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研讨明方向,引领道法新篇章——记2025年昌邑初中道法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思政育人的目标,4月30日由昌邑市初中教研室主办,昌邑潍水学校协办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袁艳梅老师莅临昌邑潍水学校指导工作,全市初中道法教师参加。</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聚焦大单元教学实践,结合新中考实际情况,将课堂展示、经验交流、教学建议等结合起来,为教师们搭建起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活动分四个环节:准备部署、优课展示、经验交流、教学建议。</p> (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部署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 教研员袁艳梅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具体要求做了细致全面安排。同时联系协办学校与参与展示交流的老师做好充分准备,为活动成功开展打好基础。</p> (二)见贤思齐 榜样引领——优课展示 <p class="ql-block">  来自昌邑潍水学校的郭淑琰老师和凤鸣学校的刘春晓老师为我们带来两节基于 初中道法学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优秀课例。</p> <p class="ql-block">  首先郭淑琰老师讲授了以deepseek为主题的复习课,通过点评deepseek-导入、走进deepseek-创新、研发deepseek梦想、讨论deepseek-规范等环节,让科技创新、中国人、中国梦、法治、基本经济制度、共享发展成果、国家安全等主题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逻辑化、系统化的体系,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  然后刘春晓老师带来八年级新授课《国家司法机关》。以“邯郸中学生杀人案”为总议题,通过新闻导入、立案侦查、司法审判、警示预防等子议题。按照案件办理的法律程序顺序展开,嵌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具体情景和评价任务,借助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活动设计、情感升华等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融入“教学评一致性”和“四化课堂”的大单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锻炼了思维,也起到了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真正实现了学科素养的落实和立德树人。</p>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验交流 <p class="ql-block">  凤鸣学校的刘雪老师和俊青学校的柏娜老师带来了充满智慧的经验分享。这些实用而高效的策略和方法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p> <p class="ql-block">  刘雪老师做了题为《新中考道法开卷考试》的教学经验分享,分1.政策导向、顺势变革、2.三维协同、策略驱动3.问题反思,优化升级三个步骤,介绍了改革后的考情变化以及教师如何调整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后辅导。她还提出要顺应历史潮流,要用deepseek等协助学情分析、练习反馈、分层辅导。她提到新中考变的是考试形式的迭代升级,但立德树人的永恒底色是不变的,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鼓励老师们要有深耕教学的定力、创新求变的魄力、协同共进的合力,定能在变革浪潮中破局突围。</p> <p class="ql-block">  峻青中学的柏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中考复习策略,她重点强调要为即将中考的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后要提高学生答题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看问题能精准把握答题方向的能力,阅读材料能提取密切联系课本的关键词的能力,迁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为了防止学生背过不会应用的情况,要结合具体而多样的题型来检查基础知识背诵。</p> (四)画龙点睛,精准点拨——教学建议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袁老师做了指导和点拨,她先分析各年级期中成绩,然后剖析了期中考试题型,特别是八年级的最符合未来中考形式的几个难题,让老师们直观感受。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她提出要回归课堂,强铸教学实效。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时政热点或者典型材料归纳学科观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培育学科思维和知识体系。教师要锻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学会迁移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整体化:总分总结构知析行的有机统一。2.情景化: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促信。3.深度化:突出全面、辩证、长远思考的过程。教师要有将经典试题传化为教学情景的能力,设计变式训练,提高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转化题目能力和规范作答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会是开卷考试背景下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与提升,相信昌邑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将在它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再次谱写昌邑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