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刘公岛游记

何首乌

<p class="ql-block">威海市刘公岛景区</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威海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威海市刘公岛风景区(Liugong Island Scenic Spot30</p><p class="ql-block">),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内,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千米,南北最宽处1.5千米,面积3.1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8-10</p><p class="ql-block">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地势扼海防之要。以刘公岛为名。历史可上溯到战国,更有汉代刘公刘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故事。景区分自然和人文两大景观群。自然景包括旗顶山、东泓、荷花湾、刘公泉、五花石、板礓石、听涛崖等景点。人文景观以北洋水师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铁码头、水师学堂、石码头、炮台等文物为主,并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甲午战争陈列馆、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号,我们参观了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Museum Of Sino-Japanese War),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创建于1985年,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中心内容的纪念性博物馆,是中国近代海防设施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群</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总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所辖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的历史遗迹28处,馆藏文物有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文物资料200多件,打捞舰船文物300多件2</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6180件/套,有珍贵文物70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820916人。11</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28处北洋海军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p><p class="ql-block">。2008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首批一级博物馆1</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去参观定远舰(1比1仿制)</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融刘公岛悠久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技术与精湛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总投资1.26亿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巨幅彩玉壁雕、大型东阳木雕,集中讲述刘公岛的根源文化——刘公文化。</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区</p><p class="ql-block">基本简介</p><p class="ql-block">刘公岛博览园1</p><p class="ql-block">是一处综合性的游览园区。整个园区占地10000多平方米,投资2600多万元。刘公岛博览园的第一展区——刘公庙。 眼前这尊古朴大气的铜鼎便是扬名于世的二龙戏珠铜鼎,它最先由明朝万历年间的司礼掌印太监冯保所供奉,后来移至雍和宫。我们这尊铜鼎就是完全依照雍和宫的原品制作而成的。鼎高4.26米,重4吨,总造价168.6万元。鼎的上方有6个火焰门,门两侧为二龙戏珠,整尊铜鼎上雕有258条形态各异的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大家看,这里的是龙八子狻猊,俗话说的好:“摸摸狻猊头,一辈子不用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这儿摸出一年的好运头。