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北方第一镇 - 燕郊

千里相会,顺流而下

<p class="ql-block">(注:写这篇文章主要为自己进一步了解燕郊,所以随着了解的扩大与加深,内容也会越来越全面和丰富。对熟知燕郊的人,本文算是添加一点外来人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在全国排名前三十的镇里,燕郊排第22,是北方唯一。燕郊的地址里有两层市: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 燕郊单位或门牌号。三河也是市,但缺很多功能,比如没有公证处,需要廊坊的两个公证处轮流一周一两次来燕郊借用的临时办公点。</p> <p class="ql-block">先看一下这个通高铁的燕郊车站,让你相信这个镇子并不小。燕郊站位于北京站东边,相距半小时火车车程的地方,车票9 - 17元,其巨大站楼让我初次见时有点震惊。</p> <p class="ql-block">燕郊站北面的酒店、已开发和正在建设的几个小区,完全是中小城市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虽有不少大企业的部门或者高校分校,燕郊自身产业不多,人口的四分之一(个人估计)在北京上班,由此得名北京的“睡城”。没见过统计数据之前我估计燕郊镇有百万人之多,换在世界其它其它地方,已经是妥妥的中小型城市甚至小国家了。</p><p class="ql-block">百万的提法后来在很多视频里见到过,DeepSeek的数据当然会滞后一两年:</p> <p class="ql-block">身为“外人”能介绍燕郊是因为这的人口从观察(外表,口音,举止言谈)看可能95%以上是外地人,大家彼此彼此,都是北漂南漂各类漂族,因各种原因进不了(主要是住不起)北京,“临时”落户这里。我猜相当多年轻人的志向是“总有一天我要在北京买房!”</p> <p class="ql-block">知道燕郊镇源自父母2020年开始住燕达养老院,那之前我对这一带的地理知识止于通州,而知道通州还是因为北京市政府要搬迁。疫情之前燕郊镇的房价是全国镇子里最高的,因为它紧邻北京,与通州的北京市政府仅一河之隔,很多在北京上班的年轻人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下图(致谢原图作者何方洪)清楚的表现了燕郊(三河的左侧部分)嵌入北京又介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特殊位置,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京津冀政务中心的一个办公点设在燕郊镇。单从图上看,这块河北飞地由北京和天津“瓜分”是件挺“方便”的事。</p> <p class="ql-block">太久的事情先不提,近十年燕郊的变化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2015到2018年是极速上升时期,重大事件是随着通州正式成为北京市政府的落脚点,传说燕郊要划入北京市,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的狂欢,房价从低于3000一跃到3万多,最高的时候有4万的。而“谣言”破灭后,房价开始大幅下跌。到疫情期间最严重时期,燕郊人被关在检查站外进不了北京,商业运作暂停,燕郊的北漂们要么返回全国各地家乡,要么返回祖国(比如韩国人),整片的商场倒闭。现在的房价应该在一万出头,买房在高点的新当地人还在苦于要不要卖掉房子以停止还贷。打开抖音,尽是房产中介告诫人们买了即亏的视频,换取读者对他们的真诚可信的印象,因为总有刚需者要买房,他们需要的是实话实说的中介人。</p> <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燕郊能发达起来是沾了北京的光,具体说是北京把市政府迁到通州而自己紧挨着通州的光。这几年,不光是大量的居民社区楼,大型写字楼,酒店,商场拔地而起,通州还建了很多精神文明层次的高大上建筑如下面的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图书馆以及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通州的大运河博物馆,轰动一时的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曾于2024年在这里巡回展,吸引了大量观众:</p> <p class="ql-block">北京图书馆满足人们的离奇感多于实用价值,不知设计师是否意识到他的设计对象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大剧院,希望它们能被充分利用上,2023年第一次去在入口处看了一场不错的(手风琴?)合奏演出:</p> <p class="ql-block">听当地中介介绍,疫情期间因为封控,燕郊遭受的打击巨大。下图这个关闭了的物美应该曾经是燕郊镇里最大的。父母2020年刚搬来时还挺兴旺,他们以及其他燕达不少居民们都来过,给他们保留了过去年代“大商场”的好印象。</p><p class="ql-block">无奈疫情和电商平台基本上拆掉了大商场的存在环境,现存的商场除了缩小规模外主要售卖水果蔬菜饮料肉类,以及繁杂不易查找需要肉眼核实懒得往返退货的眼下急需东西。</p> <p class="ql-block">上周二我留出了一天时间陪老父去燕郊镇买被罩却无功而返。