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第一次踏上三秦大地,后来几次路过西安都没下车,去年差一点去榆林波浪谷,结果没去成留下遗憾,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新中国诞生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24.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陕西省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地区。陕西省的历史代表文化为“三秦文化”,</p><p class="ql-block">有西周、秦、汉、隋、唐等十四个政权在陕西省建都,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主要景区景点有黄帝陵、兵马俑、华山、未央宫遗址、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墙、西安钟鼓楼、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p> <p class="ql-block">西安市(英文名:Xi’an City),别名长安、镐京,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关中平原,介于东经107°40′~109°49′,北纬33°42′~34°45′之间,是陕西省辖地级市、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下辖11个区、2个县,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相差悬殊。10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西安生活。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1954年6月19日,西安市成为陕西省辖市。</p><p class="ql-block">西安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西安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唐城墙和明城墙</p><p class="ql-block">,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p><p class="ql-block">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现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有出租自行车,可以骑行。</p> <p class="ql-block">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又称西安市大明宫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称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大明宫,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唐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废毁,沦为废墟。</p><p class="ql-block">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p><p class="ql-block">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南至自强路,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东至太华南路,西至建强路,总占地约3.84平方千米,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p><p class="ql-block">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大雁塔</p><p class="ql-block">[dà yàn tǎ]</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世界著名佛塔中国十大城市地标性建筑中国十大壮观古建筑中</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改至七层,此后一直保持着七层的外观至今。大雁塔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也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清池,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p><p class="ql-block">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骊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成立于1975年11月,原为秦始皇兵马俑筹建处,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建于临潼县东7.5公里的骊山北麓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西距西安37.5公里;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1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海内外观众达8000多万人次。秦兵马俑地下大军先后接待观众近5000万人次,其中共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187批,副总统、副总理和议长506批、部长级客人1852批。</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1月,已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三、二号坑和文物陈列厅。目前秦俑博物馆面积已扩大到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下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市相望,西邻甘肃省庆阳市,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商朝时期,延安隶属于方国鬼方之域。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明、清两朝设置延安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延安地区属榆林道。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陕甘宁边区,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1949年5月,设陕北行政区。1950年5月,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72年,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延安市,原延安市(县级)改称宝塔区,延安市辖1区12县。</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Yan'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238亩,主体建筑面积29853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10677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近3.6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为一体的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于1997年被列入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遗址(Yan'an Revolutionary Site),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内和郊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此期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革命遗址,包括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这里有党中央机关旧址、中央军委和八路军军部旧址,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人的旧居。延安革命遗址集聚了极具革命性和先进性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遗址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省西安市350千米;北距山西省太原市387千米。</p><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p><p class="ql-block">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2024年8月8日,黄河壶口瀑布迎来2024年入汛以来最大流量洪水,最大流量超过1500立方米/秒。</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p><p class="ql-block">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华山(Mount Huashan110</p><p class="ql-block">),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一整块花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有着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诗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p><p class="ql-block">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