在我们刘公岛博览园内有三大镇园之宝,这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偏殿——琼岛沧桑</p><p class="ql-block">刘公岛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甲午战争是其中最浓重的一笔。“琼岛沧桑”将带您走进刘公岛的沧桑历史。里面的陈列品是采用上千种纯天然玉石精雕细刻而成的,博览园内共展出了四组,总造价686万元,这也是国内最大的玉石壁画展。</p><p class="ql-block">刘公岛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岛上就有人类居住。壁画中所展示的就是当时岛上居民的生活场景。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汉少帝刘辩之子刘民(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刘公)历尽艰辛、九死一生飘泊到了刘公岛。大家看,刘公泉就是刘民夫妇在岛上开凿的一眼清泉,这是岛上当时唯一的淡水来源。</p><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倭寇时常侵扰我国东部沿海,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全国沿海设卫,当时共设51个卫,威海卫就是其中之一,刘公岛自此成为海防重地。</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面对世界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海防,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共扼渤海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被选为北洋海军及其舰队的驻泊之所。成军之初,北洋海军拥有大小舰艇25艘,实力居亚洲第一位,世界排名第四位,成军后,由于海防经费不足,加上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建设陷入停顿,不久反被后起的日本海军超过。</p><p class="ql-block">1894年,日本为占领朝鲜,征服中国,挑起了甲午战争。黄海决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方针,命令北洋舰队从旅顺退守威海卫,不许出战,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敌。</p><p class="ql-block">1895年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不料以王平为首的鱼雷艇逃跑至烟台,并谎称刘公岛已失守,致使提督丁汝昌等待援军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丁汝昌见大势已去,怀着绝望与悲愤的心情吞服鸦片自杀。12日提调牛昶日丙盗用提督名义和印信起草了投降书,17日,日军登上了刘公岛。</p><p class="ql-block">1894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成军及覆灭的见证,默默地为中日甲午战争划上了一个沉痛的句号。</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各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1898——1930年英国强租威海卫长达32年之久,后又续租刘公岛10 年,也就是说刘公岛被英国租借了42年。大家知道闻一多先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七子之歌》,威海就是这“七子”之一。其后,刘公岛再度被日军占领,直到1945年,威海卫解放,刘公岛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1952年,人民海军进驻刘公岛。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正殿——海圣殿</p><p class="ql-block">刘公文化是刘公岛的主题文化之一,海圣殿将为您介绍乐善好施的刘公、刘母。</p><p class="ql-block">海圣殿</p><p class="ql-block">正殿里供奉的是刘公刘母两位老人,东西两侧分别为《汉末皇室浩劫图》、《刘公齐鲁漂泊图》,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及漂泊刘公岛的史实。首先,我们看一下《汉末皇室浩劫图》。</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宦官张让、赵忠等弄权作乱,历史上有“十常侍”之称,当时忠臣或被流放、或被杀戮,朝廷一片乌烟瘴气。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逝,皇子刘辩继位,史称汉少帝。大家看到正中的这位就是少帝刘辩,这位就是他的爱妃唐妃,他们两位也就是刘公的父亲和母亲。