为什么不在网上买?首先他不习惯在手机上搜索(眼睛看不清是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几十年下来的生活习惯让他觉得去大商场买东西才是“正道”,三是手不摸几下不相信网购到的是纯棉(“都是些骗子!”)。为此我问了当地人在哪儿买床上用品,他们推荐了行宫市场,星罗城和京贸物联。先去的行宫市场(其实应该是行宫步行街),看到一个个挨着的小店铺,老父大为光火,要去大店。事先我在地图上早查过他要去的物美,于是去了物美方舟店,还没下车就被否了(店面太小)。接着“南辕北辙”去了挺远的以批发为主京贸物联,看到乱哄哄的地方,他火更大了。怎么解释他买过东西的“大物美”已经物去人空都不信。我明白唯有“眼见为实”,和网约车司机商量好了私下付费到了他“千思万想”的东贸国际小区旁的原物美所在地,牌子仍在楼顶,只是楼房和停车场空荡荡无一人。他蔫了,除了“回家”一句话不多说了。我明白他的不理解,社会主义的国家大商场怎么能说倒就倒呢!</p><p class="ql-block">花篇幅写这个故事除了提醒和老年人打交道需要耐心之外,主要想从反映燕郊与这个时代的变化,其实是个缓慢的巨变。随着网购越来越方便和完善,大而全的商铺已经很少见到,且商品类型和比重在变化,估计很快以后的商铺卖日用生活用品的越来越稀少,基本上都是餐馆,理发,按摩等现场感受型或接触型服务了。</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作燕郊“政治地位”提高的象征之一是作为地区协调发展中心的“京津冀政务中心(燕郊)”,下图是该中心所在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大楼。尚未查找京津翼行政一体化的来由,这个地方本身给人高大上的感觉,极大抬高了燕郊镇的地位。大楼内一个巨大的厅内分布了近百个(也许多于一百)柜台,是近百个行政单位在这里的延伸,可能是近百个分布于三地各处的行政大楼在这里的缩影。5月15号我驻足了68号,30号及37号号柜台咨询了几个关心的事情,绝大部分其它柜台根本还没走近。</p> <p class="ql-block">京津冀政务中心(燕郊)办公大厅内</p> <p class="ql-block">养老业是燕郊一项重要产业,当以“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为龙头。下图这座横跨思菩兰路燕达养护中心一二期和三期的过街桥可谓“豪华”,上面写着替河北发声的“这么近 那么美 养老到河北”。桥体密闭,刮风时可以在里面打羽毛球,可以并排走两辆汽车,两头各有两部巨大的上下电梯都是可以进出病床的。</p> <p class="ql-block">燕达养护中心在燕郊有很特殊的地位,因其居民的98%来自北京的中央各部委,部队,中国科学院及各大高校,把燕郊和北京进一步联在了一起。比起北京的同样知名的高端养老院 - 泰康集团的燕园要大出两倍还多(10,000和3,700个床位之差),费用要低不少,两者的公交距离(大部分为地铁)将近3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燕郊的住宅小区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以地铁上盖燕郊站和万达商业城为主要宣传热点的金燕SOHO楼盘,700多住户加一酒店(中间楼里)年底前将入驻这个小区。年底年初也是地铁22号线将要开通的时间。据介绍,从这站到通州市政府只要9分钟,到北京市内的东大桥只要29分钟,而公交要至少1小时29分钟。东大桥在北京的东三环(3公里)和二环(1.5公里)之间,离著名的蓝岛大厦1.5公里。据介绍,这里今后会是燕郊南城甚至发展为整个燕郊的新核心。</p> <p class="ql-block">在金燕SOHU售楼处看到的北京以东未来地铁22号线交通示意图,当然主要突出了这个楼盘及地铁线走势。图中可见的一些知名地点和单位有环球度假村,北京实验中学,市政府,燕达医院等。</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视以102国道和迎宾路为中心的燕郊镇东半部,中间右侧的两排白色罐子是储油储粮用的,后面(照片中看不见)就是燕郊车站,从两者之间距离之近可见当初的设计想法。中介介绍,搬迁储罐到更远的地方已经列入规划,足见城市之扩张。届时那里要修建车站南广场,因为北广场主要是花园,停车等空间不够大。我两次专门走去燕郊站都未能到访其南侧。</p> <p class="ql-block">以102国道为界,燕郊明显分为南北,北侧开发已久,新旧小区交错林立,小区名称一个赛一个的洋气,这里商业发达,人气旺盛,购物方便,著名的燕郊公园位处其中央。燕郊南侧仍在开发,以较新楼盘为主,如下图中可见的港中旅,夏威夷蓝湾,欢乐送,天洋城四代,等。北京实验中学分校是这里的名校,是港中旅居民买房在这里的主要原因。照片近处是一片叫“燕龙生态园”的空置区,听说2017年以前这里是“歌舞升平”甚至涉毒涉黑的地方,专供富人们消费娱乐,直至其老板以黑社会头子名义被抓,判了23年。</p> <p class="ql-block">议论一句国内处处可见的高大建筑。在国内每每看到高大建筑(比如沈阳市的沈阳市博物馆和辽宁博物馆,上面提到的通州的三大新建筑:北京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和剧院,下图是燕郊车站内的巨大显示屏),我就会问“有这个必要吗?” 我本人讲究高利用率,对各类豪华空间利用率低的建筑至今都没适应过来。