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陵和清昭陵记游

丁籍德

<p class="ql-block">清福陵感怀 </p><p class="ql-block">2001年春 </p><p class="ql-block">天柱峰擎紫气东,女真雄魄贯苍穹。 </p><p class="ql-block">神鸦犹守栖魂殿,铁马嘶风碑带红。 </p><p class="ql-block">松柏千年凝碧血,石麟百代沐霜虹。 </p><p class="ql-block">残阳如血染雕弓,散作兴京暮色中。 </p> <p class="ql-block">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天聪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p> <p class="ql-block">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立柱顶端有一圆形莲花座,上下仰覆莲各两层,其上蹲坐石犼。其上大额枋、小额枋,雕饰二龙戏珠、海水江崖、牧羊人、衙门、仙树等。</p> <p class="ql-block">正红门 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台基周匝素面青白石雕须弥座。前后各出三座青白石垂带踏跺四级,象眼砖砌,正对三道等宽半圆券门洞。中门 为祭文祭品入,称为神门。 </p> <p class="ql-block">碑楼位于石桥过后正中。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坐于方城南向正中,为三重檐阁楼,周围廊,七檩歇山式,三层金柱竖向对位,檐柱层层收束, 形成外部轮廓。</p> <p class="ql-block">角楼共四座,分布在方城四角,形制基本相同,金柱竖向对位,檐柱收束,下为砖墙,上为隔扇,下实上虚的效果与隆恩门相同。</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即享殿,是整个陵区的主体建筑,殿内设有暖阁,供放太祖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氏神牌。是大祭、小祭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方城是城堡式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宝城 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其下的地宫埋藏着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感怀 </p><p class="ql-block">蟠龙饮雪卧玄穹,石兽吞云镇朔风。 </p><p class="ql-block">铁骑五征蹄声碎,雕弓三引雁翎空。 </p><p class="ql-block">金銮本应承天命,青冢何堪守誓宫。 </p><p class="ql-block">残碣摩挲苔浸字,一樽清酒酹西风。 </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俗称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寝,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清昭陵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建筑格局,总体分为前导和陵墓两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神桥是一座3孔拱形石桥,原青砖铺面,两侧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天马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以及犀角等,桥下是玉带河。</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是陵寝中一件典型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祭礼仪注的起点,石牌坊全部仿照木雕做法,生动逼真。坊的正脊、横枋及上枋、下枋还雕刻花卉图案,纹饰生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正红门 是进入陵寝的门户,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顶上满铺五样黄色琉璃瓦,有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正脊原有琉璃宝瓶,是取谐音“保平”平安之意。</p> <p class="ql-block">华表柱 结构是由底座、柱体、云板、天盘、柱顶、护栏等部分组成。其用途主要是装饰和丰富陵寝建筑内容,使之更有气魄,更加豪华。</p> <p class="ql-block">1石像生 设立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位于神道两侧,分别为石狮、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石像生起到装饰点缀陵寝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神功圣德碑亭 重檐歇山式五样黄色琉璃筒瓦屋面,正脊由正当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组成。碑亭正中立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p> <p class="ql-block">方城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盛京城的缩影。城上四角各有一突出的角台,前后城壁正中心各有一突出的方台,南为隆恩门,北为明楼。</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为方城的正门,由城座和五凤楼组成,城座为方台式砖石结构,城座四角有柱角石,五风楼坐落在城座之上,式样颇像沈阳故宫的凤凰楼.</p> <p class="ql-block">方城四角建有角楼。角楼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十字脊式顶,大脊正中有琉璃宝瓶,飞檐四角下各垂有铁质惊雀风铃,四面出廊,正面有对开两扇木板门,二楼四面有四扇格扇门。</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 是祭祀陵墓主人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的神位之所。隆恩殿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檩、椽、飞、望板组成。</p> <p class="ql-block">石祭台 用汉白玉雕造,造型是须弥座式。其上坊雕刻缠枝莲及宝相花,下坊雕刻花螺、法轮等“佛八宝”,石祭台周围还刻有柿子、如意、净瓶、鹌鹑等,寓意“事事如意、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明楼 坐落在方城北门上,为重檐九脊方形碑亭式建筑。墙体建筑有腰线石一道,四角有角柱石,四面有拱形圆门,明楼是昭陵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月牙城 它的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名月牙城。城内空旷,只有镶嵌在北墙正中的彩色琉璃照壁,为这座空城增添了几分生气。</p> <p class="ql-block">宝城。是一座半圆形的城,上面有起象征作用的垛口和女墙,宝城中间有宝顶,中间的丘冢叫宝顶。宝顶之下是地宫。内葬的是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骨灰瓶(宝宫),没有棺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