</p><p class="ql-block">少帝即位仅半年时间,就被*臣董卓废黜,董另立其年仅九岁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我们看壁画中武士强拉着的小男孩就是当时年仅九岁的汉献帝刘协,这位身材肥胖者就是董卓。</p><p class="ql-block">为了斩草除根,董卓命亲信用鸩酒毒杀少帝,同时假借刘协的旨意将少帝的母亲何太后赐死。又命令武士绞杀唐妃,当时唐妃已身怀六甲。</p><p class="ql-block">受命绞杀唐妃的这名武士曾经受过唐妃的恩惠,为了报恩,就在行刑时做了手脚,用蒙药将唐妃弄晕,假装被绞死,同时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他宫外的朋友——弃官在家的正直官人郑泰。当时,战乱不断,盗贼猖獗,洛阳城外无人看守的坟墓几乎全被盗掘。在唐妃被埋的当天晚上,有一个盗墓贼挖开了她的坟墓,打开棺材时,惊醒了唐妃,吓得盗墓贼仓慌落逃,遗落了一颗用于照明的夜明珠,唐妃拾到夜明珠后,被随后赶来的郑泰接走,郑泰将她护送到隐居在小龙山的孔子十九世孙孔荫的家中。</p><p class="ql-block">曹操,当时他在宫中担任点军校尉一职,对宫中的一切变故他都耳闻目睹。对董卓的专横跋扈,他尤为不满,于是他便伺机行刺,后来行刺失败,曹操只好连夜逃出了洛阳城。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仓慌逃出了洛阳。途中又误杀了小龙山附近的吕伯奢一家,官府着手在当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隐居的小龙山上的孔荫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免遭官府排查,当然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隐藏在自己家中的唐妃,便带着家人与化名为碧云的唐妃匆匆离开了小龙山。</p><p class="ql-block">途经杨家村,碧云生下一子,按少帝遗愿,取名刘民,时值公元190年(刘民就是我们庙中供奉的刘公)。之后,孔荫一行在杨家村住了下来,一住就是10余年。其间,孔荫教刘民读书、习武、采药、行医,刘民小小年纪却已是文武双全。</p><p class="ql-block">公元204年,曹操战胜袁绍等诸侯,称雄一方。当他得知唐妃尚在人世,并生下少帝的骨肉时,为绝后患,便派兵前往捉拿。孔荫得到消息后,向一位算命老人求计,老人说:“最好东去大海边,天之尽头逃命。”于是他们决定向东逃难。</p><p class="ql-block">途中,孔荫与抢夺夜明珠的歹徒搏斗,身负重伤。为了不连累碧云母子,他与家人返回了曲阜老家。</p><p class="ql-block">刘民和母亲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公元207年来到了天尽头的日主祠。之后,母子二人耕织渔猎,采药行医,深受当地百姓敬重。</p> <p class="ql-block">二位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岛上中部的阳坡处修建了一座祠庙,并塑造了刘公刘母像,从此以后,南来北往的船只只要经过刘公岛,都要进庙祈祷,祈求两位老人保佑他们海上平安。</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英国租借刘公岛期间,刘公庙毁于战乱。历经一个世纪,刘公岛管委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考虑,在岛上重修了“刘公庙”。</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区</p><p class="ql-block">基本简介</p><p class="ql-block">鲸仙殿内以欧塑工艺展示了鲸仙子的美丽传说,两个偏殿以最先进的影像技术为展示手段,再现日岛海市、东海龙宫等世间美景。我们首先看一下鲸仙殿。</p><p class="ql-block">正殿——鲸仙殿</p><p class="ql-block">这里供奉的是美丽而善良的鲸鱼仙子。</p><p class="ql-block">刘公刘母一生行善,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以至于后人围绕着他们有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而鲸仙子报恩的故事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好,这边请。</p><p class="ql-block">相传,刘民当年曾放生了一头幼小的鲸鱼,鲸鱼长大后,有一年刘民和嵘燕出海打鱼时遇到了风暴,船触礁而沉,,是当年刘民放生的那条鲸鱼将两个人托上了海岸。鲸鱼为了报答刘民当年的救命之恩,同时又十分地敬偑刘民的品行,就化作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侍护在他的左右,不久就促成刘民与嵘燕结为百年之好。</p><p class="ql-block">后来,鲸女帮助刘民在岛上修建了烽火台,为过往船民引航,并建造了许多房屋,以备过往的船民宿住。</p><p class="ql-block">魏明帝太和年间,一艘来自即墨渔船在刘公岛海域遇险,鲸女与刘民夫妇奋力救起了一个又一个落海的船民。被搭救的船民感激不尽,特意铸造了一口大钟送到刘公岛馈赠刘民夫妇。