我的结论是,这是一个设计师,设计思想,施工能力,资金或者不花自己钱的借债,需要政绩的官员都极度过剩的时代与国度,大家都懒得问“有这个必要吗”一类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每次回国不仅是看父母,时有意想不到的其它收获,重要收获之一是新概念。这次学到的名词是TOD,2014年回来时学到的是“新概念车”,2017年学到的“卷”和PK。</p><p class="ql-block">生活在海外的任何一个国家会被本国的固有文化和习俗框住,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所谓“大熔炉”里。回国次数多了,我觉得中国这个大熔炉已经可以挤占熔炉排队里的第一位。这和很多人心目中的新闻不自由相反,或者说这种熔炉是新闻或者政治之外的其它方面。</p><p class="ql-block">中国太大,可吸收的内容之多就像不会饱和的海绵,而且不是单纯吸收,是把吸收的内容玩透之后就让它走样,变形。和习惯于出口好莱坞大片与NBA篮球而自傲自大的美国不一样,中国吸收的内容来自全世界,比如住房设计,比如城市交通标准,比如穿衣搭配等等。开放的早期当然是被港台淹没,后来有日韩,新加坡,欧洲等等,一阵一阵地今天时尚这家,明天吹响那家,到现在可能已经很难一家独大,而是多样化了。</p> <p class="ql-block">因其特殊位置,燕郊的交通必须着重介绍一下。从交通来讲燕郊的两大特点非常分明,一是燕郊内生活的民众需要在市内穿插迂回,二是有大量的来往于北京和燕郊之间的通勤者。早上你去兴达广场小区站乘930或817或者欧逸丽庭站乘815,或沿行宫大街乘818进北京在CBD下的话,都很难挤上去,基本上全是去北京上班的,从起点站上的人有座位的很多人实际上已经睡着了,或者起的太早或者头晚睡的太晚。另一进京路线是894到通州的潞城地铁站然后坐6号线地铁进京。市内交通则有503,308,301A,302,304等。</p><p class="ql-block">我对上述公交线路一次次逐渐熟悉起来完全是用1,2,3,8元的公交车票和4至6元的地铁票堆出来的。一开始坐了不少冤枉车,交了不少学费,经历了晚上没赶上最后一班车的焦急,还有接近半夜了靠两条腿走出了数个2万5千多步。从北京西北的上地穿行北京回燕郊则必须在8点动身,否则会误了最后一班817。频繁打的并不符合我“用双脚丈量城市”的个人原则。</p><p class="ql-block">现在说一下燕郊的检查站,要进京必须考虑堵车时间,大家说要40分钟左右。检查对象主要是小车,可能是担心车里携带什么东西。公交大巴9点前可以走专用车道,我因此都争取8:30以前出门。该检查站在七月份的某个时间将往外移,占地会更大,估计会增加车道。</p> <p class="ql-block">从燕郊进京的第一站是大望路北/郎家园/大北窑东/国贸一带,走在那一段有随时可见的所谓CBD的中国樽和很容易激发出来的“上班族自豪感”,后者让上班族们从燕郊这个北京的侧卧房迅速进入职业状态,开始一天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作为结尾,谈论一下燕郊的发展前景的个人看法。</p><p class="ql-block">燕郊依北京而发展的大方向未来依旧,比如依然是北京,尤其是通州的“睡城”,但不排除选一些自己的发展个性化。从产业角度,不排除大企业在这里设置开发研究或者售后服务中心的可能性,把一部分通勤北京的年轻人留住。</p><p class="ql-block">其实通州本身巨大,有足够多的地方继续盖楼,而且前些年大力投资已经建好的基础设施还远远没有充分利用。要保持燕郊的竞争力光凭低房价是不够的,燕郊需要在环境,公共设施,娱乐休闲等方面有统一和长期规划下的大力发展,让人们乐于住在这里(而不是想着等自己富起来的那一天在北京买房)。虽然燕郊不可能模仿通州的三大新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环球度假村,但可以发展一批美化环境的中小型项目。</p><p class="ql-block">要改变和提高燕郊在人们心目中的“睡城”看法,燕郊需要像当年深圳发展过程中建起的大学城那样,为吸引大企业在这里建研发中心提供生力军 - 本科生及研究生,我觉得这应是燕郊城镇发展里排在第一的任务,从吸引北京的名校在这里办分校或分院开始。燕郊不像江浙或广东有沿海港口或者已经发展起来的电子高科技方面的优势,应该侧重不需要依赖生产线或物资供应链的软实力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城市规划,计算机软件,金融商学,老年医学,物流,旅游等等学科。</p><p class="ql-block">燕达养护给燕郊带来了重要的新产业 - 医养康结合的养老方向,应该沿此方向扩大和发展。从费用和服务上讲,燕达是高端的,吸纳的是北京有足够退休金或房产的北京人。扩大的新用户应该是中间收入人群且面向全国的,这些中老年人他们的子女目前住燕郊在北京上班,仍在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小家庭奋斗,无暇顾及父母。需要父母照顾孩子的则像过去的每代人一样把父母接到家里,三代同堂。不是那么每天需要照顾小孩的则需要自己的住处,又不想为此买个房子的人则需要有地方半永久性或者旅居式的居住地。有个靠北京的据点,利用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方便的国际航线避免了多次转机,时常可以见到孩子,是这些人的主要要求。可以不叫养老,因为很多中年人不愿把自己和“老”过早挂钩。可以叫“旅居”或“颐养”或“休闲”城。</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