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遇到三毛故居,完全是意外。</p><p class="ql-block">今年3月24日,提前回老家给父母上完坟,25日回山上拾掇露台撒下苋菜籽,26号出发,沿涪陵、恩施、奉节、巫山、万州、重庆自驾一圈。最后在重庆盘桓逗留三天,4月5号回到成都。</p><p class="ql-block">我哥定居重庆。几十年来,我来重庆多次,每次我哥都会领我到处逛。这次我哥带我去了南山。</p><p class="ql-block">从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出来,我们顺道去了黄桷垭。这是一条古老的街道。长六百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共有175栋风格独特的巴渝民居和文物故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古代商队负重从长江边到达黄桷垭,人困马乏,此处便成为背夫、马帮集中歇息之地,成为黄桷垭老街的起源。</p><p class="ql-block">后来随重庆开埠,这里日渐繁华,老街曾是云南钱王王炽、“三界名人”李奎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等历史人物经商或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家又老又旧但人声鼎沸的餐馆吃午饭,三个人共花费六十多元,炒肉炒菜加豆花,吃得饱饱,难怪人多。餐馆出来左转,我们沿着街往下走。</p><p class="ql-block">午餐后初春的阳光照着人,暖得人恍恍惚惚。有些吃饱的倦怠,又有要走下去的无奈,也还有好奇心的驱使。黄桷垭在古街老巷里,是很契合我的心意的。它既有改造后的干净丰富,又不那么着力,商业痕迹不那么浓。你总能在浓浓的树荫下,随意就能找到一个茶位一坐,看看江看看人。</p><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看到路右边有一幅大的粗路线图,我就随便瞟一眼,赫然写着“三毛故居”,我心还想,别是什么噱头吧,怎么跟三毛扯上了。我没吱声,继续往前走。</p><p class="ql-block">就这么走着,猛一抬头,巨大的竖着的路牌矗我面前,不看不行。“三毛故居”,箭头指一小巷。还真有呀,那就去看看吧,是怎么的跟三毛有关。</p> <p class="ql-block">小巷窄窄的,十几米吧,走完右转,左边是一个极具小资情调的咖啡馆。咖啡馆门前一个大院坝,摆着竹椅方桌,边上有大株的黄角树,泼天的树冠遮住太阳。站在咖啡馆门口往左,正面一座木板墙青瓦顶的瓦房,上书“三毛故居”。看到这里,我一下愣住了。</p><p class="ql-block">三毛,这个住在我心深处的安静女子,突然被人拎到我面前。她已经退出我生命几十年了。</p><p class="ql-block">三毛1943年在重庆黄桷垭出生,在这里度过生命最初的五年,1948年随父母去了台湾。在三毛的记忆里,黄桷垭是她看杀牛、钻坟地、独自荡秋千的游乐场。万幸房屋还在,这才有今天我们能最近距离触摸到三毛的可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桷垭的家是三毛母亲缪进兰女士娘家的。据</span>说现在附近还住着一位缪姓老人,是三毛母亲的远亲。我们无法回到历史,哪怕跟那段岁月或者某个人,有蛛丝马迹的联系,都能让人感觉靠近,进而亲近。当然我不会去寻访那位老人,单单知道,就已满足。</p> <p class="ql-block">三毛的一生,天下人无不知。在家行二,聪明,敏感,偏科,文又天赋。奈何遇到坏老师,用黑笔在她脸上画大鸭蛋,让她在操场转圈,羞辱她。说她数学考得好是作弊来的,其实三毛是背下来的。从此三毛落了病根,怕见人,不上学。</p><p class="ql-block">三毛求学路一直坎坷。遇到爱的人却又不爱她,她少女时的绘画老师(我忘记名字了),大学时候的同学舒凡,要么就是临结婚却又意外过世(那个德国男友)。再后来遇到荷西。等六年,相爱六年,在荷西的一次潜水里,所有的幸福结束在水底荷西不再浮起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以后的时光三毛一直没有找回自己,去跟王洛宾生活,去喊张乐平爸爸,在台湾不停的巡回演讲,到大陆旅行,她的心没有依托,却又快速地熬干自己。1991年1月4日自缢身亡,享年48岁。</p> <p class="ql-block">纵观三毛短暂的一生,一辈子都在寻找爱。无论走到哪里,世界各地,万水千山,南美的玛雅遗址,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加那利群岛,阿尤恩小城,写下那么多文字,诉尽爱与哀愁,还是没有释怀,以致绝望自尽,结束这痛苦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三毛没有拔出的,是老师画鸭蛋种下的那根刺。以及后来人生遇到的情爱坎坷,都是刺上覆盐覆沙。表面平整,内里汩汩血淌。</p><p class="ql-block">三毛原生家庭并不缺爱。父亲律师,兄妹三人,家庭温暖有爱不强求,她说不读书就休学,说要画画就找老师,说要出国就资助。她却偏偏活得与众不同。常年出国读书旅行,落拓不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惜她还是没有活成真正的自己,半路铩羽。可见如果不跟幼年伤害直面并和解,放过自己,终归那根刺会更深的被拍进身体,以致香消玉殒。我十分怜惜她。</p><p class="ql-block">倒是三毛的文笔成全了她,那么多活色生香的书和文字,她的浪漫和深情,滋养了无数当年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我十八九岁刚上大学,跟同学共享三毛的书。我还记得我们交换看《撒哈拉的故事》的一些场景。玲独住亲戚家的房子。那是单位宿舍,干净整洁大书桌,几乎没有摆设,一床一椅。幽暗的灯光,安安静静的房间,就我们俩女生,憧憬着遥远的撒哈拉沙漠,走进三毛跟邻居的各种鸡零狗碎日常生活里去。</p><p class="ql-block">很快在书价还是一元二元的时候,我省吃俭用买齐了三毛所有的书,每本都读过数遍。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处理过很多书,唯有三毛的这一套,还在我的书柜里。现在我几乎不会去拿来看,因为三毛的所有故事,所有经历,她的文字,她的歌,她的对白,她的声音,我都耳熟能详。即或如此,我还是没有舍得扔。</p><p class="ql-block">此刻站在三毛故居门前,我没有跨进去。看着坐在门厅随性自在的三毛雕像,三毛的、我的、我跟三毛相关的往事,翻江倒海,汹涌而来。</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曾在关系里受伤害。可是我们要拼命往前跑,而不是停下来总凝视这个坑。</p><p class="ql-block">三毛一生传奇曲折,作为个体生命,她受尽委屈磨难。作为社会生命,她又哺养了无数贫瘠的灵魂,让我们透过别人,看到生命的丰富和不同。她永远深深的住在我心深处。</p><p class="ql-block">三言二语,岂能道尽我对三毛的喜爱和怀念。浪漫和深情,已经幻化在几十年时光的吃饭穿衣数钱睡觉里。我不是三毛,我活成了三毛书里我喜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今天三毛已经离开人世三十四年。愿三毛安息,脱离轮回,早得极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