“渔人馈钟”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典故。好,我们接着看。</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把龙王放在鲸鱼仙子的身后呢?据说当时东海龙王自愧不如鲸仙子为民众所行的善德,坚持居身仙子之后呢!魏明帝太和六年,刘公岛一带遇到了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偏偏祸不单行,海上鱼类竟也稀少,难以捕获,村民们食不果腹,正当人们绝望之际,一天清晨,一头巨鲸冲上了海滩,将躯体献给了灾民。村民得救后,却再也没能找到鲸女的身影,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头巨鲸就是鲸女的化身,后来百姓将她尊为“鲸鱼仙子”。为了铭记这头鲸鱼的救命之恩,人们用剩下的鱼骨建造了一座祠堂,当时称为“鲤堂”,又名恩鲸祠。</p><p class="ql-block">陈列柜里为您展示的就是当年建鲤堂时所用的鲸骨,这些鲸骨历经千年却被当地的百姓保存至今,可谓稀世罕见。这是我们博览园的又一镇园之宝。</p><p class="ql-block">这位端庄美丽的少女雕像就是鲸鱼仙子,鲸鱼仙子身后的衬屏上,雕刻的吉祥如意图案分别是“求子得福”、 “一帆风顺”、“望子成龙”、“永保平安”图。古有“拜鲸鱼仙子,圆四海心愿”之说.。</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鲸鱼仙子的传说与刘公刘母的善行紧密相连‌。传说中,刘公刘母一生行善,帮助过往船民,鲸仙子为了报恩,化作少女侍护在刘民左右,并帮助修建烽火台、引航和建造房屋供船民住宿‌1。</p><p class="ql-block">‌鲸鱼仙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刘公岛博览园的第二展区‌。这里的鲸仙殿供奉着鲸鱼仙子,殿内采用先进的影像技术重现了东海龙宫、海市蜃楼等美景。东海龙宫采用纯天然水晶制作,富丽堂皇且极富神秘色彩,而海市蜃楼的景象则通过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模拟,展示了不同年代的奇观‌1。</p><p class="ql-block">‌刘公岛博览园的第二展区不仅展示了鲸鱼仙子的传说,还包含了许多其他文化和历史元素‌。例如,天钱砧建筑形似秦朝时期的钱币,篆刻“鱼乐天国”四个大字;水琴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九龙子石雕像展示了龙生九子的形象,增添了古朴与神秘的气息;海韵阁内可以购买刘公岛特色的纪念品;文化长廊则展示了自古以来反映刘公岛及附近地域美妙景观的诗文与画作‌1。</p> <p class="ql-block">西偏殿——东海龙宫</p><p class="ql-block">东海龙宫是根据传说中龙宫的样子建造的。它是采用纯天然水晶制作而成的,能工巧匠们将龙宫制作得既富丽堂皇,又极富神秘色彩,加之高科技影视手段的衬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是国内批量最大、工艺难度最高的水晶作品。</p><p class="ql-block">刘公岛早年还曾叫做龙宫岛,居中说东海龙宫就在刘公岛的下面,当年龙王修筑龙宫的时候,派虾兵蟹将从牟平捉了8个巧手的工匠,到了海底之后,龙王给他们每个人喝了一碗米酒,没想到一碗米酒下肚,这8个工匠就不吃不喝,不知疲倦地干了8年的活,8年后龙宫修好了,龙王给了他们很多的赏赐,并把他们送了回去。这里展示的四组场景分别是工匠筑龙宫,龙宫的宫女们正在准备宴席、龙王宴请工匠以及送别时的情景,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把龙王放在鲸鱼仙子的身后呢?据说当时东海龙王自愧不如鲸仙子为民众所行的善德,坚持居身仙子之后呢!魏明帝太和六年,刘公岛一带遇到了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偏偏祸不单行,海上鱼类竟也稀少,难以捕获,村民们食不果腹,正当人们绝望之际,一天清晨,一头巨鲸冲上了海滩,将躯体献给了灾民。村民得救后,却再也没能找到鲸女的身影,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头巨鲸就是鲸女的化身,后来百姓将她尊为“鲸鱼仙子”。为了铭记这头鲸鱼的救命之恩,人们用剩下的鱼骨建造了一座祠堂,当时称为“鲤堂”,又名恩鲸祠。</p><p class="ql-block">陈列柜里为您展示的就是当年建鲤堂时所用的鲸骨,这些鲸骨历经千年却被当地的百姓保存至今,可谓稀世罕见。这是我们博览园的又一镇园之宝。</p><p class="ql-block">这位端庄美丽的少女雕像就是鲸鱼仙子,鲸鱼仙子身后的衬屏上,雕刻的吉祥如意图案分别是“求子得福”、 “一帆风顺”、“望子成龙”、“永保平安”图。古有“拜鲸鱼仙子,圆四海心愿”之说.。</p><p class="ql-block">西偏殿——东海龙宫</p><p class="ql-block">东海龙宫是根据传说中龙宫的样子建造的。它是采用纯天然水晶制作而成的,能工巧匠们将龙宫制作得既富丽堂皇,又极富神秘色彩,加之高科技影视手段的衬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是国内批量最大、工艺难度最高的水晶作品。