼姑的安全。我们想想看,尼姑要不要出来办事或买东西?总要吧?她一出来,寺庙荒山郊野外面只有两种男人,一种是农夫,一种是打猎的猎人。尼姑一出来,农夫和猎人这两种人的体力都比较壮,一看尼姑,觉得蛮漂亮的,难免起色心,那尼姑就不安全了。所以我们就说碰到尼姑会倒霉,不能看。农夫、打猎的人一看走过一个尼姑,转过身不看,尼姑就很安全了。</p> <p class="ql-block">《易经》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一些自然现象的规律,来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并反省自己的处境,思考应对的方法。就像寺庙里的一些规矩,虽然看起来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实际上有利于人群社会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