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父到父亲再到我,正如其他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一样,三代人用50年的时间,谱写了一个家族的搬迁史。<br><br>一、水波深处是吾乡<br><br>1967年,祖父带着一家人登上了家乡旁的山坡,最后再望了一眼塬下河谷地区的老家。原先充满烟火气的村子,如今一片静悄悄。而当时年幼的叔叔还在卖力的呼喊着去外面游荡的大黄猫,害怕它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br><br>六十年代末,一个浩大的工程在中国西北地区开工,九曲黄河将要在这里被拦腰截断。而我们家族所在的村庄,刚好位于黄河岸边,整个村庄也属于库区搬迁区。<br><br>在政府的安排下,整个大家族都要迁移到离故乡二十公里之外的乡镇。在慌乱而有序的组织下,一行人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迁移之旅,也彻底离开了这个我们家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古老的故乡。<br><br>七十年代水库竣工,中国西北地区多了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而原先肥沃的黄河两岸也早已变为一片汪洋。而贪玩的大黄猫终究没有找到新家的路,和那些遗弃的庄园一同永远的留在了万顷碧波中。<br><br>八十年代末年,当年幼的我,第一次随父亲去水库边游玩时,被浩瀚的湖水深深震撼。各种小鱼苗在岸边聚集,轻盈的水鸟在湖面掠过,这些我从未见过而父亲年少时习以为常的美好景象,让我们这些少年惊呼不已,兴奋雀跃。<br><br>当父亲根据两边的山势辨认许久之后,指着湖中央的某个位置对我说,那是他的故乡。我当时似懂非懂,还不明白故乡对一个人的意义。而父亲忧郁的目光盯着那片位置,思索良久,沉浸在属于他的回忆中。<br><br>二、高台之上是吾乡<br><br>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 四周陡峭,顶上平坦。1967年祖父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塬上,当迁移的队伍在某个村庄停下脚步时,这里变成了新的故乡。<br><br>我猜想作为外来迁移户,祖父、祖母还有我的父辈们应该也是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才融入到这个陌生的村庄。阅读过九十年代三峡移民的故事,我了解到迁移户和本地人的融合,也都不是一片和谐。<br><br>幸好经过数年的磨合,祖父一家人在这个陌生的乡村安定的住了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父辈们先后结婚,也在同一个村子里有了各自的家,再后来,我们这一辈也先后出生,整个家族也越发的兴旺起来。<br><br>而在八十年代,农村的青壮劳力,不再守着一亩三分地,开始搞起了副业。尽管父亲在村里有着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让我们过上舒适的生活。父亲再三考虑,决定辞职,去遥远而又未知的兰州市打拼,而母亲一个人在家务农。父母通过他们的辛苦劳累,让我和弟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br><br>九十年代初,在大城市独自打拼10年的父亲终于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也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举家迁往兰州。年少的我们,也在懵懵懂懂中,坐上了离家的汽车。我告别了祖母,告别了亲人,告别了我从未离开过的小村庄,和父母以及年幼的弟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br><br>而如今,年龄越大,父母越是留恋家乡。老家的房屋甚至有点破旧,但是看着自己年轻时打拼奋斗的家园,父母还是有说不完的自豪。而在这高台之上的老家,也有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和最难忘的怀念。<br><br>三、黄河岸边是吾乡<br><br>兰州,古称金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穿城而过。当年幼的我从落后的乡村来到繁华的都市,开始的融合也是同样的艰涩,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同样需要适应的还有我的家人们。<br><br>还好我们的适应能力还算是不错,很快熟悉了城市的生活,也喜欢上了牛肉面的味道。在学业上,我也迎头赶上,很快也来到了班级前列。而母亲也从一个淳朴的农民转变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城市家庭妇女。<br><br>在经历了最初的不稳定之后,父亲也计划在兰州买房。也许是从小就有的黄河情结,考察再三之后,还是选择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区购置了一套房子。<br><br>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眼光,这套房子过了马路就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最优质的河景房。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窗户边看着宽旷的河面,看着远处的中山桥,也看着发生在河边的各种喜怒哀乐。<br><br>说实话,因为对于家乡的眷恋,我反倒对兰州不是特别喜欢。但我也要感谢兰州,正是这座城市,让我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考上更好的大学,走上更宽阔的人生路。<br><br>而黄河岸边的这套房子,也见证了我们家庭很多的欢乐,我和弟弟先后也从这里考上了满意的大学。那时候,繁重的学业压力使我很少有时间欣赏黄河边的美景。而如今的我,有了闲暇时光,却已经远离了这里,只留下铁将军替我们把守着黄河边的这份宁静。<br><br>四、国宾大道是吾乡<br><br>大学毕业之后,我和弟弟先后在西安找到工作,在经过了一年的适应之后,和父母商定,我们决定在这里定居,在这个千年古都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br><br>父亲拿出他所有的积蓄,在西安给我和弟弟购置了房产。而我们新房位置在唐代属于国宾大道,也算是广义上的风水宝地。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十年时间一晃而过。<br><br>而父母为了我们,也只能远离高台之上的家,远离黄河岸边的家,在国宾大道旁的家,重新安营扎寨,尽他们最大的能量帮助着我们。而习惯于搬家的我们,早就练就了快速适应新家的能力,我们也很快一起适应了在新城市的生活。<br><br>而我们的下一代也在这个小区茁壮成长,在父亲母亲的精心照顾下,他们也正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在这里上学,在这里玩耍,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小朋友。<br><br>五、此心安处是吾乡<br><br>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注定了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长久的居住。而生活的变化,也使国宾大道处的房子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和弟先后又买了各自的新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搬离国宾大道旁的家,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br><br>而也许等我们下一代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也会离开西安,去一个新的城市发展,也会在一个新的城市安居乐业。而我们也很可能会跟随他们的脚步,再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房子,将那里重新打造成我们新的家。<br><br>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心中难以忘怀的故乡。我想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心中的故乡应该是西安,大雁塔、钟鼓楼,是他们心中最美的景致。而对于我而言,高台之上的家才是我心中的故乡,风吹麦浪也最让我心旷神怡。而对于父亲来说,黄河深处的家才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家乡。每年回老家,父亲依然还会驱车前往水库,目光盯着深邃的湖面,仿佛透过水面能看到儿时的家。<br><br>而随着时代变迁,交通发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故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经历着和我们同样的故事,努力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落地生根,顽强生长。<br><br>而遥远的故乡,永远是我们内心深深眷恋又回不去的地方。而既然命运的抉择让我们来到了新的城市,只能既来之则安之,相信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新的故乡。<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