</p><p class="ql-block">刘公岛早年还曾叫做龙宫岛,居中说东海龙宫就在刘公岛的下面,当年龙王修筑龙宫的时候,派虾兵蟹将从牟平捉了8个巧手的工匠,到了海底之后,龙王给他们每个人喝了一碗米酒,没想到一碗米酒下肚,这8个工匠就不吃不喝,不知疲倦地干了8年的活,8年后龙宫修好了,龙王给了他们很多的赏赐,并把他们送了回去。这里展示的四组场景分别是工匠筑龙宫,龙宫的宫女们正在准备宴席、龙王宴请工匠以及送别时的情景,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p> <p class="ql-block">东偏殿——海市蜃楼</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根据史料记载,将刘公岛附近发生的三次“海市蜃楼”情景,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模拟制作出来。这三次海市分别是:在威海有资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及年代最近的一次。在威海有资料记载的最早一次海市蜃楼景象,是发生在明朝正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506年农历七月初六。当时的威海叫做“清泉夼”,住在城外东南方向金线顶的老渔人丛殿杳老汉最先发现了海市奇观,喊来父老乡亲观看。这次海市持续了“一顿饭工夫”。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例“海市蜃楼”景像发生在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当时栖霞于七农民起义军进军文登城,威海卫守备徐宏谟招募青壮年800余人,编为乡勇,防守卫城。一天乡勇们正在东门外大校场操训,忽见日岛海面雾气之中出现无数桅帆船舶,浩荡而来。乡勇大哗,疑为海盗偷袭,赶忙举刀持枪备战。然而许久工夫,但见船行,不见船近,好像海上图画一般,众乡勇个个惊疑不已。又过些时刻,船舶形影渐淡,却有大队兵马杀将而来,其状汹汹,势不可挡。乡勇大骇,以为于七神兵杀到,纷纷转身窜逃。就连徐守备宏谟大人亦认定天兵天将降临,慌惶奔回城中,闭门不出。海上兵阵持续半时许,西北风起,海雾渐消,万般景致也随之无影。此时人们方知是一场海市盛景,闹得大家虚惊一场。以致后有史书载道:“海市景象之火亘赫,八百兵勇遁者半,徐氏卧息月余。年代最近的一例</p><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景象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景象主要是现代城市景观,很像上海的浦东新区,东方明珠塔清晰再现。很多游客有幸目睹了此景。</p><p class="ql-block">天钱砧这座建筑叫天钱砧,它形似秦朝时期的钱币,后上方为双龙戏珠,中间篆刻的是“鱼乐天国”四个大字,在它的前方是五种不同风格的“鱼”字。整座建筑既有升官发财的象征,又蕴涵着鲤鱼跳龙门之意。</p> <p class="ql-block">龙九子</p><p class="ql-block">前方就是“九龙子”石雕像。古有“龙生九子”之说,龙生九子并不成龙,各有所好,各展所长,形貌迥然不一,人们常把它们放在建筑或器物上,有避邪驱魔之意。我们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以古建筑为主的园区,所以您在它的很多地方都能找到九龙子的身影,有兴趣的朋友,您一会儿可以找找看。</p><p class="ql-block">海韵阁</p><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一游,您一定很想给自己一个纪念,当然也不该忘记给您的亲戚朋友带点什么,海韵阁内为您准备了许多刘公岛特色的纪念品,给您一点时间购物,出来后,我们一同参观文化长廊。</p><p class="ql-block">文化长廊</p><p class="ql-block">文化长廊内以线雕工艺为展示手段,收集了自古以来反映刘公岛及附近地域美妙景观的六首诗文和十三首诗文画作。其中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墨宝。在里面我将重点地为大家介绍。</p><p class="ql-block">欧阳中石</p><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学者,山东泰安人,现任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见长,擅长各种字体。这首“忆环翠楼望刘公岛”可谓婉延秀丽,潇洒逸。</p> <p class="ql-block">美食广场</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海军公所(又称水师衙门)是清代北洋海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西部南坡,占地约1.7万平方米,建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竣工。作为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海军指挥机关,其建筑群为三进院落布局,包含礼仪厅、议事厅、演武厅等70余间房舍,整体为单层坡顶砖木结构,兼具军事功能与清代官署特色。</p> <p class="ql-block">准备乘船返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