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杨志卖刀玉壶春瓶

寒清

<p class="ql-block">这是个普通的圆形玉壶春瓶,上下分四段粘接而成,再加个底足。是元代的标准工艺。图面用苏麻离青蓝料绘制。</p><p class="ql-block">瓶高26.5厘米,肚直径12.5厘米。</p> <p class="ql-block">人物故事的主人公是水浒传里的杨志,奉命押解花石纲去开封,途中花石纲被劫,不得已只好把随身的宝刀卖掉换取盘缠。最后投奔了梁山的故事。元青花人物故事画面是最高等级的。只是本瓶较小,做工又不很精,只能算作第二等级。</p> <p class="ql-block">苏麻离青蓝料在浓郁处会出现铁锈斑。铁锈斑应该是自然生成的不规则形状,而不应是人为点划的有规律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瓶口内侧也有绘画。叶子一笔出尖是元代画家的水平,而现代仿品则不能做到这一效果。</p><p class="ql-block">图中还可以看到有几个爆釉点。这在当时的瓷器上是正常现象。完美品可能就是仿品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人脸的绘画有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下巴和腮帮子。这也是鉴定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一株植物充分体现了元青花绘画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瓶底足露胎部分有明显的火石红现象。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底面有随意的白釉斑块,胎釉结合处火石红非常自然。底足端面火石红明显。斑斑黑点是烧窑时的窑粘,也是当时的工艺特点。</p> <p class="ql-block">铁锈斑的微观图,褐色斑块沉于气泡之下说明了这是一个老瓷器,不是现代仿品。</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里白色污染是气泡破裂后胎中的白色污染物进入形成的。气泡破裂也是年代久远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瓶子釉下气泡很小,数量也偏少,说明窑炉烧制时升温较慢,气都被蒸发了。但无论如何,这也是烧柴窑的瓷器特征。现代中低仿品都不会用柴窑烧制。高仿价格就很高了不是一般人愿意买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玉壶春瓶,也算是我元青花藏品中尺寸较大的了。我还买过一个梅瓶和一个大罐,都栽了。摆在家里做个摆设,真品肯定是要藏起来的。</p>