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到济宁跟乐水行徒步长线汇合

阿邓

<p class="ql-block">济宁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度与流经区域:纵贯济宁全境,流经梁山、汶上、嘉祥、任城、鱼台、微山等县区,全长约230公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凿与变迁:始于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凿通济州河和会通河,与1292年凿通的通惠河连接,标志着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后经历多次变迁,如明嘉靖、万历年间为避黄河水患,开挖新渠、改道运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代:是南北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每年大量粮食等物资通过这里运往北方,支撑北京及周边地区供应。带动了济宁商业繁荣,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和运河沿线7个对外开放的重要商埠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代:是鲁苏豫皖南四湖流域唯一具备防洪灌溉、输水航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河流,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的干线,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线有众多水工设施、古建筑和古城镇,如被称为“水脊”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有“北方都江堰”之称,是运河全程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可与都江堰工程齐名。还有济宁东大寺、崇觉寺铁塔、太白楼、南阳古镇等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保护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济宁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运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岸水共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运河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形成了独特的水城风貌。同时,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建成“公铁水”多式联运的3大港区,融合发展多种文化,充分展示“运河之都”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 始建与初建:铁塔寺原名崇觉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郡人徐永安之妻常氏为还夫愿,出资在崇觉寺内以铁浇铸释迦塔,当时仅建七级便因战乱停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增建与完善:明万历九年(1581年),在河道分府龚勉等倡议集资下,增建两级,并冠以铜质鎏金天门,最终形成了如今所见的九级楼阁式铁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外观设计:铁塔通高23.8米,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砖砌,高8.09米,平面八角形,南面辟门,内部上方砌作斗八藻井。塔身总高14.41米,铁壳砖心,每层由勾栏平座、塔身和回檐三部分迭合组成,平座、回檐均由重昂斗栱承托。塔顶为八角攒尖式,铜铸仰莲底座承托铜质鎏金1.3米高的宝瓶塔刹</p> <p class="ql-block">- 运道之中 漕渠咽喉:介绍济宁在大运河中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漕运的咽喉要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河督驻节 运河中枢:详细展示元明清三代驻扎济宁的河道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砥柱中原 转漕上国:通过多种展示手法,如3D影片等,还原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机构设置、河道管理官员保障大运河畅通的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智治水 济运利漕:展示古代治水的智慧和方法,以及为保障运河畅通所采取的措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襟带四方 因署兴城:讲述河道总督署对济宁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济宁因运河而繁荣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河城共荣 运都风华:展现济宁作为“运河之都”与运河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景象,包括城市风貌、民俗文化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场馆特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展示手段丰富:广泛运用文物展品、场景复原、光影互动、文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现深厚的运河文化和历史,还设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如“纤夫拉船”体验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独特:展示馆采用新中式风格设计,覆瓦坡顶,户牖中正,简古纯粹,朴茂盎然;文化广场通过具象运河文化符号,延续遗址空间轴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